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高能量姿势


北京看痤疮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84600.html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高能量姿势》。有的人听了这个名字会觉得非常好奇说:“什么叫高能量姿势?”有的人说这名字怎么这么俗,还要摆一个高能量的姿势。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这本书解决了我一个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叫作人到底有没有状态这回事。比如说,我是一个特别需要状态的人。因为我整天都要去参加演讲,我能够明显地感知到有时候状态好,有时候状态不好。

状态好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一场讲下来,最明显的感受是嘴里边不干,然后不会觉得咽喉疼痛。这是最典型的生理特征,而且你的发挥会非常天马行空,会想到很多临场发挥的例子。但是如果状态不好的时候,外人可能看不出来,但你越讲嗓子越疼越长,越讲嗓子越紧。

我原来年轻的时候打乒乓球,状态好的时候全校都打不过我,但是状态不好的时候,连拉球都拉不上。所以我就觉得会不会是一种心理暗示?人到底有没有状态这回事?我相信各位也有这样感觉,就是我今天出门的时候觉得今天很幸运,觉得今天遇到了一个幸运的数字,或者遇到了一个幸运的人或者事,看到了一个幸运的东西,比如喜鹊,这样你会觉得状态很好。真的假的,会不会是伪科学?

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她经过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告诉我们,真的是有状态这回事。状态到底是什么呢?状态就是你体内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激素水平,一个叫作睾酮,一个叫作皮质醇。睾酮的名字叫作优势激素,而皮质醇被人称作是压力激素。

什么叫优势激素呢?当你体内分泌的睾酮含量增加的时候,你就会有那种王者之风,你就会有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今天的状态就特别好。但是如果你的皮质醇水平相应的也很高,糟糕了,这时候你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加狂躁。

最重要的是双激素原理,什么叫双激素原理?就是皮质醇和睾酮必须配合,也就是说你的最佳状态是来自于皮质醇低而睾酮高。当你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你的状态就很好。而如果你的皮质醇水平高而睾酮的水平低,你的状态就不好。

这个东西能不能快速地测出来呢?是可以的。有时候通过一个姿势就能够调整整个体内的激素水平,只要你吐一口唾沫一测就能够知道,有非常明显的上升和下降。所以这是一个用科学的方法给我们揭示状态这件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样调整的一本书,我认为应该把它介绍给大家。

先说一下这个作者的故事,这个作者在大二的时候有一次跟别人出去旅行,她自己躺在车后座上。然后前面两个人换班开车,就是轮班倒开。开着开着突然就出了车祸,她直接被甩出去,脑袋撞在一个大石头上,然后产生了一个症状叫作“弥漫性轴索损伤”。

这个名字特别专业,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把大脑想象成中间有一束电缆,上边有一个大脑,它就是那电缆受损。电缆受损以后跟脑子的局部受损是不一样的,因为大脑局部受损,医生可以判断,你大概语言会出现问题或者情感会出现问题或者怎么样。

她是电缆受损,电缆受损以后,医生告诉她说:“这个情况很麻烦,因为我们不知道你哪里会出问题。因为它随时都可能到大脑的任何一个地方,总而言之我们给你测了一下,你的智商下降了30个点。”

智商下降30个点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下降了两个标准差,她比以前笨了两档。笨到什么程度?就是她的朋友都开始远离她了,她的朋友觉得说这人变了。大家跟她说,你最近变化很大,很多朋友开始疏远她,她觉得很绝望。因为人突然变笨了两个标准差,这是不能理解的事,然后她就开始慢慢地恢复,慢慢地恢复,比其他的同学晚了四年才毕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她从丧失了很多大脑的功能开始慢慢地调整。所用到的大量的方法,就成为了她后来科学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怎么样通过行为上一点一点地改变。

在她发现自己的大脑变笨了两个标准差以后,她非常绝望,但是不断地努力,不断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加上自己的自学,用助推的方法改变。各位知道助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的名词,这是来自于最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泰勒的研究,他之前的老师是丹尼尔·卡尼曼。他们还写了专门一本书就叫作《助推》。

