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试分析泰勒考温的文化经济学思想


经济这一词源于希腊,指的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各种生产。经济以价值的增殖为直接的、根本的目的。文化与经济具有共生的相互作用和一体化的关系,文化经济的概念是大卫·索洛斯比提出的。他是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和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艺术的经济功能、经济学等。而近代著名的考温也是从他的基础之上开始发展下去的,但两者也具有不同的模式,这也让后者声名大噪。

▲泰勒考温

泰勒考温

泰勒·考温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经济现象。与学术界的主流不同,考温的经济学论文是罕见的枯燥的数据和难懂的理论,主要是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正因为拥有非主流的方法论,考温才一举成名,成为当今美国最热门的经济学学者。他在经济学上的研究非常投入且深入,与考温的经济学研究相比,其他简短且不深入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冰山一角。自上世纪末他在大学任教以来,他出版了许多专著和学术论文。据美国经济学研究所调查,在学术界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排行榜上,考温名列前茅。

考温的成功归结于业界的期待。对于自己的名声与日俱增,考温并不是那么的高兴。他觉得今天的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没有太大区别。少年时代的考温是国际象棋高手,曾是当时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公开赛选手。也是因为这样,他年少之时和现在的成就虽然是不同的类型,但是就价值来说,几乎处于同一层面。他在同一时期开始大量阅读社会科学著作,喜爱哲学。不久,考温以同样的理由放弃了象棋和哲学,但这个时候他的工作缺乏稳定性,收入也少。但与此同时,他没有放弃他对于知识的摄取,继续阅读经济学书籍。也意识到经济学家必须要发表作品,从这时候开始,他开始投稿,他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两篇作品。之后也是一举成名。

了解考温的人都对他的阅读能力感到惊讶。别人刚看完标题,他就已经看完了一页。对于非主流经济学家来说,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考温擅读书,也擅长取舍书籍。有的书可能买了之后就扔掉了,很多人觉得不是很正常,但他认为读书的第一原则是不必通读。如果不喜欢,随时都可以停止阅读,扔掉。他说,把书扔在候诊室、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是一种解放。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让他的思考更加的深化,所以这种书籍可以反复的购买。后来他不仅发表以经济为主题的报道,还作为书评家活跃在文坛,深得读者信赖。书评的时候,美食是考温的另一个兴趣,他自己记录着一个尝遍世界各地风味的烹饪心得。

▲文化经济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拥有独特阅读量的考温,似乎开拓了文化经济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二十世纪末以后,考温发表的经济学著作几乎都与文化有关。对艺术投入的热情和时间不亚于读书。谈到经济和艺术,许多分析家持否定态度,认为金钱的介入会破坏艺术或降低艺术的品位。但考温主张,经济的介入往往能使艺术重生。另一方面,考温也承认艺术具有经济学家无法解释的独创性意义。他还指出,在促进艺术品更新换代时,全球市场的巨大需求并不鼓励持续创新。与学界依赖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不同,考温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灵感,探索并撰写经济问题。

▲论文

考温文化经济学的分析

经过对考温经济学思想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其中有几个重要的理念。经济学的最惊人的发现是在适当的条件下把民间的利益和社会上的利益联合在一起,以此来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市场。这样集结起来的市场,可以把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并且保持一致。而这样的利益集体也有着不同的分工,就像是农民和商场一样,农民负责生产,司机负责运输,商场的员工负责售卖。这样每个人的努力,不仅是为了整体,也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成就了其他人的利益。

▲经济整体

而这一方面,亚当·斯密对此有着印象深刻的说法,如果市场发展顺利,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们就会提高社会整体的利益,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们。追求自我利益符合社会整体利益,至少在某个时间点,这是经济科学领域最惊人的发现,但数百年后,却常常被忽视。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产生的结果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而是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考温的思想之中,机会成本非常重要。第一,如果不能理解在选择过程中逐渐失去的机会,就无法明确地认识到你所面临的实际选择。认识到你所面临的选择是做出明智选择的第一步。第二,很多情况下,即使花费的金钱成本不变,也会对机会成本的变化产生反应。要理解人类的行为,我们必须理解机会成本。例如,如果经济不景气,那上大学的人数会是怎么样的呢。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学费书费、住宿费不会下降,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却降低了。一旦经济萧条,失业率就会上升,更难找到高薪工作。也就是说,失业率高的时候,上大学就意味着失去的机会成本少。因此,如果失业率上升,上大学的人就会增加。

