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内容 > 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内容 > 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贺彩云,敖特根,吴英晶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摘要:本文以鄂伦春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基于索罗模型对鄂伦春自治旗的投资、生产总值、就业人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鄂伦春自治旗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规模经济呈现递减规模,鄂伦春自治旗还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改善民生压力大、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政策不能因地制宜等现实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整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整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重点发展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
关键词:鄂伦春;经济;发展;索罗模型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但在发展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偏远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渐渐浮出水面。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飞速前进,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措施需要不断促成新格局。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利用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影响因素。笔者主要通过索罗模型对一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且从不同经济变量的角度分析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1鄂伦春自治旗概况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鄂伦春自治旗位于我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作为呼伦贝尔市幅员最辽阔的旗,其占地面积达6万km2。鄂伦春自治旗北至伊勒呼里山(位于大兴安岭),东至黑龙江嫩江县,南至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至在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牙克石市。鄂伦春自治旗管辖范围包括10个乡镇,共有82个行政村,其中有5个处于狩猎区的乡镇和7个有鄂伦春族猎民的村。
1.2资源状况鄂伦春自治旗拥有其特色的的美丽自然风景,主要旅游资源有嘎仙洞鲜卑旧墟石室、达尔滨湖——天然花园、四方山天池、石门子峡谷、诺敏自然保护区等。
鄂伦春自治旗的水能资源虽不集中,但分布广泛,河流、地表的水能源都占呼伦贝尔市水资源超过20%。地下矿藏资源也丰富,有开采价值矿产超过10余种。
同时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的野生动物约多种(不包括两栖、爬行、水生动物等),还有许多有较高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的动物种。鄂伦春自治旗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绿色宝藏,全旗牧用地面积为万hm2,草种分为78科属种。大部分饲用的草种种类很多,如小叶樟、大针茅、野碗豆、杂花苜蓿、漂筏苔草等。可是牲畜量和草场空间分布不均衡,农村、城镇近郊、林缘草场载畜量大,远距草场、林间草场载畜量小。
1.3民族文化与人口鄂伦春自治旗的主要居住的是四少民族中的鄂伦春民族截止年结束户籍人口为人;鄂伦春族拥有其自身民族的特色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可是没有文字。他们过去学习过满文,现今大部分都汉文。宗教方面他们主要信奉萨满教并十分崇拜自然物。
2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1经济发展概况鄂伦春从治旗建旗68年来,其生活水平、生产水平都飞速升高,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为20.26亿元,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55.04亿元将近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4%。在年经济发展十分稳定,地区生产总值达70.4亿元。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7亿元,年达到18.8亿元,年均增长23.22%,财政一般收入年为0.3亿元,年1.5亿元,年均增加80%,全旗城镇可支配收入年为元,年为元,是年的1.96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为元,年为元是年的3.2倍。如图1所示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总额上升曲线波动不大,然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都不高,在这一年全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经济发展、提高民生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尤其非公有经济的增长,占全旗经济的49.87%。年,将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方向,加快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图1鄂伦春自治旗年~年经济总量(单位:万元)
2.2产业结构如图2所示年~年一产、二产、三产曲线增长幅度分布比较均匀,从年开始三产有了明显的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又飞速的增长,同时全旗通过保持三产服务业的增长,着力强补第二产业短板,及时盘活存量,把有效益、前景好的小微企业扶上马来进行优化产业结构。年农牧业稳定前进,一产增加值达到22.6亿元,而且工业上的经济发展态势依然良好,二产增加值突破7亿大关。在这种情况下,三产服务业处于优势地位,其增加值突破40亿,鄂伦春自治旗年游客量在79万左右,与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23.8%,通过观光旅游途径,鄂伦春自治旗的净收入超过了6亿元,与年同期相比,其增长率为22.8%,由此看来,鄂伦春自治旗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金融服务持续优化,全年各项存款余额.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8.15亿元,存贷比达到74.45%。
图2产业结构(单位:万元)
但如图3鄂伦春自治旗的三产比例分布来看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一产有波动,二产有降低,三产有增加。
图3改革开放40年鄂伦春旗三产构成比例
图4年~年财政支出(单位:万元)
2.3社会福利鄂伦春自治旗在年财政支出为15.43亿元,包含有3.3亿扶贫资金,占财政支出的21.3%,有1.7亿发放的救助资金,城乡低保金为1.6亿元,教育事业投入资金万元,失业率目标控制在3.9%,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6%,在年共脱贫户人脱贫,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97万人、10.98万人,鄂伦春自治旗的就业压力大、脱贫任务重、民生保障需求大。
3模型与实证分析3.1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笔者将索罗模型作为理论上的基本参考,经过仔细的阅读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工作报告,选取年~年鄂伦春自治旗的统计数据,详细分析影响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建立模型:
Y=AKαLβ
表1鄂伦春自治旗年~年经济数据
3.2基于索洛增长模型对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分为两段以年为节点,年~年为第一段回归、年~年为第二段回归,由于年~是十二五规划,十二五颁布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年之后鄂伦春经济总量增加较明显,模型对十二五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
3.2.1模型估计。
Y=AKαLβ
其中A表示技术因素,K为固定资产投资,L为劳动,Y为鄂伦春自治旗的GDP,α、β为方程参数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得
LNY=LNA+αLNK+βLNL
3.2.2年~年计量分析。
图5基于索罗模型对年~年的经济指标回归分析
用Eviews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
LNY=7.35+0.52*LNK-0.06*LNL
(2.)(10.)(-0.)