助推是什么呢?咱们讲过《瞬变》这本书,里面所用到的那些微小的带来一点一点改变的方法,其实就是助推。让一个人发生大的行为改变不能来自于突然之间转弯,而应该来自于给她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他改变的这种机会,这个方式叫作助推。所以这个作者就开始用助推的方法来改进自己。

后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四年以后,她从大学毕业。现在她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并且登上了TED演讲的舞台。

她在TED上讲了存在力这件事,就是高能量的姿势所带来的存在力。什么叫存在力?咱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在网上每天在干吗呢?忙着刷存在感。什么叫忙着刷存在感?就是你需要感受到你自己的存在,你需要感受到你自己的力量,你跟自我产生强大的连接,这种叫作存在力。所以存在力是一个可以度量,可以提高,可以去锻炼的东西。

她通过做存在力的演讲,每天收到成千上万的来信,这个书里边展示了很多她收到各种各样的来信。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开篇的时候,有一个女孩给他写信说,要去参加一个面试,面试压力很大。所以在面试之前偷偷地跑进厕所里边摆了一个神奇女侠的姿势。她看到这句话,她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因为她们都知道什么叫神奇女侠的姿势。

大家如果看过的话——很多中国观众没有看过《神奇女侠》,那我就告诉你,两个手叉腰,两个腿分开,然后下颌微微抬起看着镜头。这么做就能够很快地提高你的状态。这是一封来信。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来信,她收到了一个流浪汉的来信。这个流浪汉说:我已经流浪了十几年了,就是无家可归。后来,有一天我在手机上看到你在TED上的演讲,说这个高能量姿势怎么怎么样,我就试一试。我就经常每天早上出去之前我就摆一下高能量姿势,摆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周围的流浪汉都跑来找我要钱。就周围的流浪汉都以为我不是流浪汉,但实际上我还是个流浪汉,不过我成为了他们的领袖。

他觉得非常神奇,虽然他并没有改变流浪汉的生活,但他现在很享受自己这种具有存在力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简单介绍了作者的故事。

那存在力要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是什么?我们说每本书都有一个使命,这本书的使命就是它要解决冒充者综合征的问题。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和我们的观众有没有冒充者综合征,以前我们在讲《向前一步》的时候,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提过冒充者综合症。

就是你虽然是一个博士,但是你经常会在内心觉得说我这个博士是骗人的。你虽然是一个知名的博主,但你会觉得我的粉丝都是不了解我,所以才看我的,就是心中会有冒充者的感觉。你虽然是一个创业者,但你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商人,我在浪费大家的钱等等。你甚至做了很多很棒的事,但你依然从内心当中不断地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不像那么回事。

过去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女性特有的感觉,但是现在慢慢地发现大量的男性开始敞开心扉以后,男性也一样。很多男性都不相信自己有自己应得的那个地位那么高,德不配位这种感觉。所以孟子当年都讲过,说一个人这一辈子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肯定会有求全之毁,也会有不虞之誉。你看,求全之毁是谦虚,就是说我有的人对我要求很高,那么总是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来诋毁我。但是连孟子这样的人都会有不虞之誉,就他会觉得别人对我的称赞太过了,那个不至于,我没那么强。其实,这就是有一点点冒充者综合征的特点。

冒充者综合征的表现就是经常会不在状态,然后事后自责。比如,你参加了一个面试,参加完了以后说,“我要说那句话就好了,我当时怎么忘了这事了”。这就像他举的例子——楼梯里的小精灵。当你回归到楼梯间里,一个人待在那儿的时候,你突然脑子里边产生很多灵感。你觉得,我之前应该那样发挥,但是我没做到,临场发挥差。

