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能向亲友借钱
小明要开办小吃店,有两个方案,A方案是找自己的弟弟小华借钱,B方案是找社会金融机构借钱。以下这个表格列明了A、B两个方案实施一年之后,小明及小华的损益以及武家的总收入:
小明
弟弟小华
全家总收入
A方案
向小华借万开小吃店,扣除通胀后盈利30万
借0给小明,因通胀故,盈利负3万
27万
B方案
向金融机构借万开小吃店,扣除通胀后盈利30万,支付利息10万,实际盈利20万
自用万投资小户型房产,扣除通胀后实际盈利20万
40万
在A方案中,小明找弟弟小华借了万元,开办小吃店,一年后盈利30万元,本金还給了小华,可是小华实际收回的不是万元,而是97万元,为什么?因为通货膨胀的缘故。钱是一种贬值的资产。所以小华收回的万本金实际上已经缩水了,只值97万。我们如果将武家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在这一年里,武家的总收入是30万-3万=27万。
而在B方案中,小明不找小华借钱,而是向金融机构(银行及各种商业借贷机构)借了万开办小吃店,一年后同样盈利30万,但是他需要支付商业贷款利息10万,所以实际盈利是20万。而小华则用自己的万本金去投资小户型房产,一年后盈利20万。我们如果将武家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在这一年里,武家的总收入是20万+20万=40万。
这个对比表格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我们逐一来看。
首先我们看A方案中的小明,他需要资本做生意,找自己的亲生弟弟借钱,这个看起来是天经地义,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被自己的私欲冲昏了头脑,他根本没有想到:小华其实可以用同一笔资本去投资小户型房产,原本也是可以赚钱的。可是这笔资本免息借给了小明,不但没有利息,而且还因为通胀而使实际价值贬值了3%,换句话来说,小明找小华借钱做生意所赚的利润,其实是相当于从小华的口袋里抢来的,而要命的是:小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才是我们的亲缘社会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其次我们看看:小华免息借了万元給小明,他在表中的通胀损失是3万。可是小华还有另外一种算法:我们知道一个叫做“机会成本”的东西,也就是说,小华如果不借钱給小明的话,那么小华去投资小户型房产,原本的收益是20万,可是因为钱借给了小明,所以小华的收益是负3万,所以我们可以算得出来:小明找小华借钱的行为,使小华损失了20万—负3万=23万。小华的实际损失,我们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是表里的3万,而是23万。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说: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连机会成本也算进来了?OK,我们不妨厚道点,暂且只算小华亏3万好了。
于是在A方案中,武家的总收入是30万-3万=27万。可是在B方案中,尽管小明只赚到了20万,可是小华炒房也赚了20万,可见在B方案中,武家的总收入是20万+20万=40万。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B方案优于A方案。也就是说,从武家的整体经济利益上而言,B方案其实是最有利于武家的。
换句话说,在A方案中,武家兄弟俩感情很深,亲缘金融互助,不计较得失,可是从结果来看,偏偏不利于武家。恰恰相反,在B方案中,武家兄弟之间不谈钱,而将融资需求诉诸于社会,表面上看这样的兄弟关系“不够亲”,但是从结果来说,武家的获利反而最大。
今天我们在B方案中,只计算了武家的总收入,可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在B方案中,还有一笔隐形的财富被创造出来了,它就是金融机构所赚到的利息,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也算上的话,那么B方案所能创造的社会效益,其实还超过了40万元。
读到这里,有的读者会提出问题:B方案中多出来的利润,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就在于:在A方案中,只有小华一笔资本被盘活,而在B方案中,有两笔资本同时被盘活,试问:一笔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多、还是两笔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多?毫无疑问,是后者。这就是B方案中武家获利最大的原因。
今天这个账,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香港、美国、日本、英国等金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普遍不喜欢向亲友借钱,但是人人都活得比较滋润。在那些社会里,人和人的界线是清晰的,亲友之间一般轻易不谈钱,谈钱则找银行,或者找借贷公司,这样反而将全社会的闲余资本全部盘活了,在整个资本社会里,没有一分钱是闲着的,所有的钱都在生钱,所有的钱都在创造财富,那样的社会,你要想它不富?挺难。
本文所举的例子,还忽略了小明和小华兄弟反目的可能成本,在A方案里,小华免息借给小明万,如果小华突然结婚,需要钱,找小明要,小明说我没有,周转不来,结果兄弟反目成仇,从口角互骂,到拎刀互砍,兄弟相残于市井,最终上演人伦悲剧,这种事情不但在理论上成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令人痛心疾首,我们社区的警察叔叔都知道:中国社会亲戚朋友之间所闹出来的治安案件,通常都与经济纠纷有关,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明。
总的来说,今天的小分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亲戚朋友的钱本身就是可以生钱的,我们向亲戚朋友伸手借钱,不给利息,实际上是剥夺了亲戚朋友自有资本生息的机会,向亲友借钱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将自己的盈利建立在亲友亏损的基础上,说得更严重一点,向亲友借钱的行为,其实就是约等于抢劫,是一种极度自私、十分丑陋的行为。
而且我们从上表B方案中也可以看出来,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不牵扯金钱关系,各自依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去用钱,从总体上而言,亲友圈的盈利总和反而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说向亲戚朋友借钱,其实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说句难听的,其实就是一种陋习。如果我们是一个明白人,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好亲友的话,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亲友之间应当远离经济纠葛,这样做尽管与我们的感情和直觉相悖,但却是实实在在、利人利己的科学做法。
“明算账”,就是对利益关系清晰的计量,它主要表现在对产权的明晰,权责的明确,核算的透明,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产权的明晰。而“亲兄弟明算账”呢,就是指至亲至密的人之间也最好能做到明晰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进行透明的核算。产权明晰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指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只要明确产权边界不管权利界定给谁都会导致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问题是,现实经济活动不仅有生产成本,而且还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价格发现、交易各方的讨价还价、签订契约、监督契约执行等费用。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世界中,产权的清晰界定与否至关重要。在没有产权制度或者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双方的谈判、签约、合同的履行、交易者为解决冲突而付出的成本、确保交易关系的长期性等成本都有可能上升,而这些成本的增加是毫
无意义的,不仅消耗了稀缺的资源而且使交易难以进行。产权界定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中的摩擦,约束偷懒、疏忽以及作弊等机会主义行为,确定人们在市场交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并且为当事人提供特定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预期,减少不确定因素。另外,产权能够避免集体谈判及监督带来的高额成本,更能够防止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公共地哀”和抑制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因为产权一旦明晰,个人就必定从收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最有效率的处置方式,并且排除他人搭便车的可能。所以,经济学主张为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应该尽可能地明晰产权,做到“亲兄弟、明算账”。
必要性:
“亲兄弟、明算账”有助于缓解家庭经济纠纷、润滑成员关系、促进长期合作.
“亲兄弟、明算账”能明晰朋友间的权责,使友情得以长期维系.
“亲兄弟、明算账”有助于明晰企业股权,降低企业合伙人之间的合作成本,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亲兄弟、明算账”能缓解国家间的矛盾,明确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所享受的权利,从而减少国家间的冲突,增进各国的合作和交往.
“亲兄弟、明算账”有助于缓解家庭经济纠纷、润滑成员关系、促进长期合作.
最后,我想说,凡是别看太重。既积极进取,也随遇而安;既努力向上,也要与世无争。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平常心看一切。与君共勉。
赞赏
长按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