经济学原理

绿色债券系列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综合


作者: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

全文字,建议阅读时间为13分钟。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已基本成型,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当地交通系统的重要组分和骨干力量,通常运营成熟完善;主要的国际化城市日均客运量通常超过万人次,在城市交通体系中通常能分担超过50%以上的客运量。

我国最早开通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为北京市年开通运行的地铁1号线。伴随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共3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4,.8公里;48个城市在建线路5,.5公里;58个城市获得项目建设批复,规划线路总长度7,.3公里,计划总投资37,.4亿元。年累计完成客流量.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总计为1,.5亿人公里;轨道交通平均负荷强度0.83万人次/(日?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带来多个方面的综合社会效应,包括:1)从提高交通体系运行效率的角度,可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出行效率;2)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可节约能源消耗、减排二氧化碳;3)从减少交通污染的角度,可减排大气污染物;4)从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角度,可增加就业机会,减少事故等人员财产损失;5)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价值;此外,还包括:提高乘客舒适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评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综合社会效应时,应综合考虑各主要方面评价指标的实现情况或者在行业内的相对水平,进而给出项目的整体评价。

现代城市生活中,地铁、轻轨等形式的出行方式,因其安全准点、乘坐舒适等显著优点,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优先选择;并且地铁等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也已经被诸多学者和媒体推荐为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方式,成为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运营通常能对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因而也成为各城市的重要建设内容。

一、城市轨道交通概念

轨道交通是基于固定线路的轨道,通过专用的轨道运输车辆,实现旅客及货物运输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传统铁路(以传统铁路、高铁等为代表)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为代表)。

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通常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等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主要在运送能力的不同,通常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衡量,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其次表现在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要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2.6米。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通常而言,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

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现状

(一)国际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行概况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主要城市处于后城市化阶段,城市发展属于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客流量变化相对较小,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已基本成型,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当地交通系统的重要组分和骨干力量,通常运营成熟完善。在所举例的国际化城市中除个别城市以外,日均客运量基本超过万人次,在城市交通体系中通常能分担超过50%以上的客运量。

需要说明的是,类似东京、纽约等国际化城市,在地铁、轻轨以外,还有类似市郊铁路、私营铁路等城市轨道交通或市域轨道交通类工具,并且在城市通勤运输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加上这部分线路,如部分文献所述,纽约和东京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均能超过一千公里;但由于类似城市铁路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铁路运输,本研究暂未将此部分轨道纳入统计范畴,仍主要以地铁和轻轨等作为考察对象。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1、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

北京市于年开通运行地铁一号线,是我国最早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伴随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年3月28日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年末,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共3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8公里;其中,地铁3,.7公里,其他制式运营线路长度.1公里。截至年末,全国有48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5,.5公里;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批复的城市有58个,规划线路总长度7,.3公里,不完全统计计划总投资37,.4亿元。

2、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客流量.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总计为1,.5亿人公里;轨道交通平均负荷强度0.83万人次/公里日。全国日均开行总列次34,列/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配属车辆3,列,当年完成运营里程23.2亿车公里。

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日趋增多,运营里程持续增加,客流持续增长,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多元化和运营线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在建和规划线路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额持续增长,建设速度稳健提升。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运营里程、年新增运营里程的情况,如表2、图1、图2所示;国内主要城市的客运规模数据,如图3所示。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其日均客运量、客流强度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已经事实上属于前列。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虽然整体需消耗可观的电力,但由于其客运周转量大,其每单位客运周转量的能耗水平明显低于公交汽车和小客车。因而从运行的能耗角度看,《年度报告》数据统计显示,年平均每人公里能耗0.千瓦时,约折合21.75克标准煤/人公里(根据《GB/T-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使用电力当量值测算,即0.kgce/kWh);平均车公里能耗为4.79千瓦时,其中平均车公里牵引能耗为2.01千瓦时,均比前一年度有所增长。

以我国轨道交通客运量最大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行情况为例,根据《年北京交通发展年报》披露的运营数据,年北京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1,万人次。根据新闻媒体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北京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1,.7万人次,已经是全球客运量最大的轨道交通系统。

其中,日均客运强度最高的北京地铁2号线为4.38万人次/公里,已经超过前述表1中最大的数值——莫斯科的3.55万人次/公里。另外,根据此运营数据进行测算(《年北京交通发展年报》仅披露了牵引能耗,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披露的牵引能耗与整体能耗的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关系,测算北京市各线路的整体能耗),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日客运周转量总计7,万人公里,单位客运周转量能耗10.22克标准煤/人公里,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跟北京轨道交通系统承担的客运量非常大有密切关系。

各线路的单位客运量能耗概况如图4所示。其中,北京地铁13号线的牵引能耗为最低,主要原因是13号线主要为地面线,不存在地下线在隧道中的活塞效应,列车本身的牵引能耗要显著低于地下线路,因此在客流量略低的情况下,线路的单位客运周转量的能耗为最低。其他具有部分区间地面线的地铁线路,能耗水平亦相对较低。

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综合社会效应

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运营里程持续增加,客流持续增长;在建和规划线路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类项目以其优良的综合社会环境效益,让轨道交通类项目日益受到各方面的







































最顶尖的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40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