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老生经验谈双非跨考逆袭综合排名前三,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88.html
自我介绍学弟学妹们好呀,首先自我介绍一下个人情况吧,我是本科就读于双非普通一本院校,会计学专业,目前已上岸暨南大学税务专硕,总分+,综合排名前三。具体成绩:政治75+,英语二75+,数学三+,税务专业基础成绩如图:P1写在最前

我整理了近两年的暨大税专报录比情况:

税专报录比接近10:1,可以说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

那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做复习计划的,以及各学科的复习心得,可供大家参考。P2专业课秘籍对于一个“三跨”学生(本科是会计学)来说,最开始接触专业课的时候着实有点摸不着头脑。税收学部分完全没有任何接触;国际税收和税收管理这一块大学期间也是糊弄过去的;税法税种部分相比于除税收学,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外应该是唯一学的比较好的。税收学原理部分下面是推荐书籍:万莹《税收经济学》(如有更新,就用最新版)王玮《税收学原理》(如有更新,就用最新版)跨考的同学建议这两本书从4月份开始学习,因为相比于税法计算,我觉得原理部分更重要。暨大推荐的教材是任意一本市面上的《税收学》或《税收经济学》。《税收学原理》推荐精读第1章至第3章,第5章至第6章,第10章至第12章(第12章个人认为很重要)。剩下的章节不用太过于精读,但是也要看至少2遍,背诵至少2遍。考的并不多或者是与其他书籍内容有所重复,比如国际税收以及税收管理。我是跟着老生研路课程班的课程来学习的,所以从4月份就开始学习税原部分了。认真听课,课后多看几遍书,反复琢磨,实在有不会的问题就会在课程群里问答疑的学姐,学姐也会很快帮我解答,我想最后这一块应该不会拖后腿。《税收经济学》大部分与《税收学原理》这本书是重复的,但是多了很多图像分析,鉴于暨大本身推荐的是税收经济学与税收学,所以还是建议翻看。精读第3章。其他的部分个人认为要比税收学原理讲的更详细,有些内容还是建议补充。由于暨大本身的题目设定包括简答、计算和论述。所以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背诵了授课学姐整理的PPT知识点,结合我自己总结的内容,形成了一套我自己的答题模板,最后原理背诵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课程班讲到的,最后也考了,所以大家自己下来也不要抱着这个考不考的心思去背书,还是先踏踏实实都背吧。

暨南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3版(如有更新,就用最新版)

跨考的同学建议放在原理和经济学后面学习。授课学姐曾提醒过:因为暨大本身没有单独出与税收有关的书籍,所以主要还是在《财政学》找题目来出题。特别是第7章与第8章(这两章就是税收学原理部分和税制的一小部分,没有我上面推荐的两本书写的细,所以只推荐两章内容)。近几年简答题部分喜欢出有关图像分析的题型。比如:20年出了“作图分析与说明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的税负转嫁”;21年出了“什么是税收超额负担,如何降低超额负担(请用图示解释)”。这些都在第7章与第8章里面。如果对于《税收经济学》里面大量的图像分析有些吃力的同学,《财政学》这本书里面第7章和第8章有关图像分析的内容必须要熟练掌握(底线)。而且前几年真题的大部分关于原理的题目都是在第7章与第8章里面。注意是“原理”部分,税制部分只用参考最新版《税法》即可,暨大的《中国税制》的内容太陈旧,基本上大部分不适用。参考以前的真题,会发现基本上所有有关税制的内容都可以在《中国税制》里面找到答案。国际税收部分

朱青《国际税收》第9版(如有更新,就用最新版)

人大的教材历年来都是更新最快的,人文社科学校的老大,内容也是非常好的。跨考的同学建议这一本书从7月份开始学习。对于这本书,精读全部内容(第1章-第9章)。很多考研人到最后可能没有时间看了,可以选择搭配课程看老生研路学长学姐归纳的精简版本。但我建议还是要读1遍。我备考期间由于是跟的辅导班学习的,所以是认真的读了2遍,最后总结知识点(相当于又看了1遍),自己又背诵了4遍。暨大20年才开始将这部分内容加进去,所以近两年考的并不难。但是,一旦这个知识点你没有背过,损失的就是15分,大概率今年就落榜了。没有时间的同学可以仅掌握课后习题就好,但是不能保证会完全只考那些题……比如人大近几年的国际税收部分的简答题就并没有只考课后习题,可以参考参考。国际税收计算题部分需要完全掌握书上的例题。最难的“所得税间接抵免”计算部分熟练掌握书上的例题即可,暨大一般不会出的很难。21年考过这块的计算,但是考察的十分简单,并没有考查间接抵免,所以猜测22年会不会在这里加一下难度。税收管理部分吴旭东《税收管理》第5版/第6版(如有更新,就用最新版)暨大的财税专业的老师有几位级别比较高的教授都对税收管理这一块有过研究。跨考的同学建议跟在国际税收后面学习,但是背诵统一放在11月中旬即可。这一块用的时间不建议过多,非重点。但是一旦考简答题,必须要会写(15分)。就要求熟练背诵记忆。初试到目前为止,考查的内容仅局限于《税法》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税务行政法则”部分。市面上有很多学长学姐对这一块有归纳总结,但是大家要注意质量分辨,不保证每一个都是好的。当时课程班的学姐给我们划过一遍重点,我就是按照重点内容在最后一个月反复背了4到5遍,基本上问题不大。再者,暨大从来都没考过具体的征管案例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在最后几天看看,以防万一。吴旭东的《税收管理》这本书大量内容是和《税法》书是重叠的,但是有几章内容写的比较好,包括第1章至第3章,以及第15章至16章。今年复试抽到了一个税务代理的范围和特点,瞬间懵了。暨大的老师对征管真是情有独钟。税务代理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第16章)。税法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最新版即可东奥刘颖《轻松过关一》跨考的学生建议从5月份开始学习。暨大在税法这一块是真的不太重视,相比于其他学校,对税法知识点的掌握要求真的很低,而且基本上现在都能猜到主要要考哪一个税种了。19年是企税,20年是增值税,21年是企税。22年大概率又是增值税了(但是不保证……大家还是踏实学吧)。建议倍速观看,用最少的时间尽可能的吸收知识点。因为我有一定的基础,大学期间税法反反复复过了4,5次吧,所以学起来很轻松。在这里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轻一选择题部分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不做的,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学的不好,可以做做。重点是在后面的计算题和前面的真题,起码要做3遍。因为暨大的题目比较少,所以分值会很高,容错率也很低。建议在6月中旬结束第一轮税法复习。我是全程看的老生研路的课程,并在学姐的建议下,搭配王颖的部分课程作为拓展,我比较喜欢学姐讲课的构架,课程体系非常清晰明了,不会学了这个不知道再讲什么。但就是学姐讲得很细,直播完了,录播也可以用倍速观看。21年考的计算题,有几个题目都是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例题。。。当时搜的时候真是很惊讶,到时候暨大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218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