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怎么用经济学理论赚钱我的一次经济学理论社


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

不就是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赚钱吗?我来说一次自己几年前全盘操作下来的经历!其实也是一次作业。

实打实的实战,前前后后1年多的时间,1个人操作,每天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1天的净收入基本在1千元左右,最高峰可以做到2千多元一天。净收入是指单纯销售商品后产生的利润。并不是每天都能赚到这么多钱,按1年的时间计算,平均下来每个月毛估估有5、元的收入。

这种小本生意国家也不会收税,所以对于一份兼职来说还可以了。另外,整个过程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我能想到的都会尽量和盘托出,不过不会讨论具体业务。你要想做,需要自己去实践。生意不是机会或者点子,不可能靠别人帮你能够做起来。

李老师以前讲过学了经济学最好自己摆个小摊,从进货到卖货全流程操作一遍体会经济学理论怎样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我初中就跟同学在街上摆过摊(朋友圈还有初中同学,不会乱盖)。那是我父亲他们单位里有个大哥整出来的商品堆在库房卖不出去,死马当活马医让我们几个小孩拿去搞搞社会实践也好。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用管,最主要的挑战就是找摊位。这个摊位今天是你的,明天就不是。有些摊位明明是你先来的,但是有人过来轰你,说他家在这里摆了几十年。你看见人家在那里摆,你想跟他摆在一起也不行,平时和蔼可亲卖冰棍的大妈会化身战斗姬凶得不得了,她摊位方圆几平米内你都不能摆摊。你要不知道哪里能摆摊,乱摆就会有城管或者保安过来赶你。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摊位卖货,按照单天计算收入,能超过我父母的收入。上面这段描述估计练过摊的都会似曾相识、深有体会。

当然,这种摆摊子的经历由于流程不完整,不能算数。

介于不能全职操作,我想到利用业余时间开淘宝店铺。成本很低,比如要交块钱的消保金,但是只要给10块保险费就能搞定。由于我以前没有开过淘宝店铺完全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要怎么操作。不过我能想到的第一步是先要确定卖什么?

据我观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刚开始选项目最喜欢的就是“新奇特”产品。认为卖的人少,竞争小,原因是他们往往只喜欢考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在于,新奇特产品一方面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到底有没有市场都不知道。另一方面,给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的费用太高,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投入。如果投入以后,没有市场需求,金钱浪费不说,时间也浪费了。

我没钱,不可能选择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项目。另一方面,本身也是风险厌恶型的性格。我希望能每一步都有成效,钱怎么赚到的要一清二楚,不介意从小,从慢做起。我是从4、块钱开始的!

所以,我的目标是非常成熟的行业里找到一小块我能操作的领域。这个思路能行吗?当然能行。因为淘宝上就有很多实力并不高的小店铺经营得很好。而且每年都有新店铺加进来!他们可以,我也可以。我只要观察他们什么产品卖得好,我也进什么产品来卖,不就可以了?

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你拿不到其他店铺那样低价格的产品。光是这个选品的过程就折腾了几个月。最开始从我感兴趣的行业开始梳理,但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却拿不到合适的货。这些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男装、户外用品、食品、玩具、渔具等等。当然除了选品,还同时了解淘宝平台的各方面情况,自己也加强一些ps技术的学习,为下一步开店做准备。ps,零基础学一个星期就够了。只要会做海报,就完全足够做详情页。虽然简单,但是必须要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明白选品的时候,不能选利润太低的。因为我只有一个人操作,不可能靠走量(薄利多销)来赚钱。靠走量赚钱,必须有成熟的团队才可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别去看网上那些所谓的淘宝经验。很多都是扯淡臆想。因为我也参与开发过软件系统。想要靠小聪明钻系统空子,是不可能的。除非人家故意放水。邪门歪道走不远也走不通。那帮人在吹牛,如果真那么有效,自己早悄悄做了。真实情况也是大多数导师大咖,活跃几天就转行做别的去了。

选品选了一大圈下来。选定的领域离我的初衷十万八千里!我选择的品类是“淘宝高级女性时装”。因为一方面在淘宝上是成熟、热门行业中的小领域。市场早就存在,不需要我做开发市场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在北京服装批发市场找到一家愿意打配合的商家来解决货源的问题。再者女性高级时装单价高,利润也高。对我来说起码有一些操作的价值。其实我也是在思考操作价值的过程中,开始体会非货币收入的重要性,非货币收入解释范围和解释力都极其强大。

货源是重中之重,没有稳定的货源,生意肯定做不起来。这其中包含商家是否诚信。而诚信又表现在他们是否已经有成熟的运营流程,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这些都要实际考察。我跑到他们生产基地去调研。在一个非常偏僻的,估计是镇级开发区的库房内。

他们规模不大,但是做了好几年了。时装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我去的时候工人师傅都在各忙各的。这种情况我已经非常满意。因为自己根本没实力,人家愿意跟你合作就很不错了。毕竟他家的服装从款式到做工都还可以。库房的发货量也比较大,证明市场已经认可他家的产品,我不需要担心适销对路的问题。

当然,选定这家并没有那么容易,期间经过很多次认知提升的过程。比如他家就做几个款式,把这几款做得非常精。这个思路跟我不谋而合,因为我个人操作,款式多了学习不过来,也忙不过来。更重要的是,淘宝有退货机制,如果产品不精,消费者很容易退货,增加操作流程也会增大我的运营成本。尽管如此,还是有很高的退货率,基本在30%左右。

