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锚定效应:随机数会影响你的判断么?1.我们的观点特别容易锚定在过去帮助我们形成观点的那个信息上,哪怕新的信息来了,你也不太愿意改进。2.锚定效应的各种应用,尤其是在二级市场中的应用,可以改进投资策略:如果在锚定效应特别强的公司里面,买进有好消息的股票,卖空有坏消息的股票,有可能提高你的收益率。代表性效应是反应过度,锚定效应是反应不足。
第10讲
过度自信:自信到底是好是坏?过度自信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叫做自我归因偏差,第二个叫做证实偏差,第三个叫做控制幻觉。1.自我归因偏差,就是说有一个好的结果出现了,你觉得是自己的能力比较牛;如果坏的结果出现了,你就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或者反过来。2.证实偏差,与前面讲的锚定效应类似,就是说你一旦有一个观点,你可能会主动去寻找或者只记得那些跟你观点一致的证据。3.控制幻觉,就是本来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有控制力,你控制不了,但是你觉得你能控制。如果你觉得你控制不了的东西你都有控制力,那你当然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过度自信了。4.判断过度自信好坏的标准:你的过度自信是否能改变结果。5.在交易中我们特别容易过度自信。但是我们不能过度自信,不能过度交易,因为这会导致我们输钱。尤其是我们还不能听专家的观点,因为专家自己也会过度自信,而且他们有动力变得过度自信。
第11讲
参考点依赖:人为什么会有嫉妒心?1.嫉妒心,曾经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但现在却会阻碍我们成功。2.参考点依赖与锚定效应的区别:前者只是在选择中设计一个参考点,后者是预期中的偏差。3.参考点依赖可能会导致过度竞争,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补充:“剧场效应”:一个人站起来挡住后面的观众,后面的观众就只好都站起来。“其实大家可以一起坐下来看戏,但是在整体趋势的影响下,大家都想往前跑,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第12讲
损失厌恶:赢与输总是绝对的么?1.损失厌恶是符合错配原理的,在进化的过程中,损失厌恶是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让我们在损失的状态下更加有动力去冒险、去努力工作。2.框架效应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同一个东西你可以放在一个框架下,它会显示盈利的状态,但是你把它放在另外一个框架下,显示的是损失的状态。3.由于大家的参考点依赖和损失厌恶,导致大家在交易的过程中有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指的是人们有卖掉自己过去盈利股票,继续持有自己输钱股票的倾向。
第13讲
突出事件放大:为什么有人买彩票?1.对突出的事件,在作决定、作选择的时候权重就比较大,哪怕你知道中奖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你决择的权重会比较大。这就是风险偏好中偏差的一个体现。比如导致我们同时买彩票。2.我们利用大家对小概率突出事件权重放大的这种偏好,去导出一些投资策略。比如说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卖空长得像彩票的股票,同时买入一些比较无聊的股票。波动性越大的股票,就越有想象的空间,波动性越小,就没什么想象空间,这种波动性也被很多人用来作为这个股票像不像彩票的标准。3.改进卖空彩票型股票的投资策略。有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种是从时间的维度,春节一个月中大家会更加喜欢彩票型股票,会把彩票型股票的价格推得更高,你等它的价格推到最高的时候再去卖空。第二种是从空间的维度。
第14讲
心智账户:我们把钱存在哪?1.大家在账面输钱之后,不愿意去卖这些股票,所以这些股票相对来讲是被高估了。但是如果实现了损失之后,大家就不愿意再买这些股票,而且每一只股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