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销量 > 报我西政王牌专业之经济学类专业等你来
当前位置: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销量 > 报我西政王牌专业之经济学类专业等你来
年高考落下帷幕
你们即将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这里是西南政法大学
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
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重点大学
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在这里
期待你们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在这里
期待你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近日,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招生宣传工作,展示我校本科专业的实力和特色,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推出了线上王牌专业系列展播节目。
今天,让我们跟随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余劲松教授的脚步,一起来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经济学类专业。
学院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正式设立于年,在原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师资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系,经过两次整合后于年正式成立学院。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之路。在西南政法大学这所法科优势突出的高等学府里,我们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有浓厚的法律和法学基因。正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学院自年招收学生开始,便开始实行“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年的办学凝炼出了独特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较高的法律素养、专业的实践能力及宽泛的国际视野”四位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践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在二十多年里,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在年,我们对学院近名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学院有近1/4的毕业生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和银行、企业的法务部门工作,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一大显著特色。
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博士点培育方向,教职工94人,在校学生余人。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院始终秉承“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践行“开放融合、务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重庆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院。
专业介绍
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简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年,年进入国家“双万计划”,是教育部认定的省级一流专业;年入选重庆市一流专业;年入选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点;年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年成为重庆市高校人才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师资力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人。
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具有较高法律和规则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四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特点:
一是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功底和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学校法科优势,与国际法学院合作,加强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的认知;
二是国际化程度高。顺应国家“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需要,开设“一带一路人才实验班”,有来自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学历留学生人,是学校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学院。同时学院积极推行国内学生与国际学生双向融合培养,与美国德雷克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和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展项目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人才;
三是积极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理局、重庆市商务委等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多元化的渠道。
二
金融学专业
专业简况:金融学专业于年建立,于年经教育部许可开始招收本科学生。金融学专业是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是我校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专业。坚持“基础+实践+特色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特色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目前金融学专业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36%的教师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海外研修经历。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定政治信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特色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点:
一是依托学校优势,坚持培养“金融学功底扎实、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针对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合规性和风险问题植入法学课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服务国家和重庆市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建有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开设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简称CFA)方向实验班、期货人才项目、社会科学问题分析与数据建模能力训练班。
三是坚持“以赛促学”,通过CFA全球投资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专业训赛活动,将CFA协会的课程体系植入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
经济统计学专业
专业简况:经济统计学专业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经济学与大数据统计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
师资力量:经济统计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博士19人,其中德国波恩大学博士1人。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的访问学者多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的博士后、访问学者多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应用经济学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应用经济学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第五批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大数据统计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备较高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点:
(一)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统计学本身是一个交叉性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同时,需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
(二)学院一直坚持“小而精“的精品化路线,严把质量关。经济统计学专业每年招生数不超过60,并对数学成绩有一定要求,进校后加强对学生软件使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三)坚持走国际化路线。经济统计学专业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联合开展统计专业“4+1硕士学位项目”和“3+1+1硕士学位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数据人才。
(四)坚持以赛促学。从年以来的毕业生发展情况来看,学生培养质量较高,主要有几个表现:训赛获奖多,多名学生多次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挑战杯上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近三年连续有多名毕业生考取或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国内的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国外的包括筑波大学、匹兹堡大学等。
四
金融工程专业
专业简况:金融工程专业设立于年,是我校适应时代变化,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致力于培养IT信息化与金融知识复合的新金融人才。
师资力量:金融工程专业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5%的教师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海外研修经历。
培养目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与金融业融合的内在需求为导向,综合运用金融数学建模、仿真模拟、数据挖掘等工程技术方法,培养高级金融工程技术人才(金融工程师,Quant)。
专业特点:金融工程专业通过对学生金融工程技术与方法、定量分析、实务操作、金融创新等四大核心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信息技术和金融财务等复合型知识结构,拥有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主动适应重庆市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需要,与大连商品交易所、重庆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合作,已经开展三期期货人才培养。
师资与学术
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学院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能充分保障人才培养的需要。职称结构方面,有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26%。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人,占比87%,海归博士教师6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2人。学院李树教授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陈刚教授和鲁钊阳教授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原校党委书记张国林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国际贸易学学术技术带头人;李树教授和陈刚教授为重庆市应用经济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鲁钊阳教授和陈怡安副教授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年以来,应用经济学发展快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学科研究方向清晰,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学校历来重视经济学学科的建设,早在年建校之初,就设立了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有突出成绩。例如,首任教研室主任吕谨教授在年出版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是当时国内早期为数不多的几本专著之一;老校长种明钊教授在担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期间,和顾培东教授在年发表了论文《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篇从事法经济学研究的论文,他们在文中首次提出了经济立法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被誉为中国从事法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年获得一级学科以来,为重庆市“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学科,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通道和平台。
二是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现有三个科研机构和一个学科实验室。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于年,由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学院前任院长李树教授领衔,集中了学院的优势研究力量,秉承西政法经济学研究的传统,在制度经济学(含法经济学)、文化与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筹)成立于年,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提倡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核心,加强对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目的在于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传播中国经济理论自信,并加强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联系与合作;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研究院设立于年,以加强对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规则的研究为目标,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是高质量研究成果逐步增加。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4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学院教师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50余篇。
学生发展
西政是一所有“售后服务”的大学,在西政校友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一生西政人,一世西政情”,表达的是西政学子对学校的感恩和眷念之情,因为西政有一个优秀的传统:学校的教师和校友们不遗余力支持学生的成长。学院推行了“信雅琢玉成长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等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就闪耀“经星”。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了“4+x”专业训赛,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CFA协会全球投资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等四个全球或全国性专业竞赛为引领,多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近年有多人次在全国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典型的包括:CFA协会全球投资分析大赛西部冠军()和亚军()、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理财规划明日之星赛项”团体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等,展示了学生的水平和风采。
学院获得的部分荣誉
正是因为学生综合素质高,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几个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学院统计了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就业方面,毕业生的去向多元化,在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事业单位、金融证券以及外贸企业等均有良好发展,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届的本科学生的升学率达到20%。
各位考生和家长,热忱欢迎大家报考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今年九月我校将迎来70周年校庆,期待在火红的九月迎来火红的你们!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类专业
我们在西政等你!
点击了解更多招生信息~
报我!西南政法大学年本科招生简章发布
报我!西南政法大学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招生啦!
报西政!新生奖学金了解一下!
报我!西政全国31省区市招生宣传线上直播、咨询会预告来啦
报我!西南政法大学年本科招生计划、历年本科录取分数线这样查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法学专业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知识产权专业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中外合作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报我!一起来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刑事侦查学院公安类专业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工商管理类专业
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哲学专业
报我!一起来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专业
报我!西政王牌专业之外语类专业“拍了拍”你
推荐阅读
1.报我!西政王牌专业之外语类专业“拍了拍”你
2.报我!一起了解西政王牌专业之知识产权专业
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经济学院
素材审核:吕亮余劲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1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