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之所以想写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学了几年经济学以后,总会遇到给别人讲讲你都学了什么这么一个时刻,而面对的听众往往是没有任何经济学概念的人,如果你不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让他们明白你学过什么,经济学到底是在做什么,难道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吗?我们有义务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别人,身边在发生些什么。(文章中括号较多,为了不影响整体上的思路,阅读时可以暂时不看)
很多人都不能分辨经济、金融、贸易、营销甚至财务的区别,一如我四年前报考了对外买卖生意大学最牛的专业时候的认知水平。市场中的任何一个公司要么在生产一种产品,要么在提供一种服务,这是他们最本质的一种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一种安身立命之道。任何一个卖产品的公司(直接提供服务给消费者的公司可以视作提供产品)都要面对一条产业链,其最完整的形态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生产加工、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七个环节,不同的公司根据实力的不同占据着长度不一的产业链环节。这些卖产品的公司直接创造利润的环节就是最后的零售,如何将产品卖出去就是营销行业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营销人员,这个专业的学生理论上讲都可以找到工作。而贸易从本质上讲就是国际范围内的采购或营销,这个进出口的过程相对于国内买卖多出来海运、清关、商检等一些列环节,谈判、资金收付、货物流转、索赔和争端解决这些环节也相对更加复杂。为了保证跟千里之外的采购商或客户之间的商贸流程,避免可能出现的更多的风险,需要一些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熟悉业已形成的规则和制度。(这里我只能说一下有共性的、大致上的情形,实际的市场中,随着公司类型、产品的不同,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财务是认知一个公司运作情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几百年来形成的复杂、严密的财务制度和规则保证公司的财务人员以最科学的方式搜集公司运作的各种数据,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指标反映公司的运行状况。这些都是公司进行进一步经营决策的基础,是财务总监为老总做投融资决策、资金管理方案建议的根据。想深入了解和研究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几乎成为了最最基础的一个东西。如果真的想在股市里投资而不是投机、做股东而不是股民的人,不可能不去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
孙振耀在他的退休感言中有提供以下的数据(他本人有澄清,那篇文章并非由他本人写成),95%的CEO都是做财务或销售出身,前者最了解公司,后者最贴近客户。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毕业市场中,经济财经大类的毕业生,只有营销(贸易)、财务专业的本科可以到对口的不错的工作,并不一定需要硕士的文凭;金融专业要想好好混,没有名校硕士文凭是不可想象的,经济学更多是直接要念完博士。这些更早接触社会、文凭相对较低的人最后往往成了老板,而那些高学位的反而只能做一个高级打工仔。
我们统称上面这些公司和他们往来所组成的市场为实体经济,他们生产产品,直接推动GDP的增长,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原始力量和根基。而金融跟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有如人的血液和器官的关系,金融,故名思意表示资金的融通,资金之于企业就有如血液之于人体器官,有了资金公司才能正常运作;而没有了企业,资金也就失去了融通的的意义。现代市场里,实体经济和金融这种虚拟经济就像两条并行发展的高速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巧妙的利用金融市场中提供的复杂多样的金融工具为自己进行资金的融通,而在金融市场长袖善舞的企业家往往可以使企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企业家良好的金融嗅觉已经可以说成为了行业顶尖企业的必要条件。但虚拟经济永远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不能代替实体经济,否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以上是从公司层面来认识金融的内容,系统研究这门学问的课程叫公司理财,这个垃圾的中文翻译直接阉割了中国学生从一开始就抓住这门学科本质内容的机会。这门课英文原名叫CorporateFinance,直译公司金融,明白的告诉你这门课教你怎么从公司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金融,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投融资决策、现金管理、利润分配等等。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一个国家要进行资金融通,全球各国整体上也要进行资金融通。前者是货币银行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1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