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商贾通天下。笔者对这五个字作两个层面的解释:(一)商人能够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二)商人让各种资源在地球范围内流通。商人主要从事资源的异地转运,当然是有方向性的,就是将资源从富集地向稀缺地转运。商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同一地域内转运资源的商人,第二种是不同地域间转运资源的商人。
最早期最原始的商人,是从以物换物的方式开始的。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货币还未出现,二是不同地域货币不统一而无法实现互通。以物换物的方式,既具有优势又具有劣势;优势是直接明了,劣势是不够灵活简单,且受物本身时效性的限制。正是最原始的以物换物的交换形式,具有劣势,就导致了货币应运而生。
5.1.形成史
5.1.1.货币定义
经济学对货币做了许多解释: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所有者与市场关于购买权的契约;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等等。各种官方定义有点难以理解,下面我们现从货币的产生说起,逐步来理解它的存在。
5.1.2.货币产生
货币的产生源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专门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人,简单理解为出现了有肉的人和有米的人。有肉的人要吃米,有米的人要吃肉。于是出现了不同种类食物的供给,需要依靠他人生产提供,资源交换的基础就产生了。有肉的人和有米的人,就用一定量肉和一定量米相互进行交换,这样大家虽然没有两种食物的全部生产行为,却都既有肉又有米吃了。
如果他们不交换,有肉的人去开坑种地产米,有米的人去做弓箭打猎,他们都会花很多的气力而得到低质量的对方的产品。这比他们用自己的产品换取对方产品难很多。所以,交换其实是双赢的模式。
每次交换,都要用产品换产品。这就必须有相对应的肉和米作为基础。突然有一天,打猎的人受伤了,他把自己的肉和米吃完后,伤还没有好,就无法打猎了。没有肉去换米,但是他又非常需要肉或米来填饱肚子,这可怎么办呢?
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第一种就是向周围的有肉或有米的人借肉或米,当然时间长了,这种办法不是长久的;第二种就是他找到了有肉的人说:“我先用我佩戴了许久的贝壳项链抵一部分肉,等我伤好了打了猎物,就来用肉把项链换回来”。有肉的人看他伤势不重就同意了;可是等抵来的肉吃完了,伤还没有好全,于是他又找到了有米的人说:“我先用我佩戴了许久的贝壳手链抵一部分米,等我伤好了打了猎物,就来用肉把手链换回来”。有米的人看他伤势不重也同意了他的提议。
受伤的猎人伤终于好了,他就去打猎,用肉换回了项链和手链。人们发现了,用贝壳类的东西换食物,比以前用食物换食物方便多了,而且可以解决一些突发情况。于是,慢慢的用贝壳换东西的行为方式就在人类部落推广开来。这就产生了最初的货币形式——实物货币。
最初的贝壳货币,只是作为一种信用保证物,因为不是你有多少贝壳,就可以换多少肉或者米;它是以人们会努力劳动,拿肉和米去换贝壳作为基础而存在的。货币的产生,是以劳动能力作为保证,实现跨短时间享用预期劳动成果的目的的。
5.1.3.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调配人类所需求资源行为的信用凭证。即是,有货币就能够以此为凭证,去调取所需求的客观存在的资源。
货币购买资源只是获得资源的方式之一,货币购买资源是非感情式的,是满足资源需求的常见的方式。还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传递方式,如:赠送、给于、捐献等,这种资源获得方式是人类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
货币是由于人类有资源需求而产生的,早期是靠人类的基本信用,靠大家的基本道德准则来保证它的有效性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货币信用凭证的实质,依靠发行单位的基础资源和整体实力作为信用保证的。
一个组织发行的货币,当这个组织的信用等级高,货币就稳定;当信用等级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相应货币资源调配力度相应减小。当一个国家或组织任何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没有时,他发行的任何货币都是无法交流且没有意义的。
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虚拟世界的游戏币,游戏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的交流意义,唯一需要他的就是游戏玩家,游戏开发者故意让游戏币变得需要,只是为了让游戏玩家花钱去购买而已。如果一款游戏没有人去玩,里面的游戏币自然就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所以,游戏需要的不是游戏币,而是游戏玩家;只要有游戏玩家,就可以把游戏币打造成可以提高游戏玩家游戏体验的必需品,诱惑游戏玩家购买,达到促使游戏玩家给游戏公司充钱的目的。游戏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游戏体验,游戏公司赚取超额利润。所以,一款游戏开发出来,一般会做大型的宣传、推广、或者请托去完成他们积累游戏玩家的目的。
再一个广为熟知的就是网络虚拟货币,比较出名的就是比特币。
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机构控制的比特币诞生。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新比特币通过预设的程序制造,随着比特币总量的增加,新币制造的速度减慢,直到年达到万个的总量上限。
我们来分析一下比特币,假设读者您就是比特币的设计者,您应该会这样来设计它:
1)产生在任何网络节点(目的:为了不受任何国家监控);
