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学习有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丨做好人


08:42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潘如龙周宇晗章忻从左至右分别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人本体制论》与《人本型结构论》著者常修泽;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院长樊和平(笔名樊浩);浙江省委党校人文经济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胡承槐。“‘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因此,我们在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1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不仅深刻揭示了人文与经济的深层次互动关系,更明确了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人文经济学的提出,又为经济发展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与实践方向。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嘉宾,一起探讨人文经济学中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人文经济学之“魂”记者: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文化经济发表重要论述,既强调以文兴业,也强调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经济学与文化经济一脉相承,您认为理解人文经济学的关键是什么?常修泽:我的观点,“人本意识”是人文经济学发展之“魂”。要在研究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用“人文精神”来贯通经济全过程,使二者“内化一体”。其中须明确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核心是“人”。“人”至少涵盖三层:第一,横向到边。是“全体人”,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是“每个人”,不是笼统的“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第二,纵向到底。不仅是“本代人”,更是“多代人”。第三,深入内核。不仅是“物需人”,更是有物质、精神多种需要的“多需人”。第二,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目的是什么?“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人类发展指数”,用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年3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年的全球排名79上升到75。而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已多年位居全球第二。我认为,人文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解决GDP排名和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的差距。第三,建议把文明“包容”与“交融”作为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落脚点。人文经济学对“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269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