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出结果的是一桥,看到合格番号有我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兴奋,而是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有一些不可思议。实际上为了日本留学我已经准备了很久了,到今天终于有了结果。对于书类选考的学校我一直没有什么自信,毕竟本科学校普通,绩点也普通,N1托福都普通,唯一能让我拿出手的就是笔试,但第一个合格的居然是书类选考的一桥,所以在安心、惊讶之后,我才有一些激动。
#曾为日本留学准备过一年
我是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的日本留学,是通过学校的一个前辈。我的本科专业是一个中外合作项目,本来大四的计划是去美国读一年,但是实际上我大一的绩点就并不好,那时就意识到如果将来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可能会成为劣势,后来了解了日本留学后发现这边更看重笔试成绩,于是从那时就有了这个想法。和家里说了以后,家里虽然惊讶,但是并不反对,同时大三下半学期我看到美国疫情的严重,就下定决心来日本留学了。
关于东学很早就在B站的看到过,主要是看远山老师分享的论文和一些情报。实际上在年的下半年我有报过另一家塾的课程,在那里上了一年,感觉虽然对于笔试的准备是充分的,但是当时负责我的计划书的老师指导有问题,加上年不能入境,我当时就在国内报名了三所可以书类选考的学校(东大、京大、九州),最后全落榜了。这件事对我打击还是很大的,从此我就对计划书和书类选考有了PTSD。然后当时一个塾的同学,他说也想找一家对书类比较有经验的塾,就给我推荐了东学,然后我就来报名了。但是似乎那位给我推荐的同学不知道现在去哪里了(。
从决定来日本留学开始,我就决定要用最快的时间和最小成本,至少要考到一所在日本国内顶尖的大学,所以我选择直考。现在看来虽然比计划晚了一年,但是这个成本还可以接受。
语言成绩的话,我在19年年初的时候就考过托福,也差不多是现在这个分数,比这个还高一点。年年初突击了一个月,这个分数只能说很勉强。日语我是从20年年初开始集中学习的,主要是那时疫情刚开始,闲在家里,开学了又是上网课,就一直是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背语法和单词。到20年8月底我就自学完了N5-N1的全部语法和至少七成的单词,然后那时正好前一个塾的语言课开始了,我就跟着做了大概三个月的真题练习,最后在年冬季合格了N1。
#从计划书“PTSD”中解脱
今年备考也遇到了一点坎坷。虽然总体过程还比较顺利,但压力很大。一开始北海道的内诺没拿到,稍微有一点受打击,不过早就听说北海道的招生标准有点奇怪(。然后是神户的出愿失败了,这个就非常意料之外,本来拿来保底的学校一下子没有了。
备考中我是先最快地把计划书搞定了,因为拖到后面会影响准备笔试。我的计划书从看论文到最终定稿大概只花了一个月时间,这之中和远山老师面谈过三次,剩下的面谈就是根据不同学校的模板和字数要求删改了。完全没想到这次(写计划书)会十分顺利,以至于我有些不敢相信。这里面远山老师的帮助太大了。我之前每一次计划书指导前都会心慌加手抖(PTSD)。
和远山老师第一次面谈是确定选题,因为计划书光是选题就选了三次,最后才勉强确定下来。我解释完我的选题后,远山老师觉得问题不大,而且针对可能有的问题也给出了解决办法,甚至还分享了论文给我。从那往后我就再也没有过PTSD了。
专业课部分就是跟着远山老师上课,实际上大部分的内容我之前就学过,但是远山老师的课里面也有一些是我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的点。后面刷题期间就是散题加整套过去问反复刷,这里面塾里交流群的帮助很大,省下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向来不能熬夜”
我觉得学习技巧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不能只学一遍。这里的一遍是说老师讲完了自己复习的时候不能只复习一遍。上课当时听懂了,复习的时候又看一遍也觉得看懂了,但是过几天如果让你用简单语言描述一遍原理,能保证一定能说清吗?过去问也是一样,一道题一开始不会,老师讲了之后会了,就不看了,过一周再拿过来,能保证立刻就能顺利做出来吗?