2)数量有限,制造稀缺假象(目的:虽然总量定为万个,但是,一多半是你控制生产的,让其他人可以生产一少部分,由于让普通人都可以生产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就让他们感觉这个游戏规则是真的,而且起到了拉人头进来的作用);
3)任何人都可以生产(目的:这是为了进一步拉人头进来,就像游戏需要游戏玩家一样,没有游戏玩家,游戏币就是比垃圾还垃圾的东西);
4)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目的:此条才是骗局的核心:无法流通,就无法骗人买单;交易过程中无法辨认身份,这条的核心是可以保护您本人不被追查,同时也可以吸收其他非法资金拥有者介入,达到跨地区区域洗钱的目的)。
有了这几条设计基础,您只需要租个服务器,编一套程序(非常像一款游戏,但是尽量不要让人觉得是游戏)。然后,开始隐蔽宣传(一开始知道的人越多,骗局越容易被识破)、悄悄打广告(悄悄的才会让人有神秘感,可信度才更高)、找托(这是必须的,有人帮忙吹嘘,拉人头的目的就更进一步了)。
经过一段时间,就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您发明的比特币,可以流通、任何人都可以生产交易(多半都是您控制生产的)、最主要是身份不被追查(您和洗钱的人最爱这一条)、比较稀缺让人有急迫感(机会很少,再不进来买就晚了,有点像促销)。
最后是重点,就是再拉个大国进来,给它百分之二十的好处费。年,美国政府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币价格大涨。而在中国,年11月19日,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6,元人民币。哈哈,您设计的比特币几乎全球流通、价格暴涨,价格涨的越高购买的人越多,您就顺势勉为其难地卖掉您自己生产的占比最大的那部分比特币了。您就从不可能到可能实现一夜暴富了,您说您自己牛逼不牛逼?
游戏币带给游戏玩家心跳的游戏体验,网络虚拟货币带给玩家炒股似的疯狂感觉。网络虚拟货币,就是金融骗局,因为它缺乏了基础资源的匹配保障,其本质是没有最根本的实体资源作为基础依托。请远离网络虚拟货币,因为这是隐性的赌博行为,您永远是庄家刀俎上的鱼肉;如果当前您还没有“被杀了吃肉”,只是庄家觉得您还太小,杀了怕暴露庄家们的把戏而已。
货币只是资源调配的信用凭证。一旦发行组织或国家信用出现巨大危机(本质是发行组织或国家没有相应的各种资源作为基础支撑),这张凭证就一文不值,可能连草纸都不如。当今世界就有某些国家,买包擦屁股的草纸所需的货币量比草纸量还多;这就是货币本质暴露的显像现象。
货币产生于资源交换,发展于国家形式。国家利用资源交换,达到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各种资源,去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
5.1.4.存在基础
最早的贝壳货币存在的基础:一是各分工方有获取相应资源的能力,且这种能力被其他人所熟知和认可;二是原始人淳朴的信用水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农业和工业彼此分离开,冶金业的产生发展,实物货币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货币的贝壳也逐渐被白银和黄金所替代。加上国家形式的形成与巩固,冶金业生产的白银和黄金更加珍贵,且便于使用和储存,以白银和黄金作为资源调配的信用凭证形式,被逐步推广和稳定下来。
从货币的产生,我们可以了解到货币存在的基础:一是社会分工的形成,大家都只有一种或几种资源生产能力,大家要生活就必须互相得到别人生产的资源;二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用资源实力作为信用基础,并规定某种特定介质(货币)作为资源调配的凭证。
货币的存在基础是资源交换。国家形式在资源交换的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资源交换又满足了社会各层面错综复杂的需求关系,且以一种基本方式加紧了社会联系和促进了社会发展。
5.2.贡献
从最原始的货币产生到当今人类社会,货币形式经历了从贝壳到黄金白银,再到纸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的过程。货币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本身是符合宇宙两大法则(空间占位法则和能量最低法则)的,货币让人类的资源交换形式更加灵活和方便。货币的好处其实很多,下面笔者列举几条:
5.2.1.促进生产积极性
当经济社会模式因货币的形成而确立后,原来以物换物的全过程方式,就直接转变为以物换货币和以货币换物的半过程方式。此时,人类生产劳动的目的就无形地被统一和简化了,由原来的直接物质需求为目标,直接转变为对货币量的追求为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以后,人类生产的干劲就越来越足,生产积极性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人类在共同相处的过程中,各自劳动的能力,只能被身边的少部分人所熟悉,而大多数人是不得而知的。所以,如果某个人A在没有任何付出时,如何去获得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最大的问题。A不能说我欠着后面还,因为陌生人一方面并不了解A,二方面不知道A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A先通过劳动换取一定量的货币,然后,通过货币去换取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此时货币的流通和积累作用就体现出了来了,即是货币流通的基础是:货币量与劳动量关联在了一起。即是,相对而言,只要是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都与一定的劳动量相关联的。正是这种关联关系,我们才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卖”给别人,换取别人用劳动换来的“货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类很难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遭遇不确定的灾难,而因此丧失劳动能力。一旦遭遇某种灾难,单个人B就很可能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继续积累货币,当B把以前积累的货币因换取所需资源而消耗完以后,就完全失去了再获取‘用以满足B和B供养家人所必需资源’的能力。
