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曲折前进持续向上从小米6谈到MIX


北京扁平疣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8812972.html

小米为年轻人熟知,是从红米的抢购开始的。

小米能够在一众手机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大众品牌,步入中端市场,开启往上走、往宽广处行,却是从小米6开始的。

我的第一部小米手机就是小米6,本文也只从小米6谈起。

小米6

小米8

小米从小米6开始,由小众品牌走向大众化品牌之路。

我的第一部小米手机就是小米6,使用体验非常好。

小米6当时也是手机市场上高大上的中档机,适配人群以办公室、白领人群为主。

大概用了两年,手滑,摔坏了屏,换了小米8。

小米8整体销量下滑,与小米6的争抢势头和买不到货并不在一个层面。

不是小米8不足够好,用了之后就知道,好的就是好的,小米8整体是高于小米6不止一个段位的。

小米8之所以销量呈明显下滑趋势,我分析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小米6跟小米8的市场重复性非常强,时间间隔不长,没有到达手机淘汰周期。

二是小米8的设计与市场上其他品牌没有拉开差距。

小米8系列中有一个型号的设计,非常小众,两个方形叠加成一个长方形,中间还有分界线,不够跳跃,也不活泼,也不可爱。

过分规矩和死板,不符合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审美观,我认为被选择的可能性非常小。

群众哪怕不懂得美学原理,打眼一看就能分得清喜欢不喜欢。

说到系列产品,就必须把最好的和最坏的都算进去。

三是整个营销策略失误,针对人群与小米6重复,甚至为了迎合低端市场(包括大学生、蓝领市场),有往下走的趋势。

可能是想把红米系列的一部分客户培养成小米系列的用户。

结果就是,国民整体收入那几年没有明显变化,买不起小米6的群体也买不起小米8,买过小米6的不会买小米8。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低端手机用户群跟他们有没有钱没关系,而是他们对手机的要求低。

只要保证通话和短信、上网三个功能,这个群体的手机消费者并不看其他高大上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小米6的使用人群持续存在——只要能用就继续用。

人们换手机的一个首要条件是不能用了,然后是生活或工作原因有新功能需求,最后才是对新型号、流行趋势的追求。

高中低端手机市场,并不是按有没有钱来划分的,而是人群消费习惯。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家财万贯,选择小米手机,大多也是选择红米系列。

一个大学生,如果手中零花钱或者压岁钱足够的情况下,会想要买MIXFOLD。

不同群体对科技产品的消费观与欲望不同。

小米6的营销是成功的,市场是巨大的,即使现在还有多万人在用小米6。

当时用小米6的那些人,按使用时间来推测,大部分应该是转向小米10系列了。

小米十周年的整个策划,手机方面有许多款,主打牌还是小米10。

隔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多型号,小米10取代小米6的群体,会被小米10震撼的。

数据式宣传,很难到位。

绝大部分人,只看图片,看外观。

换手机的时候才看参数,特别是不经常换手机的人,用过才知道好与不好。

网上营销与实体店营销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网上营销应更在乎平面形象、设计和摄影美感,是一张宣传图可能对销量产生很大影响。

购物心理的显著特征是:我看到了,好看;然后对比参数,买;使用之后感觉很好,下一次继续购买。

持续性销售和维护米粉群体,就是保证这三个环节的持续循环和优越。

小米9

小米8的足够优秀和低销量,使得现在很多人谈论小米系列的时候,都会跳过小米8直接说小米9。

小米9与小米8不同,小米9没有重复小米8的路,也没有想着重复小米6的市场,而是以北京为中心,小米6、小米8和红米系列差不多覆盖整个北方区域的情况下,南下,打开了新市场。

不局限于已有地域,开拓了新市场。

小米9的市场广阔性除了本身整体的升级,有实力在一种品牌中保持自身优势,也得益于小米集团对加盟品牌的选择。

小米有品初期所有产品的对外形象是简单、流畅、美观、高端、大气,甚至具有一致性。

这之后加盟的品牌,也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有一部分传统大众化品牌,但大多没有没落到被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排斥的地步。

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在一开始做的时候,小米商城的整个对外形象是远远低于小米有品的。

同时起步,只有小米有品火了。

惯性销售思维是拉开差距,迎合消费者,把中高端消费者引向小米有品,低端和专业性消费者放到小米商城。

这种概念是错误的。

人们的基本审美观是,看不到好的,差的也能忍耐,不就买个商品嘛。

一旦看到好的,就会迅速抛弃不够好的。

小米商城的全面整改也是因为营收下滑,面临被舍弃,不得不改。

整改之后,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的区别是,小米有品更加综合性,以整体美为主;小米商城更加专业性,以简洁美为主。

