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初试牛刀解释疫情后的价格变


我们往往抱怨某某价格太贵了,或者某某某又涨价了。读了经济学类的书才发现其实我们现在市场上的东西大多都是在一个平衡点或者接近平衡点的位置,只要没有大事件(人口激增,全国大面积新冠肺炎等)发生,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般是不会上移或下降的,而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那么曲线就会有所移动,平衡点也会随之改变。1,如果新生儿激增,那么很显然奶粉市场有了更多的需求,奶粉的需求线会整体上移,以使在每种价格下的奶粉需求量都上升,短时间内不考虑供给变化,那么均衡点就会落在更高的价格和更多的商品数量上。2,如果突然发生禽流感,毫无疑问鸡的供给量会下降,那么供给曲线会整体向上移动(左移),以为了使得每种价格下鸡的数量都下降,这样一来均衡点就落在了更少的商品数量和更高的价格上。另,受这次全国性长时间疫情的影响,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蔬菜涨价(以武汉为例),这是因为武汉封城交通不便,市场整体供给下降,供给曲线整体左移,而人们的需求量几乎不变,这样显然蔬菜的均衡点会落在一个更高的价格上。那如果不涨价会怎么样嘞?很简单,大部分人会买不到蔬菜,或者可能会以更高价买入。我们可以想一个极端情况,假如整个武汉的蔬菜就只有10斤白菜可以卖,而价格保持和疫情前不变,假设每斤1元。那么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一定会冲锋向前抢白菜,假如我运气很好抢到了白菜,我一定会一次性全部买入,假设我买了8斤,然后面对即将饿死的芸芸众生,你觉得我会1块钱一斤卖给他们吗?不可能,1块钱一片叶子我都不会卖,于是最后很可能1斤白菜抬到了块甚至更高。所以,当出现了大的社会性变动,经济一定是会被调节的,无需抱怨价格上涨,价格不涨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价格上涨才会带动生产者生产,才会有正常供给。口罩市场也是一样的,需求突然变大,需求线整体上移,于是口罩开始涨价,随后政府干预,进行打压,并鼓励各种内衣工厂等开始大量生产口罩,使供给曲线右移,两条曲线都移动,这才使得新均衡点落在原均衡点的价格附近,且比原平衡点更多的商品数量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90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