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新书丨詹姆斯middot博纳哲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tslf/

贯通哲学与经济学的整个历史

考察它们之间关系的首度尝试

詹姆斯·博纳对历史上哲学对经济学之影响的回顾

以及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系统反思

书籍简介

《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经济思想史家詹姆斯·博纳的代表作之一,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经典之作。本书探讨了上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下至德国古典哲学家和马克思的西方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彼此影响和演变的历程。作者谙熟于各思想家著作,对各种材料信手拈来,论述详略得当,行文清晰晓畅。本书是一部难得的思想史佳作。

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历史关系的考察

〔英〕詹姆斯·博纳著

张东辉夏国军译

ISBN:-7---0

定价:68.00元

商务印书馆年4月

目录(滑动阅读)

导言

第一篇古代哲学

第一章柏拉图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

第三章斯多葛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

第四章基督教

第二篇现代哲学I自然法

第一章格劳秀斯的先驱

第二章格劳秀斯

第三章霍布斯

第四章哈林顿

第五章洛克

第六章大卫·休谟

第七章重商主义体系与重农主义者

第八章亚当·斯密

第九章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第三篇现代哲学II功利主义经济学

第一章马尔萨斯

第二章边沁与詹姆斯·密尔

第三章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第四篇现代哲学III唯心主义经济学

第一章康德

第二章费希特

第三章克劳泽

第四章黑格尔

第五篇现代哲学IV唯物主义经济学与进化论

第一章卡尔·马克思

第二章经济学与进化论的关系

第三章总结

年增补

索引

译后记

导读:詹姆斯·博纳及其著作

詹姆斯·博纳(JamesBonar,—)出身苏格兰的一个宗教家庭,他的父亲安德鲁·博纳和两位伯父霍雷修斯·博纳、约翰·詹姆斯·博纳都是苏格兰自由教会的神职人员。詹姆斯·博纳先是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后获得斯内尔奖学金(SnellExhibition)到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学习,最终在莱比锡和图宾根完成学业。在求学期间,博纳即已受到英国观念论(也被称为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开创者凯尔德(EdwardCaird)的影响——他的《马尔萨斯及其著作》(MalthusandHisWork)便题献给凯尔德。

年起,博纳的主要社会身份是公务员,年在加拿大皇家铸币厂副厂长任上退休。除了担任公职,博纳还投身社会改革运动,并组建或参与组建了多个学会。年毕业之后他参与了旨在向劳动群众普及高等教育的“大学拓展运动”(UniversityExtensionMovement),在东伦敦教授了三年经济学。年他与英国观念论者缪尔黑德(JohnHenryMuirhead)、鲍桑葵(BernardBosanquet)等人一道成立了伦敦伦理学会(LondonEthicalSociety)。他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RoyalEconomicSociety)的创始成员之一并曾担任副主席,也曾任皇家统计学会(RoyalStatisticalSociety)副主席。

博纳在投身公共服务的同时始终是一位学者且主要是一位经济思想史家,他的第一部专著《马尔萨斯牧师》(ParsonMalthus)便出版于他成为公务员的头一年。此后博纳一生都专注于马尔萨斯的研究,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或许是年第一版年第二版的《马尔萨斯及其著作》。此外,据博纳的好友希拉斯(G.FindlayShirras)称,他手上有博纳写好的一部马尔萨斯的详尽传记手稿,计划在“二战”结束后出版,但我们至今也未能见到此书面世。

博纳其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也属于马尔萨斯研究的延展,如他年编辑出版了《李嘉图致马尔萨斯的信》(LettersofDavidRicardotoThomasRobertMalthus:–),只可惜当时马尔萨斯的回信还未被发现;紧接着这一工作,年博纳与霍兰德(JacobHollander)编辑出版的《李嘉图致特罗尔等的信》(LettersofDavidRicardotoHutchesTrowerandOthers:–)。而博纳最后一部著作《人口理论:从罗利到亚瑟·杨》(TheoriesofPopulationfromRaleightoArthurYoung,)是对马尔萨斯之前的人口理论的回顾。他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书评也有不少关于马尔萨斯和人口理论。在他为《帕尔格雷夫政治经济学辞典》撰写的70多个词条中,就包括“马尔萨斯”和“人口理论”。

博纳不仅“钟情”于马尔萨斯,还对亚当·斯密抱有浓厚兴趣。年他成立了一个“亚当·斯密俱乐部”,探讨亚当·斯密著作和经济问题。年博纳编辑了《亚当·斯密藏书目录》(ACatalogueoftheLibraryofAdamSmith),其用意似乎在于通过斯密的藏书情况,推测其思想受到何种影响。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博纳词条作者的话说,这本《目录》的出现“掀起了一场是分不寻常的考古热……这股热潮不但传染给苏格兰的作者,而且也影响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学家”。

年,为纪念《国富论》发表周年,博纳还在伦敦政经学院的系列纪念讲座里贡献了名为“扭转的局面”(TheTablesTurned)的一讲,反映了他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一些思考,还虚拟了一段斯密与马尔萨斯、密尔、马克思等人的对话。在为《帕尔格雷夫政治经济学辞典》撰写的“亚当·斯密”词条里,他对《国富论》做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而在年的《道德感》(MoralSense)中,博纳则着重讨论了亚当·斯密(以及哈奇逊、休谟、康德等人)的道德哲学。

除了考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特别是其中苏格兰人的贡献(博纳作为苏格兰人显然对此非常自豪),博纳的学术视野也很开阔,对大陆的特别是德语国家的经济学研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18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