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又到了新的一个周末,这期我们还是继续来解读,随着解读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在后面会遇到一些专业名词,也都是在之前提到过的,如果看不懂的读者,可以去前几期的内容里查找,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吧!第一部分:公平提到公平,我们会想当然地觉得自己是一个公平的人,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公平怎么出现的。损失厌恶这一概念绝对是心理学对行为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这很奇怪,因为人们虽然通过这个概念将众多结果评估为得失,且损失明显比获得更突出,但这概念并没有让人们感到惊讶。人类的大脑和其他动物的大脑都包含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总会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即使是对纯粹象征性的威胁,大脑的反应也很迅速。没有真正的威胁,但只是提一下不要好的字眼,对系统1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对威胁的敏感性还会延伸到对自己强烈反对的那些意见陈述的处理上来。例如,基于你对安乐死的态度,你的大脑用不到1/4秒的时间就可以在“我认为安乐死是一种可以/不可以接受的……”这句话中识别出“威胁”的意味。我们生来就对好坏的某些区别进行分辨。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知道苦是不好的,甜是好的。在很多情况下,好和坏之间的界限是一种参照点,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依赖于当时的情况。到此我们就大概知道了一些我们判断是出自于参照点,损失厌恶也会对我们的参照点造成影响。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参照点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