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读书读懂经济学十大原理,你就本科毕业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本新的入门书,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作者是斯凯恩。这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讲解,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

第一章是经济学十大原理包括:选择、机会成本、边际、激励、比较优势、看不见的手、政府干预、生产力、通货膨胀、和菲利普斯曲线。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选择:鱼和熊掌之间的权衡取舍。

权衡取舍是经济学原理之一,经济学认为,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说的就是人生总是处于选择之中,从早上起来穿那件衣服出门开始,中午要去哪里吃饭,女孩子面对众多追求者该选哪一个作为结婚对象?男生找工作时,面对多家企业,要做选择。选择有大有小,但是每天的选择日积月累就影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明智的选择需要正确的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重要的是明白到底想要什么。这里有一些选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主要是分为5步:

1理出所有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不采用的行动也要列出开。

2尽可能李处每一个行动的可见后果。

3尽量评估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

4试着表达你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5最后把列出来的所有因素全部放在一起考量,做出合理的考量。

机会成本:两堆稻草间饿死的驴子

机会成本又称为选择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东西。经济学假设人们在理想的指导下,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得资源配置,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产生机会成本是因为资源稀缺,把资源用在某种用途就会在同时放弃其他选择。

比如有个农名有一块土地,可以用来种小麦、蔬菜、养猪。假设这块地种小麦的成本是元,种蔬菜的成本是元,如果养猪的话,将会收益元。如果农民拿这块地用来种蔬菜了,相应的他就没法去种小麦或养猪,那么他种蔬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是元吗?不是,元只是会计成本,真正的机会成本是元,即他舍弃的另外两个项目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项目的价值。

边际:理想的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是用来描述一个微小增量的术语,所有人的消费都是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随着所消费同一种物品的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经济学家把这种普遍现象概括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现代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并不是消费者没有购买能力,而是你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给消费者带来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从一种物品得到的边际效用大,就愿意出高价买;反之,消费者从一件物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小,就只愿出低价。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激励: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所以人们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边际量所处的成本和收益,一旦成本和收益中有任何一方发生变动,或者两方都发生变动的时候,人们选择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改变了人们的激励,而同时人们对激励做出了选择。

激励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任务激励、数据激励、强化激励。

在一个组织中,引入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团队业绩,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行为出现,可以使得团队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更有省级和效率。正所谓:人们只有在被追赶和被督促中才能进步。

以上四个经济原理都是涉及个人或者个体,说明了个人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接下来的三个原理讲述的是人们如何进行贸易。

比较优势:贸易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贸易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通过与其他人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者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活动。

作者在这举例说国际贸易的好处所在:东南亚的某个农业国盛产大米,而远在欧洲的某个工业国则有着发达的精密机床工业。两个国家坐在一起商谈。最后,前者向后者出口大米,并进口后者的精密机床,其结果是双方的国家都能享用大米和机床带来的好处。

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他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大。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对于每个人而言,市场是再熟悉不过的,比如菜市场、服装市场等。市场到底好在哪里?组织经济活动是不是还有其他类型的方式呢?市场的重要性在于,他提供一种机制,使得人们相互交易,无论是企业还个人,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引导着他们各自的选择,即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好比一只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引导经济活动的工具。

政府干预: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在凯恩之前的西方经济学中,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观点,即在自由竞争市场上,政府只扮演一个极其简单的被动的角色。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必须平衡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市场虽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市场失灵,因为市场这只手再伟大,也始终不能离开政府的保护。有了政府的保护,市场才能有效运作。

生产力: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生产能力。

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几乎所有的生产水平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一这就是一个工人在一个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差别。

我国和美国的生活水平之所以差距这么大,尤其是人均GDP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生产率水平低,尤其是劳动力生产率非常低。提高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5条: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

5自然条件.

通货膨胀:当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涨

只有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才成为普遍的现象。货币供给变动,会影响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如果流通中需要的货币,超过发行的货币,纸币的价值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若果通货膨胀不严重,或在预期中,未必就是坏事,甚至是好事。但是当通货膨胀超过人们的预料,会破坏社会信用基础,造成财富转移,让人们对未来失去耐心。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有:1.减少货币供给,要制止通货膨胀就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必须先堵住货币发行这道关口。2.压缩总需求,主要是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年,菲利普斯提出了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具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之间的曲线。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较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也就高。

如果人们希望降低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降低到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之下,那么人们就必须接受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延伸,当然这样的取舍只在短期内成立,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

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好看并分享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来一起学习!

罐子里的小蛐蛐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白癜风可以吃辣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180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