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其他衡量指标,因为它们都是不同角度对国民收入的衡量,以及名义和实际GDP。
(1)国民生产总值(GDP),当然,这也是最核心的指标,鉴于前面已经大篇幅地介绍过了,这边就不再赘述了。
(2)国内生产净值(NDP),大家都知道,每隔那么几年,产房就会翻新一些机器,因为机器在生产这些产品的时候,它同时也在消耗价值,这部分被消耗的的价值就会被称做折旧(公式表现是:AI-NI)所以,总投资减去折旧的那部分才是真正的增加值。
(3)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指要素收入(即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形成的收入,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土地等,这些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分别形成了工资、利息、地租等),从生产净值中扣除了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以及非企业雇员的人身伤害赔偿等等)加上了政府补助金。因为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然是最终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却不是要素收入;而政府补助金,属于政府转移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的来源就是税收,税收的来源就是这些要素收入,特别注意的是,政府补助金并不计入GDP。
(4)但是生产要素的报酬就会成为全部个人收入吗?不,还要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是个人收入了。
(5)问题又来了,个人收入就能全部自己支配吗?当然不会,还要交税啊,各位同胞们!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综上看来,想要不同程度地来计算国民收入,公式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复杂,在计算时我们能够火眼精金地来辨识出来那部分钱到底属于哪一部分。一般若没有特别说明,国民收入就是对GDP而言。
GDP就是GDP。为什么还要分名义和实际呢?不要急,听我慢慢说。
先附上它们的定义:
名义GDP(Nominal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Real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
由于GDP的计算是由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和价格构成的,若当年的GDP不进行折算,就不知道其变动是由哪个引起的,如果只是价格变高了而数量没变造成GDP上升,那就不能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升高,经济增长。
说了那么多,到底要怎么来算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选一年的GDP作为基期。看下图:
年名义
年名义
实际
香蕉
15万单位*1元
20万单位*1.5元
20*1
服装
5万单位*40元
6万单位*50元
6*40
合计
万
万
看完上表,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就是今年的数量乘以当年的价格。
当然也可以通过通过GDP核算指数,它是名义和实际的比率,知道了这算指数就可以进行折算了。
实际GDP=名义GDP/GDP核算指数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1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