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销量 > 人大初试分上岸经验贴
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销量 > 人大初试分上岸经验贴
本人人大财金本科,一战北大ccer,政治67,英语76,数学,专业课75,专业课没过线,因此一战失利。
二战本来打算继续报考ccer,结果ccer停止招生,因此选择报考人大经济。
二战人大经济,初始总分,政治76,英语69,数学,专业课。
下面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其中重点分享一下我专业课的备考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复习能有所帮助。
★
政治经验
★
我一战政治花的时间比较多,二战基本是从10月中才零零散散开始看政治,所以我就分享一下我一战政治的复习经验。
政治复习主要包括三轮,下面详细讲讲三轮复习时间和安排:
(1)第一轮(9.1-10.31)
教材:
肖秀荣《精讲精练》《题》;
徐涛《冲刺背诵笔记》;
徐涛视频课(马原部分)
方法:
9.1-10.10,每天1.5小时,一天1-2节(大概15页精讲精练和配套题目),做题,看精讲精练第一遍。先做题,后看书,一章一章来,看书也不是全看,对着题的答案看,把题里出过的题目,用记号笔在精讲精练上画出来,如果这个题自己做错了,就用正字在旁边做好记号(错几次,记几划)做完史纲、毛概、思修部分,马原部分建议看徐涛视频,然后可以在精讲精练上画出来或做笔记。
因为徐涛视频讲的比较清楚,讲完之后印象也比较深刻,当然其他视频也可以看,我当时正好室友有徐涛的视频就拷来看了,但是不要看太多,一个就够了。
10.11-10.20,每天1小时,精讲精练和题过第二遍。因为第一遍是没看书,直接做的题,因此第二遍只需要做错题就可以了,还是先做题,再看书,看书就看自己用记号笔画出来的就可以了,所以10天就够了。
10.21-10.31,每天1小时,精讲精练和题第三遍。先题后书,只做错题。同时结合徐涛小黄书(知识点提要)看着就行,补充一下精讲精练上没有的知识点。
(2)第二轮(11.1-12.3)
背主观题,接着做精讲精练,反复做,做肖八
教材:
主观题背诵的书(自己选),肖八,小白考研资料
方法:我一战用的是任燕翔的,但后来发现任燕翔的背诵资料对主观题感觉作用不是很明显,对客观题有些用,因此,不建议背任燕翔。
同学有背徐涛有背腿姐的,我二战的时候只背了肖四和小白考研梳理的部分,发现其实已经够用了。同时,选择题还要接着做,把题反复做,结合着精讲精练看,保持手感,直到题错的很少为止。
肖八大概11月中旬出来,八套卷,选择题是重点,大题可以结合小白考研总结的去理解去背。
(3)第三轮(12.4-考研前)
背肖四,选择题继续做,保持手感,同时也要看书,不能做题而忽略知识点。
教材:
肖四,小白考研
方法: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背肖四,重中之重,选择题好好做,大题好好背。
小白考研也会总结相关知识点,可以去微博上下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死背,一定要总结答案套路,比如,马原部分,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个方面分别总结背诵常用句子和要点。
毛中特部分,一般大题套路是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点的答题语言分别总结背诵等等。
注意:
①也有人一战10月底开始复习政治,得看个人情况,如果专业课复习压力大,建议提前开始复习政治。
②注意答题技巧的总结,我当时时间紧,没来得及总结,但还是建议总结一下,选择题答题技巧,主观题答题技巧,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最好自己动手总结,可以参考腿姐的总结。
③题还是要多刷几遍,越多越好,直到自己很少做错即可。
④题先做题,再看书,否则第一遍会的题,第二遍还可能错。
⑤我们当时几个同学一起复习,有同学专门负责统计大家做选择题的错误率,效果还不错。
★
英语经验
★
英语我差不多是从七月份开始的,七八月份都是背单词,九月份开始做真题,七八月份一定要把握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前期单词背熟了,后期会省很多麻烦的!下面是具体的三轮复习安排:
(1)第一轮(7.1-9.15)
背单词,看语法
教材:朱伟《恋恋有词》(书+视频)
方法:跟着视频背书上的单词,视频可以看两遍。单词背诵遍数越多越好,背熟。
如果自己英语基础不好,语法不好,可以看看何凯文的长难句分析
(2)第二轮(9.16-11.30)
做真题,总结
资料:真题-(张剑的);唐迟讲真题视频或者唐迟《阅读的逻辑》
方法:每周六下午做一套,我们当时是几个同学一起测试,完全按照考场那样做测试。每周测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错题。接下来几天,总结错题,一定要总结,一定要总结,一定要总结!
