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考研数学145是怎样炼成的


近期有不少童鞋都在向我询问考研的事情,数学复习是最讲效率和技巧的。尤其在考研这种大型考试中,数学更是拉分的关键,总分高不高,关键就是看数学。数学只要有效率的复习,理工科一般能到+,而经管数学能到+。本人考的是数学三,看到网上的统计结果,年数学三相对前几年难度略上升,数学一、二计算量有明显上升。

考研初试成绩出来,虽然与自己预期的满分相差5分,但至少是个令人能接受的结果。

先说一下考研数学的难度。考研数学自从年数学三、四合并后分为数一、数二、数三,分别是工科、理科或工学专硕、经管类。数学一、二侧重计算能力,数学三侧重概念的理解,所以一般是数一、二的选择填空的难度小,大题计算量大,相对困难;而数学三的选择填空相对难,而大题一般较为简单。每年的成绩都是呈正态分布规律。

考研数学的考察内容概括为三句话:基础基础再基础、计算能力是关键、技巧只是做陪衬。以本次16年数学三为例,考察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比如无穷小的比较、级数的判敛、矩阵或向量秩的性质、统计量的性质等等。没有任何超纲或者非常规的出题模式。同时计算也是关键,因为我没有对过答案,如果要扣分就可能是二重积分算错了。近年来,数学三的计算难度逐渐加大,一、二的计算量更是不能忽略。考研数学同时不是不注重技巧,技巧肯定是要的,尤其是数学三,有技巧之后解题非常快,这次考研,我数学的时间做了一个半小时,剩下一个小时又把整张试卷做了一遍,提前了半小时交卷,相信其他考北京、上海的孩纸们基本也是这样。但是技巧这东西不能一味的花时间在这个上,否则忽略了基础就一定拿不到90+。

关于考研数学怎么复习是关键。首先是教材的选择:出题的教材是:《高等数学》(同济6版)《线性代数》(同济5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四版)。其中高数部分和线代部分在教材上好几年出现过原题。复习资料:考研数学资料不在多,在于精。在看完教材后按顺序使用:《高等数学18讲》(张宇)、《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题》(16年直接命中数三选择填空)、《10年真题试卷》(试卷集,套题训练的)、《李永乐模拟题》(上下两册,每册5套试卷)。这些辅导书足够让你上+。

复习的进度安排:4月份之前看教材,选择性的做课后习题。高数的上册必须重视!!!因为每年的难点不会是计算,而是概念的理解。高数上册涵盖了微积分基本原理,尤其是1、2、3、4、5章,之后都是微积分的应用。高数第一章是高数部分最难的,也是整一个考研数学最难的地方,需要掌握极限描述语言、极限的基本性质、无穷大小的定义、极限的基本运算(次之)、极限基本定理(介值和零点定理)、闭区间连续函数有界定理等等。每一个都可能是选择题和大题里的关键步骤。高数第一章的所有定理证明必须一一过关,对照教材答案反复操练,直到弄清原理,找到数学的感觉。得第一章者得考研数学。

三本教材看完后,《高数18讲》和线性代数、概率论的视频,三者同时进行。差不多5月开始就要进入复习全书的状态了,复习全书我只做了一遍,但是要精做,每一道题会做的直接过,不会做的,找原因,找考点,做批注,学会总结解题思路。我记得复习全是我一共做了4个月,而有些人1个月就能做完,所以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在做复习全书的同时配合做李永乐的,都是选择和填空,难度较大,很适合数三的童鞋,也一样要精做,弄懂每一个选项的出题思路。

9月份起开始练真题(当然也要配合复习全书看一看、知识点过一过,不过此时的重点已经不是复习数学了),我记得一开始做真题时因为真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成绩并不好,我大概每一个星期做1套左右,给自己限时3个小时,都在左右徘徊。有些同学会问已经能考这么高了么?实际情况是只要你按照前面步骤踏踏实实,肯定可以。原因其实是在于计算能力不过关,因为考研数学评分标准里大题的一个小题一般是5分,而答案的正确与否占到2-3分,在北京这种批卷相当严的考区中,答案错就全错。大概到10月底左右,数学的测试结果基本在左右。

