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首届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我们整理了开幕式以及闭幕式上主旨嘉宾的讲话,供读者思考,本文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在开幕式当天的发言整理。
首先,非常感谢人大组织了这样一场发展经济学的研讨会,而且是首届研讨会。我今天主要讲述发展经济学的特殊问题。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确实需要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但是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问题不一定是发展经济学的问题。我先从中美 说起。大家都知道中美 ,美国人真正的目的不是贸易,而是打压、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态势。中美 发生之后,大家都在说“修昔底德陷阱”——雅典城邦崛起遇到了斯巴达老城邦的压制,二者必有一战,这是一个典型的发展问题,与中美 一样。中美 爆发以后,我在学校讲的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最终被中美 证实了,证实了这些问题恰恰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本身不是发展,落后国家的增长才是发展。
,存在一个发展悖论。落后国家,处处不如人,要技术没技术、要资本没资本,人力资本也差,制度又不好,管理也不会,还要和发达国家趋同,就如同雅典追斯巴达、中国追美国。美国过去也追英国,日本也追美国。但是,你处处落后,经济增长速度还要比发达国家快,怎么才能实现这样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悖论。而且,如果落后国家没有这样的增长情况的话,便很难取得发展,因为这样不会与发达国家趋同——美国的经济增速是3%,你的增速也是增长3%,那么差距就永远存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美国经济增长3%,有的国家增长5%,但是这5%里面有2%是人口增长,结果总是缩小不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二,增长快就意味着能够真正缩小差距,缩小差距的过程中,矛盾更加严重。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增长,什么叫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增长理论”,但为什么有了“增长理论”又要发展经济学?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发展是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增长理论是一般性理论,是可以应用到所有国家的理论;而发展经济学是一个特殊理论,是专门研究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要研究发展经济学,一般的说法是,增长只是物质水平的增长,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不能用社会发展代替经济发展。不是说落后国家的问题都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落后国家与落后相关的增长问题,都属于发展经济学的问题。这就说明,发展经济学必须是国际性的,必须在相互关系中讨论经济发展,必须在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探讨增长问题,探讨自己独特的增长困境、增长优势、增长手段和增长渠道,而不是一般地讨论增长。
要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白增长理论,因为增长毕竟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学毕竟是增长经济学对于落后国家的应用和扩展,因此首先要把经济增长搞清楚。了解增长理论,就要了解增长的要素。增长的要素现在已经不单独是最早的劳动和资本了,而是劳动、教育、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物质资本中包含的技术等等。制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已经使得制度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还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余额。对于余额,有人从技术上进行解释,而越来越多的人从制度改进上加以解释。实际上,我们要用这四个要素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增长要素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说了,落后国家要思考的是自己的增长要素和发达国家的增长要素有何差别。落后国家之所以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各种要素结构的制约,有劳动力但是教育水平低,有资源储备但物质基础差、缺乏资本,技术水平低,制度不完善等等。要注意观察在增长要素的结构方面,发达国家是什么样的,落后国家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落后国家就可以利用其要素禀赋。以“结构比较、落后比较”为特征,所谓的“国家差别”就是要素结构的差别,这就是“三层论”。最开始,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