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EDP经典课程回顾经济学十大原理的新解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5.html

3月12日,《经济学十大原理的新解读》在东财培训直播课堂开播,共有人共同观看了此次课程,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玉霞老师一同开启了用经济学思维认识世界的新旅程,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课程的精彩内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三个人打高尔夫球,一个是经济学家,一个是眼科医生,一个是做祷告的牧师。

三人因前面一个人打得特别慢而向管理人员抱怨,管理人员解释:“没办法啊,前边那个人是盲人。”

眼科医生问:“他是真盲还是假盲?还有没有救?”

牧师则开始向上帝祷告:“保佑这可怜的人!”

而经济学家一句话,帮高尔夫球场的管理员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猜猜经济学家说了什么?

小编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和王玉霞老师一起走近经济学。

01

什么是经济学

我们在日常做判断和选择的时候,经常被热切的心情掩盖了理性的头脑,如何去辨别“不理性的声音”,这就需要学一点经济学,学会把自己的情感偏好、利益抽离,客观理性的分析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解释现象。经济学说到底是选择的科学,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经济学从理性的视角打开一个看待世界的窗口,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往往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启发。

经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经济学是资源配置的科学。

资源是稀缺的,使用资源有机会成本。经济学就是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程度的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并把它在人群中进行分配。所以说经济学就做两件事:做蛋糕、分蛋糕。将蛋糕做大讲效率,分蛋糕时追求公平,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两个永恒的目标。

经济学还有一个概念:经济学是研究理性人行为的科学。

理性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什么是理性人呢?理性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是无所不知的人,在选择时,最大化自己的偏好。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局限条件下取最优。从这个角度理解,经济学就是研究理性人的选择行为。

02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入门要看什么书?推荐《经济学原理》(作者:格里高利·曼昆),这本书的编写和翻译都非常精彩,最大的特点是简明,很适合初学者。这本书开篇就把经济学总结为十大原理,可以说是经济学的常识,是基本原理,但是常识常常被忽略,原理经常会被辜负,原理搞清楚了,终生受用。

经济学原理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知道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西方有句名言:叫一切都有,一切都没有。由于资源稀缺,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做不到鱼和熊掌兼得。经济学思维如何决策呢?经济学者樊纲做过很好的诠释:“经济学的最优选择,不是没有问题的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在所有有问题的方案里找一个问题最少的方案。”经济学第一原理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会放弃。选择的主体是人,但每个人的偏好是不一样的。要问自己的内心最在意什么?最在意的东西拿到了,其他的就放一放。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我们选择就是在成本收益间权衡。这里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简单说,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所失是所得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个参照概念——会计成本,是对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支付的报酬。会计成本要回头看你曾经付出的代价,而机会成本是向前看你将要付出的代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沉没成本,简单说就是一旦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经常会纠缠我们,引起很多的矛盾,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决策时应忽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带来一场革命,叫边际革命。我们说成本收益的比较不是总成本和总收益的比较,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做,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不做。经济学中讲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就是说钱增加或减少一点,对于穷人很重要,而对于富人就没那么重要,将钱从富人转移给穷人,可以增加社会总效用,所以说货币的边际收益递减就成为了慈善事业的一个理论基石。

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有什么制度就有什么行为,制度设计者掌握这个原理,就会设计激励人们做有意义事情的制度。

其次,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我们绝大多数的交换都是物超所值,简单说,贸易是双赢的。用经济学的术语就叫消费者剩余。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呢?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价格和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在交换中获得的,贸易越充分,由此创造的财富越多。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经济学中讲的“好”,永远是指效率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法。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实行国有企业改革,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市场作用。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发挥职能,进行提前规划、必要的调控,运用得当会改善市场结果。比如我国政府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举世瞩目,这也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此外,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这次疫情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不仅仅是疫情防控,还有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这是一场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经济学思维就是风险和收益的比较,因此,在这场大考中,拥有调整能力非常重要,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可以使我们的财富稀释,货币还有时间价值,当我们理财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货币是一种信用,当通货膨胀发生,容易产生恐慌,引起抢购、挤兑,所以说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宏观经济学讲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解决就业。奥肯定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就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是民生问题,所以政府非常重视,一般来说,政府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就业之间有一定忍受度,会据此调整政策的松紧。

为什么学经济学?

有利于做好个人决策。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有句话说“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有的选择可逆,大不了从头再来。有的选择不可逆,一步错步步错。所以要做好重大的、不可逆的选择,学些经济学常识,帮助我们科学理性的选择。

有利于认识周围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么?为什么会有墨菲定律?经济学给了我们底线的意识和一个理性的视角。

有利于判断政府政策的优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说:“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铺成的。”政府对政策判断要谨慎,要有敬畏之心,有底线的思维。

有利于树立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思维是理性的思维,是效率的思维。经济学的独特思维有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启发,这是经济学的味道。树立经济学思维,要多读书,让经济学融化在你的血液中,要多想,让经济学思维成为为你所用的思维。经济学是看世界的一个角度,但不是唯一的角度。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精华

课程完整版可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87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