为了避免无法预见的灾难对人类的影响,个人在相对安全的时候,就会尽量通过劳动换取满足未来足够长一段时间所需资源所对应的货币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家通过劳动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去换取更加多的货币积累量,从而达到对未来生活保驾护航的目的。
当前全球,大部分人都忙忙碌碌、生活冲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有短期基本生活保障,或者没有基本生活保障,更有甚者还有部分人已经负债累累入不敷出了(已经属于破产的范畴)。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就没有安全感。此时,单个人以及其家庭所积累的货币量,已经和家庭生存保障联系在了一起,也与个人和小家庭的生存安全感联系在了一起。
上述情况就将人类的被动生产,转变为了积极的主动生产,从而在无形中推动了人类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5.2.2.促进资源繁荣
资源繁荣分两个方向:一是同一种资源数量的增加,另一个是资源种类的增加。货币与经济社会模式二者是共存的关系,货币是经济社会模式存在的显现,经济社会模式是货币存在的舞台;因此,二者都促进了资源的繁荣。
货币让人类由原来没有目标的生产模式,直接上升为了有清晰目标的生产模式,大家就有了最直接的目标,就顺理成章地促进了生产积极性。此时,人类会想方设法地去生产能够换取货币的各种资源,资源是以人类的需求为判定的,有需求的资源增加需求量,当前没有需求的资源就成为人类新的资源种类。
笔者在前面章节已经论述了,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在人类都想换取货币的时候,单一依靠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有个最高限度的,而人类都想获取货币,只能够从人类的欲望下手。所以,原本几乎没有需求的以人类欲望为依托的资源,就大肆猖獗起来。奢侈品、精致品、以及以人类短时精神和身体享受为依托的各种衍生资源产品(包括烟、酒、黄赌毒等)等资源产品,都属于满足人类欲望的这个范畴。
当今全球的各种资源产品,与人类诞生史中人类能够获得的资源产品相比较,量的飞跃和品种的飞跃都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得益于经济社会模式中货币的引导促进作用。
5.2.3.促进人口增长
货币促进了资源繁荣,人类的生存空间无形被放大,能够生存的人类就越来越多;而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又推动了资源的进一步繁荣。
人口增长需要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1)需要与人口基数相应的足够的食物资源。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因天灾人祸导致食物资源短缺,而饿死大量人类同胞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人类只能迫不得已将不能入食的物质吃入充饥,更有甚者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所以,与各个时期人口基数相对应的足够的食物资源,是人口能够呈现增长变化的重要因素。
(2)需要有相对安全的足量的住所资源,用以避免恶劣自然环境可能对人类的伤害。人类属于地球恒温物种,稳定的体温保障,是人类能够正常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经历一千多万年的进化发展,早已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而人类的生存都需要有相对稳定的住所,一方面存储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为人类的夜间休息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保障。安全的稳定的住所能够给人类带来很多好的帮助,因宇宙两大法则(空间占位法则和能量最低法则)可以预见,经常更换居住环境的人类群落,肯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环境,而不好的环境就可能导致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住所资源也是人口能够呈现增长变化的重要因数。
(3)需要有适量的防御工具资源,用以抵御其他凶猛物种可能对人类的侵害。人类诞生史中,因为当时人类先祖们手无寸铁而很难与自然界凶猛的物种相抗衡,所以只有以“躲避”的方式去生存,比如:在树上生活,在洞穴里生活,在高山上生活等。伴随着人类发现工具的积极作用后,就开始发明出各种各样原本自然界没有的工具,并合理应用这些工具,就达到了合理抵御凶猛物种的目的。所以,防御工具资源也是人口能够呈现增长变化的重要因数。
(4)需要有相对优秀的正能量的文化资源,用以引导人类和平共处、互帮互助。自从人类诞生史晚期,就出现了人类部落内部和部落之间的斗争导致的流血事件。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阶段;但是无论中外古今,人类自相残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就当今全球,人类战争也没有平息,甚至可能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况。人类的战争主要在于文化层次的差异引起的,所以正能量的文化资源也是人口能够呈现增长变化的重要因数。