11月开始真题停,开始做李永乐题(上),这套题难度相当大,当时我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不仅对概念的理解需要相当深入,计算量非常大,同时一个题融进了3-4个考点,当然不是3个小时做的,而是每天做半套试卷左右。差不多上册练完的时候,再把错题做一遍,计算量大的做一遍。之后再做真题,有了质的提升。

12月真题一般停了,然后开始做李永乐的题(下),难度和上册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方法。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做完了。然后回过去再过真题,这次做真题是要做有疑惑、做错的、思路和答案不相符合的。因为真题的出题思路每年都差不多,今年考完后很多同学在说13年的完全不按常规,实际上是基础不扎实,没有踏实的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而已。真题是个很好的工具,在自己不会的题上写思路、做批注。有些经典的题反复做。

接着就上考场了,其实考研数学三的正常完成时间是在2个小时-2个半小时,所以速度一定要放慢,肯定来得及,我有点心急,每次都做的太快,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数学一、二要满打满算的来做,今年一个数一的分(对数一来说很高)的考生就是满打满算做了3个小时。

下面是给同学的几个关于考研数学的疑惑和误区:1、要不要报班?根据自己的而需要。

2、报班后考研机构发的资料要不要看?大致过一下就行。3、复习全书是否要做2遍以上?没必要,按上面精做就行,一遍通关。否则浪费时间。4、教材不重要?高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非常重要,其它顺利过下来就行,我当初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随便过了一下。高数下册直接没看书,因为都是计算的,但是级数那边还是要做做题,建议级数把判敛和幂级数求和精做。一定要控制时间。5、求极限用罗比达法则?一般考研数学命题组出的试卷,求极限用罗比达都是错的,或者是求不出的,参照《高数18讲》第一讲,泰勒公式的求极限,可以让你口算大题极限。今年有原题命中,说明该书的确是圣经。6、应用数学可以忽略?绝对不可以,数学一、二侧重物理应用(这个不太懂)、数学三侧重经济应用,一般数学三的经济应用参照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论的课后习题就行,需要知道价格需求弹性、收入需求弹性、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边际利润、平均利润、总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这种题目都是用拉格朗日数乘法做的,一般不需要提前判断函数的拟凹性,相对比较简单,是送分题,但是基本概念不知道就会乱来。填空题考察弹性较多,求解弹性的题要熟悉全微分的知识。偏一点的话会涉及差分方程,不过只要知道基本计算就可以。7、数学不用背?当然,靠理解为主,需要背的我说一下:求导公式、积分公式、微分方程的求解、差分方程的求解、基本函数的泰勒展开式、统计量及其性质,能背下来的就不要去推导,否则浪费时间。8、重视高数,轻视线代和概率?线代和概率重在计算,但是线性代数前后衔接慎密,秩这个概念可以联系正本书的知识点,所以线代中对秩的理解尤为重要,并且学线代的时候要会举一反三,一般性质都有很多条,一个定理的背后可能涉及行列式、向量组的秩、特征值、二次型等性质都是有可能的。概率重在计算,一般大题会出二维离散、二维连续、参数估计三种题型,每年基本不会变,但是计算量却年年增加。9、考研数学哪些技巧?求极限的泰勒公式运用、(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不过这个是靠练出来的,自然会有感觉,有奇偶变换、全局替换、三角换元、分部一类换元等等)。好像没了,我记得自己考试的时候只有泰勒公式这个勉强算作技巧吧,其它都是再基础不过的概念和计算了。10、考研数学的时间是不是要花很多?前期即6月份前,大量投入!6月后逐渐减少,9月后一般在上午,做真题的话就三个小时,不做的话1-2个小时就可以了。

考研复习讲求的是效率,没时间给你去做无用功,什么看几遍,做好几遍全都是没用的,一遍过关就行,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想而知多做几遍会牺牲其它科目的时间!最后祝年的童鞋们取得好成绩哈,复习好好加油!

考研圈

1

回复“17考研答案”查看考研答案

2

回复“17考研大纲”查看考研大纲

3

考研资料共享

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68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