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连载丨为什么说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会推动中国


当然名流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作为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有“定位”之父之称的杰克·特劳特曾经写过一本书《人生定位》,在书中他将职业资源比喻成赛马,并且根据风险对这些赛马进行评级。

家庭型机会是所有赛马中失败风险最低的那一匹,最后他总结“不管你是不是聪明绝顶或者目标远大,有个富爸爸,有人肯帮你,你就能过上好日子。”

名流只会骑在飞快的赛马上,一路绝尘,然后再回过头来痛斥骑在劣马上的人:“名校培养你,不是让你找工作的”而丝毫不会想到之所以能站高点去质疑别人思考的起点,就是因为这个高点的财富积累在祖辈那个阶段已经完成。

作为大学,让毕业生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发挥特长、并且收入足以让其过上希望生活的工作,是应尽的义务。至于毕业生中有哪些最终能成为国家栋梁,则是在他们满足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结果。

因为方向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中国大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去了解在用人机构眼里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算做人才。美国有一个组织叫NACE(NationalAssociationofCollegesandEmployers),是由两千多所大学的就业机构和数千家企业人力资源人员组成的联合机构,主要工作是跟踪和研究用人机构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和变化,每年都会发布相关报告,后续分享中我将引用它报告中的数据。

但据我所知,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机构,也没有听说哪所大学会纡尊降贵去做同样的事情。美国大学早就能客观面对教育目的与大学生求职之间的关系,并配合相应机制,这一切都源于其成熟平和的心态以及对于教育底限目标的理解。

举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

我女儿在准备进入美国大学学习之前,录取她的大学特意到中国举办一次与中国学生及家长的见面会。

8月份开学,见面会在6月初举办,这时所有美国大学录取早就已经结束,大学代表跨越重洋来到中国显然并不是为了招生。

见面会由美国大学代表主持,第一个环节是介绍本次来到中国的学校人员,首先展示的是学校的招生官,考虑到学生还未报到,这个介绍顺理成章。

然后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助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来,在学生还没有就读的情况下,美国大学就业指导部门就开始参与。

自我介绍中,这个助理很仔细地向听众讲了进入学校以后学生们可以寻求哪些帮助,通过什么方式找到他们,以及最好在进入大学之初就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和寻求帮助。

中国有哪个大学在招生时做过这样的事情?本人孤陋寡闻,不曾得知。

其次,则是中国以及中国大学在职业规划研究方面投入远远不够。由于我较早就开始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所以经常去书店购买一些国内外与之有关的图书学习。

在生涯规划理论方面,能够感觉到国外文献和专业书籍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统,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浅层次,中国大学在这个领域相关的研究更为稀少。

许多国内求职类图书经常与励志类图书归为一类,原因是书中大多以讲现象为主,再加上激励性的语言,达到这个程度作者本人就觉得已经很专业了。其实在规律、原因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方面极其不深入、不专业、不严肃,以至无须专家研判,专业人力资源人员看一眼内容就知道作者要么在求职方面缺乏经验,对很多环节并未深入了解,要么就是没长期从事招聘工作,标准描述完全源于个人想象。

还有一些书是所谓职场成功者所写,这些人或写书或登台演讲,讲述经历大都是至少二三十年前大学毕业时的求职状况。

还有个别人生导师讲自己基本不太在意考试成绩(我觉得这样的人大学成绩肯定一般),整个大学只是在全心全意读各种课外书,由此号召在校学生成绩差不多就可以,但是要多读闲书、甚至无用之书。

我只想问一句,这位咖当年毕业需要自己找工作吗?

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毕业生是被社会疯抢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把精力更多投入在一些目的性不强、探索性更强的事情上。

但时移势易,当今世界早就不是当年认知了,20世纪最后几年我代表央企去大学做校园招聘时,就出现毕业生跟踪到酒店追着递简历,以至于招聘人员每天要换一家酒店。

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时,我是懵的,心想:“用得着这么狂热吗?!”而那时每年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不过80多万,现在则增长了10倍,今年就突破万。

现在大学生面临着巨大就业竞争压力,相比高考来讲只多不少,毕竟高考只考一次,只看分数,而就业则需要在城市、机构、职位、待遇等众多因素中进行对比,用人机构要考核的因素也远比语数外和文理综要复杂得多,更何况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偏好。

当然所有大学都拨派专门人手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这些中心的工作人员有多少自己求过职?

有多少给学生上就业课的教师曾经面对各种选项而夜不能寐,曾经复盘面试表现而食不甘味?

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个体性、操作性极强的事情,在中国大学里则生生给上成了一个算学分的理论课,把一项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挑战、特别能认识自我的工作,搞成了学生不喜欢的考试。

我就曾经看到一个大学生发朋友圈,对职业生涯课程考试充满了抱怨和诅咒,可以想象他有一天要使用这些知识去操作时,会不会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头疼?

—未完待续—

作者:杨明,新航道集团CHO、商学苑校长、清华EMBA。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57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