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届中国经济学人经济学国际前沿论坛举行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由《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学人经济学国际前沿论坛通过线上线下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一些前沿热点经济理论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复杂深远,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世界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世界和中国的实践快速发展与变化,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思想对此进行解释和引领发展,迫切需要对世界与中国的经济形式进行科学研判、深入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认为,疫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某些方面发展的生动实践是走在理论前面的。要做到理论创新服务实践,一方面需要世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术研究也需要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的声音,推动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等“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根据研究测算,到年中国总体可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未来30年,中国将跨入现代农业强国行列,这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他特别强调,粮食在需求和长远战略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继续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利用好国际市场,将减少粮食浪费纳入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传染路径、市场主体的金融行为、金融业务特征、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监管思维、监管政策、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面临调整。他建议利用新的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有效防范新金融风险,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处理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51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