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匿名审稿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吗


刘瑞明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赵仁杰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原标题:匿名审稿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吗?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学的进步离不开经济学期刊的支撑和引导,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期刊纷纷引入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这一制度变革是否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

中国经济学期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的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本文首次采用中国经济管理类种期刊-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平均引文率、被引半衰期、立即指数等五个指标,就匿名审稿制度对中国经济学学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行系统评价。

在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匿名审稿制度的推行使得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平均引文率显著上升,事实匿名审稿制度比名义匿名审稿制度的作用更强。而且,匿名审稿制度的推行具有动态效应,随着推行年份的延长,学术进步越为明显。一方面,这一发现为推动中国经济学进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变革依据,另一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中国的学术期刊提高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匿名审稿丨双重差分方法丨学术进步

1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也经历了长足的进展。这直接表现在与学术研究水平紧密相关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质量上: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SSCI期刊的发表数量逐年递增,而且保持着持续上升的态势(于晓华,);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主要经济学理论刊物的质量在过去几年也提高的很快(王军,)。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不仅能够彰显中国经济学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国际经济学界接轨并展开对话,而且可以通过更为严谨规范的分析直接为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建议、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这些愿景的实现,需要实现研究对象本土化、研究成果的国际化、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林毅夫,)。

在现代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实现规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期刊所发表的文章经过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匿名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甚至被当成公理来衡量知识的影响力(Palacios-HuertaandVolij,)。中国传统的期刊审稿制度普遍采用三审制、编辑审稿制度等,但是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细化、学术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仅仅依赖于编辑成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学科需要。就中国当前的学术环境而言,匿名审稿制度的推行具有异常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匿名审稿有利于避免传统审稿制度中存在的关系稿、人情稿等问题,作者可以通过反复修改论文以提高文章质量(朱家祥,);另一方面,匿名审稿制度可以弥补编辑部成员在专业知识和信息方面的缺陷,经过同行专家的把关和反复修改后的文章质量有所提高(Hamermesh,)。

但是,匿名审稿制度的效果存在着争议。从理论上讲,匿名审稿制度也可能会不利于学术创新,新思想很难经匿名审稿杂志变成主流学派(杨小凯,),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论文也曾遭到多次拒稿(GansandShepherd,)。在以往的期刊评价文献中,人们的视角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指标选取等方面(LiebowitzandPalmer,;Stigleretal,;Kalaitzidakisetal,),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5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