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又一次合作著述。根据马克思自己在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决定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这本书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新世界观——即后来所说的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早在——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自己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概括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作用。
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较为详尽的科学论证。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这其中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萌芽。无产阶级革命和以往的一切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以前的一切革命都是用一种剥削形式来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与此相反,无革是要消灭一切剥削;无革归根到底是要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消灭这些阶级本身。
当然,《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出来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更能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明白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让我们更加坚定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片段是: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做是他们的意识。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
我认为,在此书中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意义的一点在于,此书揭示了城乡之间的对立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这些对立将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被消灭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真是我们大学生正在面对的问题,深入阅读和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能够帮助我们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问题上做出更好的答复。
思想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所谓的“三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指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我们应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理论需要与实际相统一,理论要联系实际,依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理论需要继承,更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既要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还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帮助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是一整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科学的、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正如序言中所讲:天真的幼稚的空想构成了现代青年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揭露这些自称为狼(别人也把他们看作是狼)的绵羊,指出他们……只不过是以哲学形式来重复……市民的观念,而这些哲学批评家们的夸夸其谈只不过反映出……现实的贫乏。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然而,事情被思辨地扭曲成这样:好像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例如,好像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是历史便具有了自己特殊的目的并成为某个与“其他人物”“并列的人物”。其实,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
书中提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当前,我国存在着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现实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客观对待,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其实,就是整合价值多样化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接班人,凝聚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
总之,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革命或变革的核心力量。所以我们党总是强调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序言结尾,马克思讲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好汉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为人严谨认真,而且十分幽默,懂得在幽默中表达真理与见解,让后代能够更好的理解此书的含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没有历史”,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哲学都一样适用,哲学都一样普遍,因为哲学表达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真理,而不是具体的原则。
当然,读完此书之后,给我更深的感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伟人,不仅局限于他们的理论,更在于他们伟大的实践。他们经过亲身的体验,创造出为世人所用的无尚真理。他们创造出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将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相信,不仅是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意义,更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良好的理念基础。通过阅读,我心中有了更高的理想信念,那就是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日益变强的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越来越近,在伟大的征途中,我们将越走越远。
哈商大创新创业联盟
排版:潘伟强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1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