总结很重要,英语阅读,刚开始我错题都错十个以上,到后面,找到规律了,只错2-3个。而且总结方法,参考唐迟书《阅读的逻辑》和唐迟讲真题的视频,唐迟的阅读讲的很不错,看完之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前期可以只做阅读和新题型,到11月份之后,可以开始总结翻译和完型,完型因为越来越简单了,所以不用花太多时间,翻译我们当时也没怎么准备,阅读会了之后,翻译问题应该也不大。
(3)第三轮(12.1-考研前)
背作文,总结模板
教材:作文模板书(我们当时用王江涛作文)
方法:先背范文,一定要背范文,除非你一开始作文就写的很好,考过雅思或托福这些。大概大小作文各背10篇之后,自己开始总结好的句子单词,背熟,套用到自己的作文模板里。
注意:
①前期每周测试的时候,作文可写可不写吧,看自己情况,如果觉得写了也没什么提高的话,可以不写,如果想锻炼写作时间,也可以写。
②总结很重要,多总结,特别是阅读,阅读是大头,抓住了阅读,就稳了。
③前期背单词很重要,背扎实了,后期会减少很多麻烦。后期可以用扇贝APP背单词,坚持每天过,不要生疏了。
④关于恋恋有词,网上有用的,也有其他一些批评的,大家不管用什么书或视频,单词背熟才是最关键的。
★
数学经验
★
数学我本科基础还不错,学的是数A(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需要的部分即可。
(1)一轮复习(7.1-9.15):打基础
教材:《李王全书》《张宇三十六讲》(微积分+线代+概率论),张宇视频课
方法:每天3-4小时,跟着张宇视频,做《三十六讲》(数三实际上只有三十讲左右)每天1-2讲(微积分部分可能慢一点,线代概率论会快一些)然后做全书,大概一个半月左右做完
(2)二轮复习(9.15-10.31):做专题
教材:《》或张宇《题》,10年之前的真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练选填题或大题
方法:每天按章节分专题做题,注意各部分总结自己的知识点盲区;另外我们当时每周会测一套往年的共创题。
(3)三轮复习(11.1-12.20):练题
教材:近十年真题+模拟题
方法:每周大概4套,全真模拟,按照考场时间来,锻炼考场心态,其他时间总结错题
(4)关于模拟题建议:
l共创+超越(各5套):质量不错,共创与真题(16-20)难度相近,超越比真题(16-20)难
l李正元四套卷(4):计算量大,难度较高
l李永乐六套卷(6):计算量大,难度一般
l汤家凤八套卷:我们当时只做了第八套,感觉还比较简单
l张宇八套卷(8):我们当时只做了8套卷的选择题,大题没有做,感觉选择题比较新,思路新颖,计算量大
难度:超越张八共创≈真题(16之后)≈李正元李永乐真题(15年之前)汤家凤
注意:
①数学要注意总结,总结技巧,总结错题,我们当时几个人一起备考的时候,定期安排每个人轮流分享,内容包括知识点总解和解题技巧。
②每周测试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③跟老师就跟一个就可以,不过要精,切忌不同的老师都各听一点,又不听全。
④关于课本,可看可不看,认认真真看完十八讲或其他的辅导书就可。
⑤数学尽量找整块大块的时间复习,我们当时好多都在上午四个小时复习数学。
⑥数学复习前期不可贪大求全,要注重复习质量。
★
专业课经验
★
专业课我本科大一大二学过基础的微观和宏观,政经基本没有怎么接触,所以我复习的时候直接看的尼克尔森和曼昆的教材,高鸿业的教材基本没有看。
专业课我主要分两部分讲吧,一个是备考部分,一个是应试部分,备考部分也是三轮复习:
(1)一轮复习(7.1-8.31):看教材,打基础
教材: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11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现在最新的好像是第10版),三人行《基础班讲义》
方法:7月看微观,每天花4-5小时,具体复习时间取决于每天什么时候效率最高,一般我是下午看专业课。
尼克尔森的书总共八篇19章,简单的章节可能一天一章或一天两章,后面难的部分可能两天或者三天一章,每次看完一章就做完这章的课后题,并把《基础班讲义》的部分看完。
8月看宏观,宏观章节虽然多,但是重点需要看教材的是13章及之前的章节,而前6章又比较简单,所以任务量其实不大,13章之后的章节可以简单看,或者重点看三人行基础班和强化班讲义的总结,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二轮复习(9.1-10.31)做题,强化
教材:三人行强化班讲义(微观+宏观+政经),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辅),宋涛《政治经济学》