R2=0.86F=62.D.W=1.
可见R2=0.86,说明我们GDP的86%可以被固定资产、就业人口的增长可以解释。
以年~年的固定资产投资K和就业人口L为自变量、生产总值Y为因变量,P值为0.00,表达自变量是一个整体,对于因变量GDP具有显著的解释意义,说明模型的拟合是有效的。
其中α=0.52、β=-0.06说明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的同时增长会带来GDP的0.46倍的增长,其中β为负,且"α"+"β"1为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劳动力和GDP的关系为负相关,主要是由于这个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人才外流、人才引进困难导致的。
3.2.3年~年计量分析。
图6基于索罗模型对年~年的经济指标回归分析
LNY=-0.13+0.16*LNK+0.38*LNL
(-0.)(2.)(6.)
R2=0.96F=37.D.W=2.
Y=0.87*K0.16L0.38
R2=0.96,说明GDP的96%可以被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增加解释。
其中"α"=0.16、"β"=0.38说明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的同时增长会带来GDP的0.54倍的增长,其中"β"为正,但"α"+"β"1为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劳动力和GDP的关系为负相关。
3.2.4模型结果分析。两阶段回归模型的经济相比较都符合经济学的检验,总体上"α"+"β"1为规模递减模型,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完善、支柱产业低级、对于鄂伦春自治旗需要人才的引进和技术水平的增加,这样经济才可以告诉的增加。
一般来说A值理应比1大,即技术因素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在年~年,模型中A远远大于1,结合当时的政策和现实因素分析,在这个阶段正是鄂伦春自治旗刚刚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所以技术水平随着生产总值、投资、就业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但是从年~年模型中得A=0.87,这个阶段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雏形,但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鄂伦春自治旗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鄂伦春的经济所以技术水平需要再提高。
年前固定资产的投资占比为0.52,年后的固定投资占比仅为0.16,说明年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更大,年之后鄂伦春自治旗由于调整产业结构,导致固定资产对经济的增长影响较低。年~年这段回归中劳动力系数为-0.06,年~年劳动力系数为0.38,这体现出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在索罗模型中劳动和投资的指数和为1是规模不变型经济,但是结果"α"+"β"1,说明鄂伦春自治旗在年~年的规模经济呈现递减规模,需要继续优化产业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以提升经济的规模效应;同时在现实中,劳动和投资也不是完全替代的,所以也有可能导致结果不等于1。
4影响鄂伦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4.1技术水平鄂伦春自治旗面临着技术水平跟不上三产的发展,工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后劲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四家;农业生产后劲乏力,生产基础条件薄弱,产业链条短;缺乏先导性产业,消费市场无亮点,鄂伦春自治旗还未建立一体化消费综合体,传统的消费产业受到了电商的冲击。
4.2投资鄂伦春自治旗的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巨大。主要原因:①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较少。②经济下行压力大,投资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受资金到位情况及市场需求的影响,企业对项目投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开复工率和进度,民间投资不活跃。加之政府投资进一步收紧,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明显减弱。
4.3劳动力从以上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在不同的阶段对经济影响是不同的。从经济学的供需角度来理解,直接的角度来说劳动力的减少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价格会提高,将增加经济实体的用工的成本,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劳动力供给不足时,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从间接影响看,一方面,近些年我国的老龄化严重,鄂伦春自治旗也是同样情况,留在旗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那就会导致适龄的劳动力减少,养老的缺口越来越大,弥补这个资金的缺口,会影响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房价的拐点主要决定于人口因素,也就是人口的刚需支撑房价。一旦人口减少出现拐点性转折,会给房价造成较大下行压力。而靠房地产支撑的经济体,无疑会受影响非常大。从劳动力质量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个小旗县来说,如何留住和培养有技术的劳动力和年轻的劳动力是个难题,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引进人才等社会福利的增加在财政支出中占比较大,会影响其他项目的经济建设。
5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可行性建议5.1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的增长都是相辅相成的,着力调节结构、促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因地制宜改进农作物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存活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一产稳定有质量的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名牌实体企业,提高二产的占有率,有质量的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聚焦文旅融合,重点放在增高服务业发展质量,不间断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推进并强化发展第三产业。
5.1.1依靠资源,发展农牧业。鄂伦春自治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受市场波动与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着力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机械深耕和精准施肥,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服务,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5.1.2依靠生产基地,发展加工业。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低端化,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以长远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企业的转型,大力支持鄂伦春自治旗的传统企业发展。不仅如此,还要高度重视鄂伦春自治旗的农副业发展进程,如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企业的转型,如农垦有限责任公司杂粮加工、好生长饲料加工、食用菌深加工等农畜林产品深加工项目。