“大概看过这些书吧”-李同学
“总结了神取、二神两本书里所有知识点的推导+证明”-李同学
另外就是平常自己做整套过去问的时候,尽量模拟真实考试。我在刷横国和阪大过去问的时候,会掐时间,尽量保持紧张。然后对于已经做过并且订正完的过去问,我会尽量缩短时间写,比如横国的标准考试时间是两小时,对于订正过做第二遍的题,我就会尽量掐在一小时内写完。
面试中实际可能被问到的东西其实是无限的,尤其是计量问题,而计量也是大多人的老大难。这个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去找书看、问前辈找答案。一般性问题塾里肯定是可以帮助很好地解决的,但是遇到专业问题,只能靠自己努力。
最后就是日常生活,最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我向来不能熬夜,我也尝试过学到1点再睡,但是反而会睡不着,第二天醒来又十分难受,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节奏作息来。从八月开始我就基本没自己做饭过了,健身房也一个多月没去,一切都给阪大笔试让路。偶尔也会感觉一点都不想学习,这时我就会晚上坐车去台场周边转转,我很喜欢台场,觉得这里很让人放松。然后回来了就能继续学下去了。积累压力要及时清理。
#“有不会做的题很正常”
关于考试,我觉得对每所学校的刷题不能只刷这所学校的。因为一般来说不会有每年都出很相似的内容,因此只刷一个学校的题不能覆盖到尽可能多的点。但是本校的题也一定要认真做,比如今年阪大就考了一个往年阪大考过的知识点,如果没认真刷过就会很遗憾。
“做过的阪大、横国、神大、名大过去问”-李同学
“一桥的题大概做过这些吧”-李同学
另外就是有不会做的题很正常(大多数情况下),比如阪大今年的宏观题就很难,最后一道题我几乎没答出来,但是剩下的基本都抓住了--虽然我考完笔试时是觉得自己肯定凉了的--但因为难的人不只是我一个。如果大家都觉得很难,那就要在“我”觉得不难的地方把握住机会。
我参加过面试的学校除了一桥面了50分钟,其他的都是15分钟不到就结束了。很幸运我机会没被问太复杂的计量问题,问到的我也都有准备。面试实际上也是一样,我们不用完美回答出教授的每个问题,我觉得能至少回答出八成就可以了。因为毕竟我们还没有学到那个程度,而且作为外国人也肯定会有沟通上的误差。但是要敢说自己的想法,前提是保证逻辑性。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实承认不知道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总是不知道。
“面试完阪大跟朋友一起去了伏见稻荷,不久前又去投币还了愿”-李同学
QA
a.在你的备考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你是怎么克服的?
“大概还是紧张,尤其是临近考试或者面试之前,会不自觉焦虑。实际上从我开始准备日本的考试,到现在已经很久了。今年突然放入境,一大群人涌进来,我很担心落榜。虽然报名了其他的保底校,但是如果最后只能去一个保底校,我不知道是去好还是回国好。一开始决定来日本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说我来日本读大学院,我不是为了读一个普通的大学才来的,因此十分焦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做题,做题的时候就不焦虑了。”
b.持续的疫情,对你的考学有什么特殊的影响或者意义吗?
“疫情对于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没能参加到东大的笔试!东大改书类选考已经两年了,尽管如此我今年还是报名了,而且第一轮竟然过了,这大概也说明我的计划书还是可以的吧(),面试没能过终归还是有些遗憾。如果有笔试,可能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吧。”
c.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可能有人会说日本留学很简单,如果是随便一个普通的学校那也许是这样。但是如果你想进入一个顶尖的大学,绝对不是如此。日本顶尖的大学绝不是随便学学就能合格的,只是竞争不如国内那样激烈,但是也绝对不轻松。我一直觉得考学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你死我活的过程。努力是一定要努力的,但是并不是努力一定都有好结果,我见过十分努力、平常也学得不错的人最后无学可上,真的十分替他们觉得可惜。因此,如果是头脑一热决定来日本或者听别人说随便日本就能上个早大东大,最好趁早放弃这个念头。当然,天才除外。
另外就是,考学过程中要多专注于自己的事,要尽量做重要的事。有的人看似在看书在学习,但是周围一有动静,ta们就会凑过去来一句“什么呀”“怎么了啊”,群里别人在聊天,你非要过去插一句话,这就不是在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去管,做自己的事。我的语言学院选修课老师总会让交感想、交总结,而我这种课大多都在刷题或者背东西,偶尔会摸个鱼,夏季学期中这些东西我一次都没有交过(),因为它们对我不重要。
最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很多学校改成书类,所以一定要珍惜有笔试的学校。同时,如果现在还在大学里,尽量有一个好的绩点,托福和N1,考书类的时候能有不少底气。”
d.请评价一下东学的服务(师资/顾问/教务等),你满意吗?
“我觉得东学这边的课程体系都是绝对能满足考学需求的。尤其是远山老师的计划书指导,神!讲解作业的李老师讲的很易懂,讲题就像讲故事一样。然后教务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检查书类,真的辛苦了!还有讲解过去问的前辈们,群里问题很多,前辈们兼顾自己的学业还要回答我们的问题,真的很不容易,十分感谢东学的みなさん!”
李同学-摄于东京学术塾东京校(右教务老师海苔)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