方法:微观部分强化班讲义包括9章的讲义和7个模块的题目,题目和讲义的章节是有对应的,平均每3天一个模块(1天看讲义+2天做题),模块的题目多的时候就花3天做题。
宏观部分9章讲义,6个模块的题目,方法和微观类似,这样微观+宏观总共花了差不多40-50天的时间。
剩下十几天的时间我看宋涛的政经教材和三人行的强化班讲义(如果时间多很多的,可以做做平新乔的十八讲课后题),因为政经主要都是背诵,所以政经上我花的时间比较少,计算部分也是直接做师兄发的题目。
(3)三轮复习(11.1-考研前)
教材:三人行《经济学历年真题精解》;三人行政经背诵小册子;三人行模拟题
方法:07-20年共14套真题,13年之前的题目比较简单,我每天做题+批改,13年之后的题目难度稍大一些,我1天做题+1天批改,总共21天左右,同时每天背诵政经(如果那本小册子还没出,可以先背政经强化班讲义),我一般是早上或者晚上背诵,每天一小时左右。
做完真题之后,可以复习强化班讲义的错题,到了12月份上旬,三人行的模拟题差不多也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复做题,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这段时间三人行也会发政经计算题的总结,计算题部分把这些题目做熟练就没有问题了。
关于应试部分,主要有三点经验:
(1)遇到不会的题目马上跳过,不要纠结,等做完题目再回过来做不会的题。我认识几个考的同学,有的因为前面遇到不会的题目,心一慌,导致后面会的题目也没做出来或者没时间做(我当时同考场一个同学就是这样,考完后跟他聊才知道)
(2)最重要的一点,论述题,字数写的越多越好,人大的老师会给辛苦分,这是本科期间经院老师曾经说过的。我当时考试写宏观题目的时候,因为写不下,字已经写的很小了,写完最后一道题已经把答题卡全部写满了。
(3)这可能是近年来的特点,宏观部分的题目越来越多地涉及金融学的知识了(20年是可贷资金模型,21年是宏观审慎),这些在我本科学金融期间都学过相关知识,因此会有一些优势。
注意:
①三人行会有个专门答疑的群,平时群里同学提的问题可以多留意一下,能回答的尽量回答一下,可以检验自己知识点学的是否扎实,也可以顺便梳理自己的思路,有时候讨论开还能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很多漏洞。
②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找几个研友一起复习,最好专业课一样的,这样对自己复习的帮助挺大的,当然前提是能经常一起讨论的那种。
③用资料方面,三人行的资料足够了,不需要看很多辅导老师的题目和资料,吃透一个就可以了。
④要不要看专业课视频,我觉得如果你基础还不错的话,必要性不大,如果基础不太好,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找视频看,全部看太浪费时间。要不要报辅导班也是同理。
★
复试经验
★
我们今年复试是线上复试,只有面试,没有笔试。
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专业课面试的参考书有两本,一本是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一本是《经济学说史教程》,都是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多看看,多思考就可以了。
关于英语面试,我当时就是吃了英语不好的亏,英语面试成绩不高。准备英语面试,一个是要积累词汇,关于热点的,一个是多模拟几次,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就已经很好了。
另外,问完英语和专业问题之后,老师可能会跟你闲聊一些,比如你为什么选择政经,比如你对学界一些问题的看法,甚至你的日常生活都有可能聊到,这些都可以准备准备。
不过总的来说,只要你初始成绩高,面试逆袭的很少,除非分数擦边或者分差很小。
THEEND
结/语
THEEND
关于作息问题,其实我本人的作息不太规律,不是很可取。我个人可能更适合晚上学习吧,晚上学习效率会高一些,因此早上我经常起不来,我觉得还是看个人情况,如果你能早起,并且上午学习不会犯困,我觉得就可以这样做,如果你每次早起都会犯困或经常犯困,还不如补补觉,保证高的学习效率。
关于研友的问题,如果有条件尽量找几个好的研友,在考研中,研友的帮助真的非常大!一个好的研友会帮你释放压力,跟你探讨问题,还能增强你学习的动力!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
加入内群和资料购买
QQ交流群:
人大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群内有复习资料分享和定期公开课通知,可咨询答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