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6公共部门经济学3


(三)税制的设计

根据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可知,税收会引起无谓损失,即:税收引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政府筹集的收入,但是税收又是不可避免的。税收的原则应该是既有效率又平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以美国政府为例阐述了如何考虑税制的设计。

美国经济中包括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而联邦政府收取了美国经济中约三分之二的税收,其中最大的税收来源于个人所得税。每年临近4月15日,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要填写纳税表,包括工作的工资、储蓄的利息、在拥有股份的公司的股息和经营的任何一种小生意的利润等(具体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就不得而知)。计算应纳税收入是,要从总收入中减去以抚养人口数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数额,再减去决策者认定为“可扣除”的某些支出(例如:房贷利息支出、捐款等)。税率采用边际税率(也就是现如今我国采用的阶梯税率),边际税率随着收入增加而提高。美国除了个人所得税外还有工薪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

税收会造成无谓损失,同时税收也会带来管理负担,因此税制的设计应以无谓损失和管理负担最小为目的。而这在实际中是非常难实现的。

税收应遵照平等和效率的原则,经济学家为了区分又提出了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的概念。平均税率是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边际税率是增加的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由于边际税率一般是在一定收入的基础上再增加收入会增加税率,因此对于个人而言虽然名义上增加了收入但实际到手的金额没有那么多,并且被征收的税额会很多,因此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不努力工作,也会造成更大的无谓损失。

还有人提出了定额税,即无论没人收入多少都收入同样的税收,这样不会扭曲激励,也不会额外增加无谓损失,管理负担也小,但是这对穷人和富人是不公平的。

为了尽量确保税收的公平,税收的一个原则是受益原则,即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比如富人的资产最多,因此他们从警察那里得到的利益最大,所以富人应该多缴税。

另外一种评价税制平等的方法叫着支付能力原则,即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比如:一个穷人缴纳美元的税可能比富人缴纳1万美元的税还要做出更大的牺牲。根据支付能力原则又推论出纵向平等和横向平等。纵向平等就是有支付能力强的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横向平等就是有相等支付能力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但是无论是纵向平等还是横向平等都无法达到每人满意或绝对的平等,就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平等和效率是税制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但是这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因此设置税制时社会必须面临权衡取舍,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尽量设计出适应当前的税制。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zz/10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