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年9月25日在第6届复旦大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发言时候对ESG与消费金融作了细致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应注重在个人金融方面践行ESG理念。比如须冷静考虑大数据是否应在无指向性经常性个贷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个人金融未来的模式,应该作何考虑。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些冷静的,甚至是逆潮流的思考,以便在这方面发挥的更稳健,更加可持续,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ESG。”周小川说。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想讲的题目是ESG与消费金融的经济学分析,也就是说,特别注重于个人金融方面的ESG理念。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家非常关心疫情之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其中一个议题,我认为就是ESG,ESG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密切联系。大多数经济学家目前比较了解,同时也可能有深入的研究,ESG涉及到企业和投融资方面的环境,还有治理方面的理念和考虑。可以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ESG,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要有ESG的理念,有ESG的考虑和相关的管理;二是金融界在融资的活动上,特别是对投资的支持和对贷款的支持方面,如何体现ESG。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几天(年9月25日)的联大会议上提出了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了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心。随着ESG的普及,在词汇上,我们有ESG的理念、概念、标准、管理、风控,同时也有一些ESG方面专门的论坛,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其中有一个关键:ESG提出以后和古典经济学怎么衔接?如果说企业是为了追求ESG,那么会不会和以前典型的企业目标函数,企业行为的描述产生冲突?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是可以融合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把ESG当作目标函数,而把ESG作为一种约束条件,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和销售应该服从ESG的约束条件,达到ESG合规。但是并不是去追求ESG最大化,否则的话,可能确实和商业利益主体的安排会有一定的区别,甚至会有一定的冲突。这也就是说,企业的目标函数还是过去传统的目标函数,特别是企业追求利润作为目标函数还是不变的。
在企业追求ESG的同时,个人实际上也有ESG的问题,不管叫不叫ESG,但是要考虑个人。因为我们对个人也有一些要求,同时我们现在有大量为个体服务的“个人金融服务”,个贷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对企业有ESG,对个人也有ESG。
例如,对个人而言:从环境(E)来讲,不能乱扔垃圾,要认真执行垃圾分类;公共设施里的草地,如果写着不让随便踩,就不能去踩;至于住宅的条件,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安装太阳能光伏屋顶,那么应该去安装……这些都是对环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zz/2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