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赠书福利恭喜,您将获得公管赠书


北京手足癣最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恭喜,您将获得公管赠书

赠书

文末查看赠书规则

公共管理共同体

点击红包有惊喜~

1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作者:陈振明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2.00元年4月1日出版

由我国知名公共管理学家陈振明教授领衔著述的《公共管理学》是一部经典的公共管理导论性教材,全面系统、深入透彻地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本书认为,公共管理学科还远未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时常面临学科身份与合法性危机。因此,明晰学科边界,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加强理论建构,拓展和深化相关主题领域的研究,促进学科知识增长,就成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首先梳理了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考察了西方公共管理学的范式变化和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学科主题范围、研究途径等不同角度为公共管理学科划界。在此基础上,本书分析了公共组织及其结构与体制、过程与行为、环境与变革,并依次对政府改革与治理、政府间关系、政府作用、政府工具等四个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讨,进而从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财政、第三部门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公共管理伦理等角度论述了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

2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作者:蔡立辉王乐夫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9.80元年3月1日出版

由暨南大学蔡立辉教授和中山大学王乐夫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公共管理导论性教材,自年首次出版以来,获得了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由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公共管理学者合作编写而成,在吸收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全书首先概述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公共组织、公共领导、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规范、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部门改革等内容。为了提升教材的教学适用性,本书各章安排了本章导读、知识结构图、重点问题、知识链接、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辅助性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3

《公共管理导论》

作者: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45.00元年1月14日出版

由复旦大学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三位教授精心打造的MPA核心课教材《公共管理导论》一书,是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公共管理”教学指导纲要》的配套教材。本书按照“谁来管、管什么以及如何管”的逻辑线索来设计全书内容,系统阐述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全书首先简要论述了公共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原则,梳理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分析了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与治理、组织和领导的角度论述了“谁来管”的问题;从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信息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管什么”的问题;从法治与监督、公共责任与伦理的角度论述了“如何管”的问题。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公共管理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本土化导向鲜明,作者尽可能地用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去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现象和问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治理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演变、法治政府建设、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本书既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国际化,又注重将相关理论运用于解决中国问题,因而可以说是一部融国际化与本土化于一体的公共管理教材。此外,本书特别强调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认为它是公共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并强调,为公共利益服务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公共管理者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应秉承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4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作者:谢明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2.00元年7月27日出版

谢明教授的《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部极具可读性的公共政策经典入门教材,也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公共政策导论”的配套教材,同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全书以公共政策过程为研究框架,系统地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分析了政策周期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公共政策的学科框架,认识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主体理论与方法,厘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发展脉络,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和认识。

自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经过多次修订,被国内上百所高校选为教材,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教材第五版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传统,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追踪社会热点问题,援引最新政策案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198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