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新冠状病毒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我对经济


这篇的副标题也可以叫做:我的失业日记。

因为疫情的原因,法国的零售业受到巨大的冲击,我所在的团队因此业务量减缩严重,公司为了度过这一难关,从上周开始,为我们团队百分之50的员工(除了程序员以外)申请了不同百分比的临时失业。

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一员,并过上了,拿失业金在家里发展精彩人生的万人中的一员。不过也好,终于有时间完成自己的读书计划,先从经济学原理开始吧。

读的是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微观和宏观都安排啦),来自曼昆。

在讲解供给与需求理论的篇章里,曼昆提出的一个关于“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高价格”的案例,我想对这个案例做一个延伸:粗略地讨论一下从石油的商品属性出发,使用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影响石油价格因素。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

首先在这里说明一下,这里讨论的石油即是通常意义上的原油概念。

石油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国际贸易商品。年原油的贸易额达到了22.63亿吨,占世界原油产出额的50.58%,也就是说全球原油产量的一半多是用于出口的。那么作为大宗贸易的商品,供求关系就决定了石油价格的长期趋势。

------------------

从供给方面分析,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有:

·原油的储量有限;

·储量和产量分布不均;

·贸易规模庞大且在地理上已经形成鲜明的供需格局;

·石油运输线路等。

原油的储量有限,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原油的供给弹性富有弹性,供给数量上的边际变动可能会引发油价的大幅度波动。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它不仅是世界的主导燃料,在所有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塑料等)的原料,被称为“大宗商品之母”,这些事实都表明现代经济对石油的需求具有明显刚性。

然而石油资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根据BP统计,截至年底,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上升20亿桶至亿桶,按照年全球的储产比水平,这只能够满足世界大约50年的产量。而根据年全球储量排名前20的国家数据,石油可供人类开采的平均年限为46.8年,这其中,中东地区产油国储采比平均年限普遍在60年以上,伊拉克最高为82.8年;美国、俄罗斯的储采比分别为65.5年、63.7年;中国为37.7年。

原油的储量和产量在地理结构上分布不均。

截止年底各大区域原油储量及储产比(按储量排名)

地区

储量(亿桶)

占世界原油储量比重

储产比%

中东地区

48.30%

72.

中南美洲

8.80%

36.2

北美

3.70%

28.7

独联体国家

8.40%

27.4

非洲

7.20%

4.9

亚太地区

2.80%

7.

欧洲

43

0.80%

.

全球

00.00%

50

Datasource: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从这份表格可以看出,目前全球的原油资源集中在中东地区和中南美洲,这两个地区的原油储量总和超出全球的60%。其次是北美地区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占世界原油储量22.%,而在欧洲和亚太的大部分地区原油储量占比却不足5%。总体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原油储量的地理分布十分不均衡。

而如下这个原油资源占比演变图说明了,从年到截止年底,美洲(S.Cent.America以及NorthAmerica)的石油储量大幅度增长,从全球占比7.2%跃升至32.5%,主要受北美地区加拿大油砂(Oilsands)、美国页岩油(Shaleoil)、南美地区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开发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原油的产量,原油产量是高度依赖于储量的区位分布的,全球范围内原油生产的供应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和俄罗斯地区,大体上各国产量排名情况和原油储量分布也基本相同。但除储量外,开采能力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例子是,尽管中南美地区储量丰富,但由于开采能力有限,该区域石油生产能力远不及其储量。近年来中南美地区的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等国的石油产量连年下滑,除了油质原因外,经济疲弱导致的开采能力下降是重要因素。

而随着北美国家原油产量明显提高,全球原油供应格局正从依赖波斯湾的单极中心向两极对立演变。受益于美国页岩油革命和加拿大油砂资源的开采,北美地区原油产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年石油产量增速达到了6.6%,产量则由年的6.4亿吨大幅提升至年的0.3亿吨,与中东地区渐呈平起平坐之势。

全球前十的原油储量国及原油产量国

原油的消费量受经济规模与工业化水平影响,而其在分布上与产量相互错位,

供需方空间分布不匹配。而这一供需错位导致了石油贸易的规模庞大。

按区域划分,亚太地区(占比36.4%)、北美地区(占比23.9%)和欧洲地区(占比5.9%)原油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合计75.4%,而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34.7%;

按国家来看,年全球原油消费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除去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这样的资源依赖型国家外,都是发达国家和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原油消耗量占比到了53%,而原油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8.9%。

如上文提到的,据最新数据,年原油的贸易额达到了22.63亿吨,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58%,即全球原油产量的一半多是用于出口的。