5.1.3依靠民族优势,发展手工业。这样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还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目前主要有桦皮制品,并且这种手工艺品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鹿茸、鹿皮等其他的民族特色;并且应该发挥猎民们的驯养野生动物的特长,再通过技术的支持,把特色养殖发展起来,同时也为手工艺品提供了原材料。
5.2确立先导产业鄂伦春自治旗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尤为重要,而且拥有鲜卑历史、冰川遗迹、丰富的森林等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是由于自然气候的限制冬季较长,鄂伦春的旅游季主要是6月~9月;同时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不通畅,所以导致冬季旅游业比较薄弱,发展速度比较滞后。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旅游+”创新动力,实施鄂伦春旗博物馆改造、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展陈和外装饰项目,完善乌力楞景区设施,提升景区运营水平,积极申报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发展旅游业是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的必要途径,旅游业可以带动实体产业与农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鹿茸、黑木耳、传统手工艺品等。
5.3积极开发实施点轴开发点轴开发模式指出经济增长极和周围区域经济相对来说有极化效应。如果要达成区域经济的增进前进,一定要通过政府来加强。若是在一个区域范围里,那么就要反复仔细选择资源良好并对未来发展有潜力的城市主线交通所经过的地区并重视它把它当作发展轴,作于未来的重要发展。阿里河镇作为鄂伦春自治旗的枢纽城镇,推动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林木业及农副业。不仅如此,阿里河镇也发展其他副业,如旅游观光、食品加工等产业,因此,阿里河镇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镇。阿里河镇的交通呈带状发展,使乡镇村经济合作频繁,围绕着阿里河镇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打造城乡一体化战略,推动乡镇村经济全面崛起。
5.4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压力狠抓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发展后劲。①继续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积极储备适合我旗发展的、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住有效施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③加强部门沟通。加强部门配合,确保现有投资项目应统尽统,无遗漏。
5.5利用政策优势通过政府的政策,加强对鄂伦春自治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善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交通设施,旅游业的发展与交通便利息息相关。
十九大报告提出,若将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强化并支持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更快地发展,加强举措促使西部大开发形成新的局面,深入改革促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崛起,创建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努力补全城乡短板,突破发展的困难,改善乡村生活坏境,建立城乡一体化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鄂伦春自治旗就是机遇,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鄂伦春的旅游业发展就会更加繁荣,经济增加了,并且民生问题也会进一步的解决。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教育就很重要,提高地区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增强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把国家的政策与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年8月8日,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处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把解决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国家的政策加快发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的鄂伦春自治旗经济。
6结束语从以上的两段回归分析可以看得出来,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在逐年增加的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的增加的技术水平高度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都需要有所改善,同样对于地区的发展缺乏支柱性的产业支撑经济高速增长,还缺乏有技术高水平的人才为地区的经济添砖加瓦。
笔者通过对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鄂伦春自治旗的固定投资、就业人数、技术水平、政策影响、创新、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要加快鄂伦春自治旗区域发展,必须结合地区的自然特点、产业特点,全面提升鄂伦春自治旗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强化技术水平的增加,加快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减少投资的压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增加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改善鄂伦春自治旗群众的物质文化条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安虎森,肖欢.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J].南京社会科学,.[2]秦尊文.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区域经济学新使命[J].中国国情国力,,(5).[3]金微微.鄂伦春民族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扎兰屯市鄂伦春乡为例,,(21):15~16.[4]王德强,葛根高娃.鄂伦春自治旗家庭农村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5]内蒙古统计局.资源枯竭城市鄂伦春自治旗转型发展的问题分析[R].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