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麽治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经济的增长与人均资本的增加是有联系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与其他许多问题,如与激发人们努力的制度、重视经济效率的态度和日益增加的技术知识等也是有联系的。资本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条件,只有资本而不同时为资本的使用提供富有成效的基础,那么资本就会被浪费。有些国家,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印度,可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下,比耕作这些土地所需的人数大约多四分之一,在这种国家,用资本代替劳动力是一种浪费,在农业,制造活动、建筑或其他活动中,机械的使用应当限于这样一些情况,即在仅仅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增加不了产量的地方使用机器。这种论点的必然结论是,我们可以预料,欠发达国家增加收入所需的资本数额比较发达的国家少。在讨论资本的时候,还谈到了储蓄的问题。刘易斯认为,储蓄金贮藏起来还是投资于公债的可能性取决于通货膨胀率有多高,通货膨胀的时间持续多长。如果价格迅速上涨,或者持续时间相当长,那么人们就会对货币丧失信心,既不会保存货币,也不会保存公债。他们宁愿保存不动产,因为不动产的价格是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的,人们普遍抛出货币而购买货物,这会加剧通货膨胀。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现在人们习惯于投资房产就是这个原因。此外,通货膨胀使固定资本形成增加,即使是恶性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通货膨胀使实际产量增加,使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在这种创造资本的方式发生的时候,它会使通货跟着膨胀,甚至可能像购买股票那样,由于从消费品工业抽走资金,使消费品的产量暂时下降,因此使价格更加急剧地上涨。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有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它就可以用规定最高价格、配给基本消费品和发放新投资许可证的办法来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可以说我国的政府机构应该是负责刘易斯指出的这个特点的。刘易斯还提出,要将通货膨胀用于资本形成,它只应间歇地和少量地使用,也就是说只应当用于很快就能完成的,此后利润很高的投资。比如资助一项农业推广业务,传播高产新技术知识的例子,或者那些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水而又不涉及在河流上修剪工期长、造价高的工程的措施,或者使新的肥沃地区迅速可以耕种的清理土地、排水和开垦土地的计划。而需要大量外汇的计划,比如给工厂购买机器,或者实施起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计划,又或者资本和产量的比率很高的计划,用创造新货币的办法来筹资是不适当的。这整体说明,使用通胀的方法去获得资本的积累只适用于短期的或者很快就能完成的目标,而长期的发展,通胀是起不到作用的。有一个观点很重要。文盲、缺乏现代技能和不适应工资关系使生产率很低,而治理形式和社会态度的不同使投资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因此,在发达国家可能产生丰厚利润的新技术,在欠发达国家不一定就是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另外,花那些已有许多资本的国家投资可能比在一个新的国家投资更加有利可图。如果情况永远如此,那么资本就不会输出了。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生活水平和欠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将不断扩大。所以,我们能够作的最近似的判断是,资本往往流向那些新的丰富自然资源可以相当容易地开发的地方,而且总是从那些资源已经高度利用,新资源远不是那么丰富的地方流出来。这一部分的观点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实性。在谈到对外贸易的时候,刘易斯提到,虽然扩大出口是开始发展经济的最容易的手段,因此它是一种有力条件,但是过分集中于出口业就像过分集中于任何其他部门那样是不利的。这种不利条件表现在不利的贸易条件上。如果不采取措施来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生产率,他们就会变成矿山、种植园或者其他出口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的后备军。热带不发达国家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这也是工业国能够以如此有利条件买到热带经济产品,如茶叶、棉花和各种矿产品的原因。这表明,一个国家不能过度依赖出口,且集中于一个部门,否则该国某一生产部门的廉价劳动就会被其他国家得到。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能动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对外贸易,因此可以从对外贸易转移到国内市场。第一,为什么在经济增长初期阶段出口如此重要呢?比如人们很愿意为国内消费投资,仅仅由于缺乏外汇,国内投资得不到满足。私人企业家可能有很多计划,打算在供国内消费的制造业或农业投资,政府可能也有一个在教育、公共事业等投资计划。然而,所有这些开支都会对国内投资所需的进口机械或材料,或者进口消费品产生额外的需求。所有发展计划需要有更多的外汇,所以如果不提高赚取外汇的能力,所有发展工作可能就要停止。上世纪50年代有不少国家就是处于这种状况。因此全国发展计划都必须适当规定扩大出口,或者生产进口商品的替代品。但是这仅仅是另一种方式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初期阶段所起的作用。第二,受到出口刺激的国内需求量将会增大,这对国内企业是一种激励,随后对国内消费的投资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还有一个现象也很重要,就是边际投资递减规律。比如上世纪的美国,汽车工业发展达到了取代了骑马出门,家家都有汽车的阶段。此后,汽车工业不可能以与中间阶段相同的速度发展,投资率一定会相应下降。房地产市场也是一样,在一个时期内到处建房,当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是长时间的停建时间。当人口再次赶上了住房,于是才有了新的循环。同样,这也表明为什么我国如今的经济增长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快,原因就是边际投资递减规律。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速度就会慢下来,不会无休止地增长下去,直到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科技产品出现,才会诱发新一轮快速经济增长。刘易斯认为当国家的经济过热时要进行相应节制,以使突发的经济衰退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在经济繁荣时要进行外汇储备,才能在经济衰退的时候用来维持进口。这也说明我国10年前做大量外汇储备应该是未雨绸缪(曼昆也是这个观点)。但是在经济周期的问题上,张五常和刘易斯的观点不同,刘易斯认为经济周期逐渐会有规律可循,而张五常认为经济不存在周期,也就更无规律可言。在资本这一部分的最后,刘易斯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会减少投资。为了安置增加的人口需要部分投资:新的住房、新的农业区、新的道路,更多的交通设施和更多的工厂等。当人口增长率下降时,投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所以,我国目前人口结构正在步入老龄化,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投资率和增长率也会相应下降。但是,谁也无法预见某一国的投资率何时开始下降,不论是几十年还是几个世纪之后。不过在我们对过去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的梳理和总结证实了这样的预测,即长时期的增长到适当的时候将被增长缓慢、停滞、甚至下降所取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