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引言
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政策影响GDP的理论来源于哪里?总的来说,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投资和消费间接实现的,当经济环境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市场上的经济体出于对风险的担忧,倾向于储蓄,此时的金融机构将大量的吸收储蓄,同时出于对金融坏账的担心,又会做出严格审核贷款的行为,导致社会的投资减少。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GDP的理论分析
同样个体厂商在面对高不确定性时,同样会采取观望的态度,进而削弱了社会投资。投资的减少将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以及产品的减少,造成供不应求的状况,总体物价将会提高。
从Lucas理性预期理论出发,货币政策有时候会“利用”人们的预期来达到目的,因此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也可以被称为“欺骗性”的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欺骗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效力往往出乎意料,因此央行在调控通货膨胀时,可以利用货币政策的这种负面影响来达到调整总体物价水平的目的,这也为央行调控经济提供了新思路。
(一)金融市场摩擦
在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技术进步等实际因素,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二〇〇八年的次贷危机后的一段时间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巨大、不良贷款急剧攀升,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跳水式下滑。危机以后,学者们开始注重对金融市场因素的研究,特别是金融市场的摩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宏观经济波动研究显示,金融市场摩擦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途径。在金融市场中,企业融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内部融资方式外部融资方式:内部融资方式包括由资本金、折旧基金转化为的重置投资和由留存收益转化为的新增投资,而外部融资方式包括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
企业在做出决策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式。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外部融资需要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来实现,因此融资所付出的代价更大。有学者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对投资的影响力度受金融市场扭曲的影响而显著放大,进而导致经济产出出现波动。
无风险利率会随着不确定性的上升而下降,而外部融资需要委托代理,因此当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升高,投资者为了防范风险的升高,希望从投资中获得更高的长期利率。这使得企业在使用外部融资的成本迅速升高,企业不得不考虑降低外部融资的规模,避免企业负债经营或尽量降低企业负债率。
相反地,如果外部融资成本很低,即金融市场摩擦不存在,企业只需要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出发,去判断是否进行投资。为了研究不确定性与金融摩擦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学者也建立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发现二者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总需求的下降,进而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这些研究结论相似,都是运用理论分析法。为了印证金融市场摩擦理论,一些国外的学者还进行了实证研究。
有学者认为,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的信贷增速具有反向影响关系,无论从银行个体层面,还是总量水平上,不确定性增加均会导致信贷的减少。这就说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通过银行借贷这种金融摩擦方式影响了投资,进而影响了经济产出。有学者还认为金融市场摩擦理论是美国在经历次贷危机后经济不能迅速复苏的重要原因。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印证了金融市场摩擦是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途径。
(二)金融周期理论
纵观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二〇〇七年以前,我国经济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二〇〇八和二〇〇九年增速有所放缓,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二〇一〇年我国经济的增速再次上升。但是在二〇一〇年以后,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到二〇一九年,我国GDP同比增长率为百分之六点一。
由此可见从二〇〇六年至二〇二〇年,我国经济形势经历了不同的金融周期。有学者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并非唯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马太效应”,即在经济上行期对经济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经济下行期对经济产生负向抑制作用。
以往研究认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是单一的,然而其影响效果是时变而复杂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正向影响,但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影响强度有差异,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率的正向影响强度较大,经济下行期的正向作用则显著降低。
其次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效果截然相反: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不确定对投资和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不确定对投资和消费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从作用时间上看,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并且其影响效果在中长期内持续存在。此外,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延长货币政策不确定影响的滞后期。
最后,不同金融周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产出的影响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作用于投资和消费,进而对经济产出造成影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产出同样形成了“经济上行期正向促进,经济下行期负向抑制”的非对称影响。本文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给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货币政策本身的易变性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货币政策立场改变的可能性和传导的不可预期性。
紧接着,对不确定性影响投资、消费、物价和经济产出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渠道以及方向。通过理论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市场主体的预期直接实现的,而对物价和经济产出的影响,是基于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当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上升时,理性的企业因为对风险的担心,纷纷选择延缓投资,消费者出于对未来收入的担忧,也会减少消费,这些微观的经济活动上升到宏观的层面后就体现为对我国投资总量的减少以及消费下降。即实物期权理论和激冷效应认为不确定性的提高不利于投资的增长,而预防性储蓄、持续收入和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造成消费的下降,消费的下降会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进一步造成了物价的变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