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高二男孩心态崩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认真做了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303.html

刚看了一个视频,有一个男孩他读高二了,灰心丧气的翻着自己的考卷,桌子上还有一大堆作业,他有点无奈的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认真做完了,考了个倒数第二!

看到男孩的妈妈介绍说,孩子是以推荐生的名额进入学校的,虽然他考倒数第二,但在年级里面也排到五六十名了。妈妈也说,不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跟孩子说,你已经很优秀了,加油。

说实在话,妈妈这样的鼓励,实在有点无力呀,孩子会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能理解我的压力呢?因为摆在孩子面前的,的确就是整个班的学习成绩都比他好,而他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努力了,也不成功,才是常态

我之前看过很多关于高中生努力奋斗的案例。其中广为人知的一个叫刘嘉森,我看过他的自传。他当时是以中考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衡水中学,然后在一次摸底考试里,他年级排到了多名!

从第一到名,心理落差得多大!你认为他没有努力过吗?怎么可能,他自己也说,他不是天才型选手,他很努力了!后来,他还听从老师的建议,去参加学生会主席竞选,他努力准备了吗?准备了,但结果?落选了。这次的打击直接让他的年级排名跌到了名后。

就这样一直折腾来折腾去,刘嘉森曾经想过放弃,还想着,退学算了。又过一段时间,某个宁静的夜晚,他有所顿悟,他就不再想名次了,就自己和自己比,经过了两年的努力,才稳坐了前五的宝座,最终以文科最高分考进了北大。

如果你看过这些所谓学霸的故事,你就发现,学习本来就是困难的,翻来覆去的挫折、折腾才是常态。

过程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

很多人会被成绩所迷惑,其实我们现在看来,小学的每一次期末考小学,初中高中的每一次期末考,我们有哪次不重视?但它重要吗?现在想来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罢了。

但它真的不重要吗,也不是,因为我们用心去学习了、复习了、为了最后的中考和高考在蓄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重要的。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我们的积累。

还记得我当初高考模拟考,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政治成绩,竟然不及格,还连续两次模拟考的成绩都不及格!当时对我的打击得多大呀!但幸好我一直相信自己的实力,总结,继续奋斗,大考的政绩成绩的确很不错,老师后来也跟我说:当时你的模拟考成绩把我给吓坏了,又不知道和你说什么,幸好现在结果不错。

所以一时的成绩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错题背后反映了什么,我早点遇上了,早点解决了,我真的很幸运。

没考好,只是“不能一下子考好”

很多事情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学习。这几年我一直推荐一些上了高中的孩子看看一些前辈的经验,特别推荐看《清华(北大)学霸笔记》,看了那么多前辈的故事,孩子们就知道,什么时候想放弃,都为时过早。

就像这个觉得“作业都认真做,只能靠倒数第2”的男孩,他可以看看《我的逆袭之路——从班级倒数第一到考上清华》这篇小文章,文章是邱子晟同学写的,他当时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踩线进入了高一实验班,到最后他考到了年级前5,如愿进入了清华。

他一开始也是老师讲到哪,他就写到哪,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认真地去完成,老师叫复习了,他也去复习,总体而言,觉得自己“学的还不错”,“状态很不错”,跟这个男孩其实非常像。

但事实上他的排名并不理想,因为他的目标是,必须要全校排名前5才能有所保证。

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规划,是长期计划,而不是那种本周要突破哪一类题,晚上又如何安排学习任务之类的,而是一种长期的,纲领性的。

例如他的优势科目是哪两科,每一年提升多少名?因为他心中有秤,所以当他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已经足够支撑自己的排名目标,老师就算发了大量的试卷,他也会完成最小的任务,把更多的时间给自己需要的学科。

当然,他里面还讲了很多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排除困难等等方法。

在《清华学霸笔记》里面有个学霸,分享了他在课堂上记笔记的方法。课堂时间太珍贵了,就像他说的,他有一次只是弯腰捡了一下笔,这节课就再也跟不上了。

既然课堂上的每一秒钟都十分重要,笔记又应该怎么做呢?他说记笔记最重要的是记关键词,这样的方法工作量小,效果最佳。我们的笔记总是记不完,不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太多,而是因为我们记笔记的内容过于沉余。

我们记笔记主要分3类:

记课本之外补充的知识;

老师的一些总结和概括,包括一些口诀和规律;

老师提示的一些重难点。

如果是课本上已经有的知识,哪怕它十分重要,我们也没必要再抄一遍,简单记个关键词就好了。

看到这里我就明白,为什么说那些笔记抄的满满当当,整洁漂亮的笔记,一般都不是学霸的笔记了。

招无定数,摆正心态,我非常推荐这套书,每次梦回高考,我总会想,如果我知道学霸也曾这么迷茫,也曾遇到这么多次挫折,原来他们也曾经和我一样,我估计会更加努力,再提个几十分。

如果的孩子在读初中、高中,有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我觉得《清华学霸笔记》和《北大学霸笔记》是很值得一读的。趁着寒假,可以读读多位清北学字的学习经验,会给孩子很多启发,链接我放上来了,比很多平台性价比都高:

在李笑来《和时间做朋友》这本书中提到过,人生有一个很大的陷阱,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相反,现实好像总是提醒我们,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多了。所以我们开始浮躁了,开始自暴自弃了。

但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大多数人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从15岁开始持续下降,然后一直挣扎奋斗,直到45岁才渐渐逃离苦海。这说明无论是多优秀的人,都是对现状不满意的。

当我们灰心了,丧气了,要摆正心态重整旗鼓了,我们就需要一些偶像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我们也需要一些“偷分”的方法、逆袭的经验,甚至是家庭教育秘籍。而这套书,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除了垂头丧气,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zz/250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