我怎么知道他家做得精?这就是要学习服装知识。另外,高级时装有它的道道。好在哪?你作为商家要一清二楚才有可能介绍给顾客。你要制作淘宝详情页,才能有的放矢。

淘宝详情页是决定顾客是否下单的页面,是淘宝经营中的重点。还有橱窗等等这些淘宝的运营知识,不多,也不难。但是要你自己下功夫去学。哪个重要,哪个怎么操作要你自己心里有谱才行。

随着对此事的逐步了解,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我的方向是做一家买手店(集美店),除了这家核心供货商以外,我还通过各种方法在不断收集合适的其他商家。包括参加各种时装方面的活动、展会。而北京恰恰有这方面良好的资源。

我第一阶段运营的优势,也是来自北京这个良好背景。就像你要买螺蛳粉,肯定选择广西的商家才正宗。网上购物就算是款式、价格一样,大城市卖的高级时装总比十八线小县城要来得靠谱。我这一路的店铺总共分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自销,前店后厂的商家自己做,自己卖。还有代销(比如一件代发)、经销等等。

我自己的分类很简单。一种是自己做详情页的,另一种是用统一详情页。代销、经销商一半不会自己设计详情页,都是直接挂供货商提供详情页即可。大家的产品一样,详情页也一模一样,这些代销、经销商靠什么来区别彼此呢?或者怎么凸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呢?或者说,怎样让消费者买他家而不是去别家购买?

他们主要靠店铺整体优势,比如规模比较大,商品比较多让人感觉正规。还有就是在评论区引导消费者给好评,晒图什么的。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我作为新进入者如果按照这个套路必死无疑。因为没有任何积累,不可能跟他们竞争,无论从价格还是其他什么方面。

这时ps就开始起作用,我购买了很多时尚杂志,学习她们的版面设计方式。让产品看起来档次高了不少,再加上强调北京发货。上线不到1个星期就开始出单。一开始,我也去找过专门设计详情页的专业人士来帮忙,但是始终达不到我的要求,所以索性自己上手。没想到还变成了关键性的优势!

其他家没有介绍到的优势,还有用户担心的问题。我都可以自己加到详情页,让产品更具说服力。我怎么知道用户会担心哪些问题?你要去看竞品的评论,这些都是调研的信息来源。

生意开始好起来以后,其他家的也开始模仿。盗图或者就直接全盘复制的都有。由于图片我也没版权,只能放任他们抄袭。我一直在考虑怎么建立独一无二的优势,让他们抄都没法抄。我想到了商标!他们的商标普遍起的比较土鳖,包括我去参加的一些展会活动上碰到的商标,都感觉土鳖。

我想设计一个非常时尚、直白、大气、、、、反正一看就觉得有一定档次的商标。如果能够成功,谁也抄袭不了。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上头租值!无形中能提升店铺和商品的档次。设计这个商标花了很大功夫。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英文词汇并且注册成功。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商标带来的美誉度非常之大。无论是设计详情页还是对外做宣传都有很好的助力。甩那些什么花啊草的品牌名词好几条街。商标我只注册了英文,可能以后会把中文版的也注册了。所以暂时不方便透露。

流量,只要有订单。淘宝就会自动给你流量。这个流量是其他渠道不可比例的,比如直通车、活动、淘宝客、直购的流量等等。所以淘宝刷单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评估方法。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否有所改观我也不清楚。

一些开车大神,其实是碰到系统扶持他流量,所以给了他一些低价流量。他还以为找到什么规律钻系统空子。这些稍微有一点系统常识都知道不可能。事实上开车大神就是经常翻车。

淘宝平台上有各种操作方法。我认为还是要落到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上。

我的作用,或者说赚到的钱其实有几个部分构成:

1、供货商的客服:回答疑问,协调购买、退货等等事宜

2、美工:了解服装款式、品质的优点并且进行图文并茂的说明,降低顾客信息费用

3、质量监督:我要先看一下产品是否过关,才会给消费者推荐

4、代购:我先掏钱买下一批好产品,再卖给顾客

我在这个非常小的领域建立的一点微弱的优势就是如上:强调发货地和建立品牌。仅凭这两点就能在切入这个市场。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道理,只要你能实实在在的帮助到消费者,就能把生意做成。

一年多的操作有很多很多细节不在累述。比如在我之下还有商家来跟我批发服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台湾的客户。一次十几件的批。我也是从他那学到怎么把商品卖到境外(国内有不少国际仓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进出口报关,就像国内交易一样方便)。曾几何时还动过跨境电商的心思,考察包括速卖通、wish等等在内的境外平台。

后记:如果从总体来看,这个生意其实是亏的。亏的方面主要是各种乱八七糟的尝试,消耗大量时间金钱。唯一的好处是眼界开阔不少,对于整体运作来说有了感性经验。比如以前说管理,总觉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看管理,无非就是探索更高效的业务流程,或者维护好现在的业务流程。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或者可以说是“手感”?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非货币收入,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润。有人满意,有人就不满。接触到这些人以后才发现,非货币收入跟货币收入一样会直接影响人的选择。这种发现不同于书上的逻辑推理,而是我亲身体会,亲眼所见的现象。我对于做“淘宝高级女装”的非货币收入就比较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50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