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个原理讨论的是个人如何作出决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别人。下面三个原理和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有关。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态变好
举例说明其中的道理。例如考虑交易如何影响你的家庭。当你的家庭成员找工作时,他需要和也在找工作的别人的家庭成员竞争。不同家庭在购物时也是互相竞争的,因为每个家庭都想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商品。在某种意义上,经济中的每个家庭都和所有其他家庭在竞争。
尽管存在着竞争,如果你将你的家庭和所有其他家庭隔绝,这对你的没什么好处。如果你真这么做了,你需要自己种植粮食、自己制造衣服和自己建造房屋。显然,你的家庭因有能力和别的家庭交易而得到了好处。交易使得每个人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例如种地、制衣或建房。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到更多种类的商品。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可以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获得收益。贸易使得每个国家专业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的生产。通过贸易,任何国家享受得商品和服务种类都大大增加了。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曾经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放弃了中央计划的做法而是改为发展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marketeconomy),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成千上万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替代。企业决定雇佣谁、生产哪种产品。家庭决定为哪个企业工作、用收入购买什么商品。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中相互作用,其中价格和自利(self-interest)引导着它们的决策。
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即《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学中最著名的思想: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它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指引着一路走向合意的市场结果。
由斯密的思想可知下列重要推论:如果政府干预价格,使得价格不能根据商品供求状况自然地调整,那么政府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家庭和企业决策的能力,而家庭和企业又是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干预价格的做法有可能使经济运行效率下降。
原理七: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
如果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如此强大,我们为何还需要政府?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政府政策的作用和适用范围问题。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效力需要政府保驾护航——某些规则和制度对于市场经济非常关键,而这需要政府制定和维护。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需要法律来保证人们能实施财产所有权(propertyrights,以后简称“产权”),只有如此,个体才能拥有和掌控稀缺资源。
我们需要政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看不见的手威力强大但并非万能。政府有时需要干预经济、改变人们原本可自行选择的资源配置。政府出手的原因有两大类: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也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的,要么是扩大经济馅饼要么是改变馅饼的分割方法。
先说说效率目标。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能够引导市场分配资源使得经济馅饼最大,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市场本身有时不能够导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经济学家将这种情形称为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我们将会看到,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是外部性。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造成了影响。污染是外部性的一个典型例子。导致市场失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势力。市场势力(marketpower)是指某个人(或某些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现在说说平等这个目标。尽管看不见的手能产生有效率的结果,但它造成了人们在经济福利上较大的差异。如果人们对你生产的产品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越大,那么市场给你的报酬越高。。在实践中,很多诸如收入税和福利体系(welfaresystem)的公共政策,都试图实现经济财富更为平等的分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