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951583.html《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学习笔记
内容梗概:
阿尔钦(ArmenAlchian,年04月12日-年02月19日)的论文给经济学整栋大厦找到了一个坚固的基础。这篇论文的名字叫《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Uncertainty,EvolutionandEconomicTheory)》,文章发表在年的《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能不能存活下来,和各种条件、情况的变化有关,而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个人思考:
在预习课中,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学是以“人是理性的”为基础的,但人实际上不一定理性,所以经济学原理不一定适用。——你如何评论?”
我的回答如下:
之前的课程内容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看不见的内容和事与愿违的制度,说明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不完全是“人是理性”的这一范围,既然不一定是理性的范围,再加上人也不一定理性,所以经济学原理不是只研究人在理性范围内的行为。
而今天学习的内容确实是在讨论经济学是否建立在人是理性的这个问题之上。
可能是对经济学了解的太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经济学是为了研究一些与经济相关的行为规律,并且通过这些研究指导或者影响一些政策。
如果经济学是在研究人是理性,并作出理性的经济行为指导这一狭隘的范围内,那么经济学的指导意义是否有价值?哪有真正理性的人呢?一个是自身知识的储备,另外一个是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两个因素是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因而不可能有理性人存在。
既然不确定因素这么多,那么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呢?指导意义又在哪里呢?
课程中薛老师讲到经济学家阿尔钦为经济学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能不能存活下来,和各种条件、情况的变化有关,而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这个指导意义也是整个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因为若是建立在理性人的角度上研究经济学,肯定不稳定,因为没有完全理性的人或组织,但如果研究的是最优条件、环境变化,那么永远都有研究的意义存在。
就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总是用一套指导理论来教育每个人,肯定没有太好结果。因为没有尊重每个人生长环境、个人特点的差异,但如果根据不同人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特点给出的成长建议,一定会更有指导意义。
在文末,薛老师提出问题“识时务随大流和特立独行,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哪一种成功的机会更大?”我觉得很难说,因为这两种风格在不同的环境不同阶段中各有优势。
拿电商举例,刚开始做淘宝的肯定是特立独行的,就连马云刚开始都四处碰壁,可坚持下来了获得了巨大成功;再后来做电商的,虽然没获得像马云那样巨大成功,也有一批成功的电商企业家,比如:当当网、聚美优品、凡客等等。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在电商行业没有坚持特立独行的一批电商创业者也倒下了一大片,而坚持特立独行却走得更远。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可比性,因为环境因素不断变化,比如做电商对实体冲击很大,但还是有在电商冲击下依然实体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比如一些快时尚品牌。
我有个延展:
有的人不怎么努力就活得很好,是顺应了某种规则,是规则成就了他,跟他本身是不是傻子没有关系。
摘抄: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能不能存活下来,和各种条件、情况的变化有关,而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鱼花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kb/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