我们当年搞辩论赛的时候,最典型的就是这种感觉。每次回来复盘那个比赛的时候,就觉得妙语如珠,就觉得什么话都能说,但是真正比赛的时候忘光了。这是冒充者综合征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然后存在力,当你拥有存在力的时候它能干吗?它能够使我们领会并且自如地表达真实的想法,感受价值和潜能,你时刻都能够感觉到存在历史在变化当中的。就像我刚刚讲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语速不自觉地放慢,存在力来了。存在力在状态的人,语速会比不在状态的人慢很多。

所以,我有时候讲书的时候就会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写一个慢字在前边,就提醒我——慢。只要你讲话一慢,你的自信心就开始上升,你的掌控力出现,然后你的存在力开始浮现出来。但是如果你紧张,你不在状态,你就会用更快的语速来弥补自己今天的不足。这就是我们说这种微妙的感觉,有存在力和没有存在力,冒充者综合征和没有冒充者综合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在美国有一个测试叫作TSST测试,这个测试非常变态。它要干吗呢?它要求你当着一群评委的面进行五分钟的演讲。必须卡准点五分钟,所有的评委面无表情,绝对不会给你任何好的回应。在你演讲完了以后,他们开始打分,打完分没结束,从开始往后倒数。就是要求你从数到1,规则是隔13数一次。所有的评委一个劲说快一点,怎么这么慢,又错了,怎么搞的,就是一种高压的测试。

你想想看,你就听到这个测试的过程你就觉得已经要疯了,所以几乎所有做完这个测试的人,一测他的皮质醇水平大幅上升,就是挫败感极强。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从往后倒着数,还隔13这样数,怎么可能。所以皮质醇水平会大幅上升。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去找了两组人来分别做这个TSST的测试,但是其中有一组人做了一个要求,就是你在上台之前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的核心价值观,这很有意思,就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各位,你知道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我们每个人认识自己的时候有两种自我,一种叫作真实自我,一种叫作公众自我。比如说我说我自己,什么叫公众自我呢?他是个讲书的人,他是一个大V,他有自己的企业。你看,这都是公众自我。当你脑子里边想的全是公众自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压力巨大。就是我不能对不起我这公司,我不能给我的公司丢脸,我这么成功的一个人,我不能讲错。当你不断地去想公众自我的时候,你带来的全是压力。

但是什么叫真实自我呢?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讲书?我讲书的目的是为了干吗?我为什么看到别人读书我会觉得高兴?当你把你的核心价值观一条一条地列下来的时候,你发现你淡定了,这就是我们开始找到存在力的过程。所以,如果每一个人每天给自己身上所贴的标签都是,我是干这个工作的人,我家里有几套房子,我算不算成功,我今年旅游了几次,完了,你的压力一定会越来越大。但是当你回归到我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想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我的人生信念是什么,我的远大抱负是什么,这时候皮质醇水平大幅下降。

即便经过了TSST测试之后,这些人的皮质醇水平都没有出现大幅地上涨。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变化,让我们产生存在力的一个过程。

还有一个教授被美国政府派去见查韦斯。查韦斯是非常强势的政治强人。所以他在去之前,他就准备了很多的问题,说我应该怎么跟查韦斯对话,我应该问他什么。结果等他见了查韦斯,他发现,其实最重要的一件事根本不是问什么,而是表现出真实的自我。然后,他跟查韦斯面对面平等地沟通、聊天,听查韦斯更多地讲,他来进行倾听。最后的结果是查韦斯跟他谈得非常好,建立了很多的这种深度的合作,这就是我们说怎么样战胜冒充者综合征。你必须得回归到你的核心价值观,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自我表达出来,才有可能能够找到那个所谓的存在力。