美有各种各样,不美就俩字。

线下就是小米之家的地域性覆盖率不断提高。

好的先要被看到,好到一定的程度,消费者才会想要。

优秀的品牌和物品都是互相带动的,劣质品只要一个就能拉低整个品牌。

小米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初期,没有还手之力时,总是被污蔑栽赃品控有问题。

这就是用一个劣质品打击整体实力的做法。

对战双方都是攻击对方的缺点和漏洞,躲避对方的最强实力。

除非不在同一个维度、层面,才能够用到降维打击,毫不费力、一招击毙。

不管是小米6还是小米9,都是因为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在用,才会被反复讨论和提起。

小米的营销策略和市场规模是有切实数据的,肯定也会有市场调查和预估,小米8不一定会赔本,但小米8确实在整体销量上呈下滑和跌落之势。

小米10

小米11

小米11系列的推出跟小米10没有拉开时间距离,小米11系列的营销也没有做成大众款,而是整体比小米10系列要高出一个档次。

这应该也是小米10售卖之前就制定好的营销策略。

基于小米品牌整体市场的稳定扩大,小米10和小米11面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群,与小米11搭配着卖的是红米的k30和k40。

本意可能是红米、小米10、小米11正好占据了低中高端市场。

必须考虑到的是,大部分人买手机基于实用性考虑,小米11好一些,但整个高端群体在对比之后,出于价格考虑,还是会选择小米10。

从消费心理和社会学推测,小米11不会备货太多,本质还是配角,主要还是为了卖小米10和红米系列。

小米11并不只是价格比小米10高一些,整体质量也是显著拔高的。

6.18,小米11的降价和促销,已经与小米10的价位相差不大了,也是为了把更好的产品铺开。

用的好、更好,是持续性购买和小米旗下其他品牌客户流的来源和保证。

小米手机的价格一向压的比较低,小米11的大幅度降价单算成本的话,应该是赔钱的。

非常有可能是MIXFOLD盈利部分转移给消费者的福利。

也就是说,没有MIXFOLD的热销,小米11宁可不补货,不卖,也不敢一下子降价那么多。

市场自有规律,赔不起的事情是不敢做的。

行业内都分得清好坏,所以行业内难免有些怨言。

也并不是说MIXFOLD就吃亏了。

MIXFOLD的热卖是基于薄利多销的基本原理,不是一对一的赚和赔,而是保证了巨大的现金流,给小米整个品牌更多的资金腾挪空间。

这样的经济学原理是非常明确的,友商们不是不明白,人性的贪婪使得大多人目光短浅。

赚的少的时候只盯着盈利部分看,把消费者当羊群,只想剪更多羊毛。

赚的多的时候谁都不嫌多,内部分利而不是反馈于消费者。

大企业顶多会有一个股票分红,但那跟大多数消费者也没有关系。

这样简单的循环流动的道理,你们能够在现实消费中找到多少实例吗?

人们不但大多知道美丑,还能分得清善恶好坏,谁先让利于消费者,谁自然受到市场的追捧。

指责别人的时候,要先想想自己的理论站不站得住脚,说出来脸红不脸红。

MIXFOLD

手机之间拉开差距的是MIXFOLD,非常惊艳,上了新功能。

MIXFOLD先期宣传的时候,我并不看好其市场,贵是重要的一点,我预测只会成为非常小众的品牌。

但我低估了人们对于美和创新以及高科技的追求,MIXFOLD被抢购是在功能充分展示之后。

MIXFOLD被追捧不是因为打开之后屏大,而是一屏多用、分屏协作,更利于工作和生活。

不只商务人士会购买,中端手机客户群在手中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也会想要拥有。

热销品,都有实用型新科技支撑的。

此项专利,小米也进行了公开,与友商共享高科技。

MIXFOLD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消费市场,从线上热销转到线下也会有不巨大但稳定的市场。

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市场,站得有多高,前景就有多广阔。

结语

整体上来说,小米6是小高潮,小米8是一个谷底,小米9向上攀登,小米10是大高潮,小米11保持回落平稳趋势。

MIXFOLD真正打开了高端市场,是同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型号的另一条起伏线。

没有无缘无故的崛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没落。

曲折前进,持续向上,小米会越来越好。

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25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