其中,欧盟、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全球的主要经济体也是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我国年原油进口仅次于欧盟,达到4.65亿吨。

原油出口国传统上是产量较高而经济欠发达、能源消费量相对较低的中东和非洲地区一些国家,但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由于页岩油、油砂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石油产量和出口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已逐渐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重要输出国。

全球原油贸易的兴盛引发了原油供应的调配和运输的问题,并形成了固定的线路和重要的运输通道。

石油输出国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而石油的进口国主要是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石油资源供给和需求方空间分布错配使得运输仓储环节在石油的供应中至关重要,运输通道一旦中断,必然会使得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因此与之有关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市场情绪的急剧变化。

------------------

供给端的因素先讨论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从需求侧研究油价的影响因素:

需求变化是沿着原油产业链由下向上依次传导,并最终影响油价,这与供给端

的直接影响形成鲜明对比。

从结构来看,原油产业链上游是产油商,中游主要为炼油厂与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燃料、化工品等,下游为交通、工业、建筑、非燃烧、电力等终端部门。

眼熟不?来自高中化学书的插图(偷笑)

需求-价格传导链条大体如下:全球工商业活动的景气度改变了终端市场对油品的需求,后者影响了中游炼化厂的原材料采购决策,并进一步影响了上游产油商的订单与利润,最终上述压力迫使油价做出调整。

下面我们从产品和行业两个维度简要梳理终端需求结构。

根据BP统计,石油产品中,占比最大是燃料(汽油、柴油、煤油等),比重高达90%。其中汽油主要作为乘用车发动机燃料,柴油主要用于柴油机燃料及其他产品原料,煤油主要用作喷气发动机和拖拉机燃料。

化工品是除燃料以外,油价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途径。

化工品在原油产业链中的占比仅次于燃料,约为5%。原油的下游化工品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芳烃链与烯烃链。芳烃链的最终化工产品包括工业塑料、有机玻璃、合成洗涤剂、聚酯纤维、涂料、聚亚甲胺等,烯烃链最终化工产品包括聚乙烯、工程塑料、树脂、合成革、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涂料粘合剂等。

而从行业来看,全球石油消费主要集中于交通部门(占比55%),其余依次为非燃烧部门(占比5%,主要作为石油化工产品原料)、工业部门(占比4%)、建筑部门(占比9.5%)以及电力部门(占比6.5%)。

由以上资料分析可见:

)工业活跃度和原油价格关系密切。工业生产越活跃,意味着工业部门对原油的需求量越大,油价越能得到支撑。

2)交通行业对原油价格有显著影响。

下游成品油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和0月份左右出现峰值。

很好理解,每年夏季是出行旺季,市场上需要足够多的汽油满足人们驾车消费的需要,而每年的冬季是柴油消费旺季,柴油(包括取暖油)被用于满足人们的取暖需求。

此外,环保政策推动原油消费低碳低硫化,提高未来炼油成本。

年4月22日,7国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气候协定》,在能源行业低碳环保方面起到了根本指导作用。

协定要求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这意味着各成员国需要落实各自的节能减排计划,在原油需求不可被替代的现实局面下,未来轻油无疑将更具竞争力。

从技术上讲,目前重油转换轻油的效率还不到50%,且原油中硫含量越高,炼制难度和成本相应就越高,表明未来市场会对炼厂炼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会提高炼厂成本,中长期而言将在成本端对油价起边际支撑作用。

至此,先暂停一下我从石油的商品属性出发对全球石油价格影响因素的粗略探索。

------------------

然而,石油并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种特殊的商品。对于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还有很多,虽然供需关系是基本的决定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影响,还有国际上巨额游资的投机炒作,对其影响也非常大,这些除供需关系以外的影响因素,往往左右着短期的石油价格。因此,石油价格的波动扑朔迷离,难于预测。

有了以上的分析基础,再来看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对油价的影响:

自年初以来,原油价格已下跌超过60%,创下最高和最快纪录。

从供求方面的因素看,石油需求受到新冠状病毒造成的全球经济活动收缩影响。此外在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后,石油供应的增加也加剧了这种情况。

随着疫情进一步恶化,以及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毫无缓和迹象,原油价格周一再次大幅下跌。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炼油厂已被迫停产,因需求大幅下降,交易商和分析师纷纷下调需求预估。

看一则新闻:

------------------

不知道你是否看懂了,但写到这里,我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靠自己的自学的“部分”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了。

参考:

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68thedition

智通财经:全球还有多少石油可开采?最新权威数据出炉了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2

华联期货:全球原油主要运输路线介绍

《世界石油价格历史演变及影响因素归纳》

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第五十五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90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