作者有一句名言,他说当你不是一个成功者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一个成功者,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心虚,表现不好。怎么做呢?你要冒充自己是一个成功者,直到你成功为止。就算你没有外在的社会自我成功,你的真实自我是可以成功。所以当你的真实自我展示出来,展示出成功者的样子的时候,你体内的睾酮水平和皮质醇水平就会变得不一样,然后你慢慢地才会接近一个成功者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看如果状态好或者状态不好,它的具体表现会是什么?这里边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概念,就是机会感知能力和威胁感知能力的区别。如果一个人状态好,他经常表现出来的是机会感知能力。就是他听到一个事,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事不错,这事有机会,挺好的。但是如果这个人状态不好,他听到一个事情他会觉得不行,这事很危险。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机会感知型的人,你会觉得周围的机会很多,跟谁都能合作,有很多种创造的可能性。乐观,你的机会真的会越来越多。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威胁感知型的人,你对谁都防备、对谁都害怕,你觉得这事可能有风险,需要预先防范。有时候预先防范就导致对方的进一步反弹,所以你发现你人生当中永远都是障碍,都是困难。这就是我们说,从良性循环跳到恶性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来自于我们对于机会的感知力更多,还是我们对于威胁的感知力更多。

所以这里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它说没有力量对心理的破坏力,并不亚于有力量时的破坏力。当一个内心没有力量的时候,对自己的破坏力更大。我们中国人过去讲,得意忘形还是失意忘形。得意忘形这个词当然是个美学词汇了,但是慢慢地被我们演化成了,说你发狂了,你特别高兴。得意忘形是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没有失意忘形严重。失意忘形就是我颓了,谁都别找我,我头发留起来,我胡子留起来。

当一个人内心没有力量的时候,给自己造成的破坏力可能会更大,所以你究竟是要选择接受生活的安排还是去引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状态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

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够使用到的力量有两种,一种叫作社会权力,一种叫作个人力量。什么叫社会权力?我有钱、地位、名声,这都是社会权力。

什么叫个人力量?就是我不是靠这个,我不是靠钱来威胁你,我不是靠地位来威胁你。就是这个人由内而外的焕发出一种力量,让你觉得你跟这个人在一起觉得很安全,这两者是有截然的不同。

我们在这给大家念一段,社会权利的特点是通过运用支配权来影响或者控制他人的行为,它往往是通过控制大量重要的资源而获得的力量。个人力量的特点是不受他人的控制和影响,相反是一种可以无限发掘的力量。

有人说,个人力量如果没有社会权利的话能够表现的出来吗?咱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作《活出生命的意义》,里边那个主角弗兰克,他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边的犯人。你想想看,如果按照社会权利来看的话,这人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因为他分分钟可以被枪决,他马上就可能会死的这么一个人。但是他在整个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表现出来的掌控力要比那个彷徨无助的看守大得多,这就是个人的力量。所以当一个个人的力量迸发出来的时候,在任何环境之下都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他不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而个人力量是我们自己可以开发出来的,它永远没有尽头,你可以把自己的自信光明开发到极大。

王阳明到了龙场悟道的时候,他有什么权力?他在那个地方是被贬在那个地方,龙场一年一个员工都没有,自己一个人待在那个窝里。但是他从那个地方影响了整个中国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这就是个人力量的开发。

所以我们平时在做事的时候经常看重的是社会权力,就是你拥有什么,你有什么资源,你得到什么了。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个人力量的开掘和社会权力的开掘带给这个社会的变化是完全不一样。

所以他说:“总之,社会权利是凌驾于他人之上掌控他人状态和行为的力量,而个人力量是用来控制自身状态和行为的力量。最终人们应当崇尚的唯一力量就是驾驭自己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感受到强大的个人力量,我们才能获得存在力。而如果缺乏个人力量,纵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社会权利也无法获得存在力。”这个挺震撼的。

你会发现就算你是美国总统,你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核武器,你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军队,你内心也会彷徨、无助。原因就是你内心的力量没有被调动出来,社会权力在那一刻根本帮不到你。所以我们要去提高我们的状态,就是要去想办法让我们的个人力量逐渐地觉醒,开始放大。

这里的障碍是什么?第一个你要小心的东西叫作焦点效应。什么叫焦点效应?为什么我们大家上台演讲会觉得特别紧张或者坐着讲书会觉得紧张?因为你觉得大家都在看你,大家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zz/24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