▲边际思维

这也是一种边际思维,通过计算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可以选择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收益成本。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是在选择东西再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这表明边际思维对于理解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他思想中的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界限。这其实是选择重要性的再表现,如果想理解人类的行为,让我们来看看人类所面临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包含着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权衡。在前两个世纪之前,边际思维这一重要思想在经济学中并不常见。这一年有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发现了边际思维。经济学家将这种经济思想的转变称为边际改变。

思想中的第三点,贸易,贸易的真正威力还在于通过专业化生产来提高生产的能力。如果我们所使用的食物、衣服和住房都必须自己生产,那么我们中能够生存下去的人就少之又少了。我们生存下来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每个人都修理自己的汽车,照顾自己的心脏,而专业化的汽车修理师更懂汽车,胸外科医生更懂心脏。通过知识分工,知识总量大幅增加,生产力也因此大幅提高。所以这些行为就需要贸易来进行交换。

▲贸易

在贸易中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大量生产来降低成本。就像是一片农田,如果只是自己种植的话,就用不上其他人的帮助,也就不会产生贸易。但是,当农场主种植了千家万户的小麦时,共同收获的机会降低了所有人的成本,那贸易就必须产生。贸易最令人惊讶的特征是,即使是没有特殊生产能力的人,也能从中受益。因为拥有特殊生产能力的人,不可能全部都自己做。玛莎·斯图尔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熨衣服最多的人。但她还是雇了其他人来熨衣服,因为对她来说,熨衣服一小时的价格就是她做生意一小时的价格。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当个人或国家专注于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时,他们之间的贸易将为双方带来利益。所以玛莎·斯图尔特即使雇用比自己熨烫技术差的人来熨衣服也可以保持向上的发展经济。玛莎·斯图尔特知道商业管理越好,自己熨衣服的成本就越高。因此,玛莎·斯图尔特的生产能力越高,她对交易的需求就越高。同样,美国企业生产飞机和高科技设备的能力越强,对纺织品和钢铁制品的贸易需求也就越大。

他思想中的第四点,投资。富裕的国家拥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且能够用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最有效的方法进行生产。但是,为什么有的国家拥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呢,为什么它们能够很好地组合最新的技术知识进行生产呢。简单来说就是投资的问题。企业、投资者和储蓄者需要激励以促进储蓄,并投资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创新和有效组织。一个好的正确的激励制度包括多个方面、需要稳定而且独立的体系、以及正确的竞争市场。

他思想中最后的一点是,对于经济学的兴趣。宏观经济学家对产生新想法的动机特别感兴趣。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新的思想,生活水平就会停滞不前。但是,企业还创造了很多其他的新发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量器械和设施,也都是多种思想和创新的复合产物,这是经济增长的血液。当然,新想法的产生需要激励,这就意味着需要积极活动的科学团体,以及能够将新想法转化为应用的自由和激励。思想有其独特的性质。

▲兴趣

把所有这些结合起来,经济学是非常令人兴奋和重要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经济学里包括着贫穷和富贵的群体,不同经济水品的差距,以及人民幸福的指数等等。经济学加深了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适用在其他地区,不管是什么样的主题,不管经济学的原理是否可以被其他地区通用,都一直存在着。另外,经济学与人的生活也密切相关。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思考如何找工作,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它还有助于处理各类问题,比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股市泡沫等问题。所以,经济学是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帮助经济增长的一个学科。

致力于文化问题的气魄和勇气,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来看,考温是非常独特且勇敢的。这些现象为商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正面支持,他对文化的乐观主义态度让他受人尊敬。在赞扬商业的同时,始终坚守文化的美学品质,努力将两者融合,阐述了市场对文化自由和多元性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机制。这无疑弥补了文化经济学发展的致命缺陷。他论述文化制度的问题时,有着中心化的信条,并且一直保持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强调,这分明是对艺术的多元化和繁荣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文化支援方式的改变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深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考温的思想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kb/254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