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4.html这一章研究福利经济学,也就是市场带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付的量。
这里的消费者剩余可以说是消费者的福利,比如消费者认为这瓶可乐带给他的快乐值3元,但实际这瓶可乐卖2元,则消费者剩余是1元。
不过说到底,支付意愿并不是一个好衡量的量,不过可以类似于拍卖,还是比如这瓶可乐,起拍1元,如果拍卖价低于3元,也就是低于你的支付意愿你都会参与购买,如果高于你的支付意愿你就会放弃购买。本质上还是你认为这个物品值多少。
比如假设拍卖一双某球星的球鞋,如果是这位球星的粉丝,可能支付意愿就比较高,但如果并不是这个球星的粉丝,那么可能并没有意愿去买这双球鞋。
虽然都是同意一双球鞋,但是每个人的支付意愿还是不同,只要是低于自己的支付意愿就会购买。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多的认为可乐值不值2元去买,而不会去思考这个可乐值多少钱。
生产者剩余,即售价减去成本,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生产者真正的物质收益。
市场的总剩余就是消费者的总支付意愿减去生产者的总成本。这个值越高可以认为市场效率越高,如果因为某个因素这个市场总剩余降低了,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因为导致了市场效率的降低。例如税收。
大树西方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xl/1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