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CMCMarkets2018年市场前瞻系


前言

金融市场的交易机会是在流动性或者波动率中,在创造这些流动性背后,是源自于市场多重力量的博弈,例如人性的贪婪,也有逻辑的智慧等。其中,在逻辑的智慧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是事件性推动,即有随机性,也有波动性,本文内容主要围绕“事件推动”的逻辑为梳理,回顾,展望。

年世界经济整体呈现稳健复苏的态势。在距年金融危机九年之后,全球经济终于基本摆脱了危机的阴影,开始接近甚至超越潜在增长水平(IMF预计年全球经济将同比增长3.6%,而潜在增长水平在3.5%左右)。JPMorgan全球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指数在年前五个月均录得显著回升,显示全球经济活动稳健增长。

从主要国家来看,美国经济表现总体稳定,内生复苏动力较为充足,在此背景下美联储缩表的路径已明确,年内加息三次符合预期。市场对于美国焦点,从货币政策的走向,开始聚焦于“特朗普新政”----税改和基建,对于年美国经济本身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今后数年至关重要。

欧洲经济企稳抬头,政治风险有所缓解;但仍无法摆脱QE,尽管购债规模减半,但仍将延长至年9月。并且18年第一季度3月,欧洲债券第一大市场意大利将迎来大选,17年暂时度过的右翼政治风险,是否再会发酵?值得深思。

日本方面,政局平稳过度,经济维持温和增长,已创纪录地连续六个季度未出现衰退,由于物价回升速度仍较为缓慢,“安倍经济学”仍将继续维持运行,日元也恐怕将是最晚一个退出负利率的G7货币。

年中,得益于全球主要经济国家的经济复苏,全球股票市场走势喜人,以MSCIACWI全球股票市场指数为例,年出现了单边上涨态势。

细分主要股票市场,以美国股票市场、日本股票市场,香港股票市场的幅度做对比

截取CMCMARKETS交易平台中图表,对比日经、香港、美股全年走势:

恒生指数全年上涨35%;跑赢纳斯达克NASDQ升幅28.2%,道指25.08%,标普升19.42%;日经指数全年也震荡上行,虽中途有所整理,下半年表现强劲,全年升幅达19.1%.

明年这些主流股票市场将如何?我们将在今天的(一)、及后天的(三)篇中详细谈及。

另一方面,比特币(Bitcoin)今年波动率表现惊人,从今年年初的美元左右,上涨至12月17日最高2万美元附近,年内累计上涨了近20倍。但随着之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年12月18日推出比特币期货,比特币的波动率进一步加剧,出现资金兑现出逃迹象。

黄金价格一度从对应的美元附近,趋势性上涨至美元双方,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切换。

另一重要大宗商品---原油,自年始,底部价格逐步抬高,17年底美油上摸60美元上方,对于18年走势,如何理解?在地缘、周期的双重影响下,商品走势将何去何从?

上述内容仅仅是先帮助投资者唤醒对于先前事件发生的记忆,对于年的延续性,以及影响,我们之后将做出研判。

本文系列主题将分为四个篇幅:

(一)变革

(二)重生

(三)机遇

(四)回归

对于美国、欧洲地区、亚太地区、以及商品等做出系统性的分析。

(一)变革

这两个字来描述美国简单明了,自08年金融危机始,美国就在不断应变,从奥巴马医改开始至此次特朗普税改,美国可以说是依靠创新和改革,最快摆脱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大国。此次的美国税改影响较大,从远的来看,其影响至下一轮美国总统竞选期;从近的来看,18年美国国会竞选、美股、美元、美债等表现均与此有关联。

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51:49通过了税改法案,此次税改基本落幕通过。虽未在圣诞前总统签字生效,不过税改已无可逆性,将影响至整个特朗普执政期,对于未来美股、美债乃至全球经济影响颇深。

对比参、众两院版本和协商后的最终版本,除了大型企业所得税的生效时间以外大部分条款与参议院通过版本一致。对比现行版本,最终版本在企业税方面:

①将大型企业所得税率从35%大幅下调到21%,并且在年生效;

②允许企业对设备投资进行一次性费用处理而不是成本摊销;

③将企业海外回流利润的所得税率从35%下降到15.5%-8%.

其中,大型企业税率的下调至21%,对于传统制造业、零售百货、金融行业属于利好,对道琼斯工业指数(DOW)构成利好;当然从纳斯达克指数角度来看,从税改周期11月开始,走势对于信息的敏感度较高,因此次科技类公司并未获得较好的税率,企业税率下调与之无关。

仔细看美股走势也的确如此,截取CMCMARKETS中对比道指DOW、NASDQ,可以清晰所见,11月至12月的表现,道指表现相对强于纳指表现,其中尤其在11.28日之后,市场基本看清了此次税改的趋势预判,以及敲定科技公司无法享受到优惠的企业税之后,道指走势开始强于纳指表现。

海外利润征税改革,对于此次税改看点颇重,大量利润留存海外,避免汇回美国时被征收35%的所得税。这笔资金规模庞大,预估水平在2.6万亿---3万亿美元水平。美国对海外利润征税原则,将从“属人”变为“属地”,跨国公司海外分红等积极收入(不包括利息等)将被免税。

(目前海外利润留存排名前30的美公司,科技类公司居前)

但同时美国本地各州方案复杂,对海外非流动资产的税率档不同,并且周期时间较长,因此即使在有推出TAXHoliday利好的政策预期,“细节决定最终利弊”,需全面研究后期落地文本。

不过只要最终这部分美元利润能按百分比回流美本土,从资金上是利好美股以及美债、并且对于就业增长是有利好预期。因此次对于海外税的回流方案中,若要享受到回流优惠,需投资于美股、美债或者创造就业。

再看个税:

提高了个税免征额、儿童税收抵扣额、遗产税起征点并将医疗费用抵扣部分扩大,同时还降低了各等级个税税率。但是对小企业所得税、个人税收等级划分、是否废除遗产税方面,最终版本没有在现行版本上作出重大改变。

针对个人税方面,众议院版本和参议院版本分别将税收等级从3档增加到4档和7档,同时参议院版本保留了遗产税但提高起征点。

具体来看,最终版本将个税免征额从个人美元,家庭美元分别提高到个人美元,家庭美元;将儿童税收抵扣额从美元提高到美元;将遗产税起征点从万美元提高到万美元;将医疗费用抵扣部分扩大等等。

历史上,里根和小布什对个人减税,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支出。里根时期81----86年个税收入占GDP之比从9.1%下降到7.7%,同时期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则从1.5%增长到4.2%;

小布什任内01-04年个税占GDP比重从9.4%降到6.7%,个人消费支出则从2.5%升至3.8%.

这两次减税都有个特点,就是对富人的减税力度更大。尤其是里根81年减税对高收入者的最高边际税率从70%大幅降至50%.79年到04年,收入前20%的人收入占比提升了5个百分点,而收入末20%的人收入占比却下降了1个百分点。

随着美国贫富差距拉大,个税下调对消费的边际拉动效果在减弱。至少,此次税改政策对于美国富裕阶级是较大利好,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TPC)测算,到年减税将使美国个人平均税后收入提升1.6%,且收入越高获得减税幅度越大,收入末端20%的人仅因减税增加税后收入0.3%,而收入前20%的人税后收入将增加2.2%.

担忧点:债务赤字制约

总体而言,理论上减税短期能够起到激发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历史上,里根和小布什的减税也都伴随着发生了经济的回升。这两个阶段美国经济分别处于滞胀和科网泡沫破灭之后,减税促进了经济反弹。

82-86年(里根周期),美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37%降至36%,而GDP增速则从-1.9%反弹至3.5%。而02-04年(布什周期),美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35%上升到36%,GDP同比也从1.8%升至3.8%.

从历史看,对企业减税有助于提振企业利润和促进投资。86年10月企业税率降低后,次年企业利润同比从-23%跃升至30%,而02年3月的法案通过后,当年的企业利润增速也从-6%跃升至38%,因而这两个时期的减税对于企业盈利起到了提振作用。同时,对设备投资的抵扣也促进了企业投资,84年美国私人投资增速飙升,之后虽因当年再度加税而回落,但也高于减税前的水平,而小布什时期,减税措施同样支撑私人投资增速提升,从02年的-3.5%回升至05年的6.8%.

但是减税对经济的刺激也不是万能的,作为宽松财政的刺激措施,其另一面则是政府收入减少,赤字和债务攀升。大幅减税的同时,如果不削减政府开支,那么必然导致赤字高增,最终政府债务规模增加,甚至不得不重新加税。

对此次特朗普政府来说,其包括减税在内的财政宽松政策,同样面临着政府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制约。与里根和小布什相比,特朗普在财政上受到的掣肘更大。08年后美国为走出危机,政府债务规模大幅增加,联邦政府债务率从67%飙升至16年的%,远高于之前两轮大减税时期50%左右的水平。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按此前参议院税改法案的测算,税改实施的前五年,将增加亿美元以上的赤字,税改的十年后则增加政府赤字约1.5万亿美元。若此次税改后,税基达不到美政府所预期,长期来看,不排除受制于赤字,而重新结构性增税的可能性。

从整个税改分析中,可以得知,金融、制造业、零售、工矿等传统行业受益的企业税下调,以及对美富裕阶层释放的资金溢出效应,外加“TAXHoliday”利好的海外近3万亿美元的资金回流,对美股年下半年以来的推升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年的美国前瞻,我们更多认为是前高、中低、翘尾,重心在于年初。其中翘尾效应在于,若美股出现年中的回撤,则减税效应带来的资金增量推动散户开始







































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白癜风专科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40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