因货币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非常多,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上面四点供读者思考。
5.2.4.促进资源贸易
地球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是比较大的,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所需求资源的广泛性与地域限制性的矛盾需要被克服,使得各种资源区域性贸易得到发展。
在以物换物的时代,要去获得别人富裕的资源,就会非常繁琐,只能够用别人需要的资源,去换取别人已拥有的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某一方不需要对方的资源,交易就无法进行。而货币的出现,帮助人类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被大家公认的货币,就能够起到媒介作用,将物物交换分解开,大家能够用货币去与其他人换取我们需要的资源。
在资源富集区域以低价购买,然后运输到此资源贫瘠的区域,以高于购买价的价格售卖出去,这样就存在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由于贸易在逻辑上是合情合理的,且其本身是符合空间占位法则和能量最低法则的,所以,人类以货币为目的的行为方式,无形中推动了资源贸易的蓬勃发展。
地球经历多少亿年的发展变化,今天全球各地地形地貌都不尽相同,地球各处的固有资源和出产资源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地球资源受地域差异的影响非常大,地球各地出产资源不只受地域差异影响,还受一年四季气候差异的影响。
普通人一般主要从事小范围内的资源贸易,此种类型的贸易中资源的类别,主要是与人类基本需求相关的部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工业等分离开以后,逐渐形成了城镇星罗棋布于农村中的局面。农业和畜牧业产量相对较低,而人类对吃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天天需要、顿顿需要,所以,人类需要大量的土地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城镇早期源于人类的聚集地,砌墙而围之,抵御其他可能对人类形成威胁的事物;后面城镇发展到人类工作生活的聚集地,成为资源贸易的主要场所。
由空间占位法则和能量最低发展,城镇便于发展,便于人类相互协作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从而获得货币。有货币的地方就有人,就有相应的需求,就有人为了获取货币去将各种资源从其他地方运输过来,通过贸易的方式赚取差价达到获取货币的目的。所以,人类因各种原因形成的对货币的追求,变相促进了资源贸易。
从当今全球现状来看,全球大范围的资源贸易基本上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储备的高度。从国家层面讲,货币只是维持国家内部社会层面正常运行的一个道具;对国家讲,资源才是最实质性的根本依托。一个国家造了N多货币,如果什么资源都没有,这些货币有意义吗?地球上有很多国家或地区,因为资源匮乏导致危机意识强烈,时刻准备去抢夺资源用以储备。也有很多小的国家或地区,因为某些当前人类需要的资源富集而富得流油。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强大富足与否,主要在于其是否拥有别人需求的大量资源。所以,有准备的国家或地区,都在进行着跨区域性质的资源贸易,这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储备的高度。
5.2.5.促进文明进步
当因货币的间接促进作用,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资源富足情况以后,人类的各种行为方式就自然而然需要脱离‘动物本能性’的抢夺方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人类能够供应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以后,大家都有与之对应的资源保障,大家还需要哄抢吗?答案不言而喻,没有一个人真心愿意当一个与大众为敌的坏人,谁都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让人类拥有了相对富足的基础必需资源,就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人类诞生史的一千多万年里,加上人类文明史的近一万年里,除去近几十年时间,几乎各个时代全人类都没有迎来资源自给自足的时候,在那种情况下,人类自己和自己抢资源,和其他各种动物抢资源,抢就意味着极大可能的“战争”、“厮杀”等各种不好的局面出现;当近几十年,人类利用西方关于具体科学的相关积极作用(当然经济社会本身促进了具体科学大发展),创造了资源繁荣昌盛的局面,此种前提下,人类就具备了不去“抢”的硬气,必然使得人类文明急速飞跃。
5.2.6.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文化包括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货币对人类生产积极性的变相促进作用,变相地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当今世界,我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并存,虽然当前全球范围内,中华文化呈现相对弱势,当前全人类都在西方文化带来的科技文明中受益,并大有对西方文化歌功颂德之势。笔者对于这样的情况是理解的,也是认同的;但是,当前全人类的各种优势(对比于以前的人类时代),虽然主要受西方文化指导而成,可是文明不要忘记了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崛起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打个比方:当前人类居住的高楼大厦,我们平时都在欣赏高楼的伟岸和造型优美,我们平常接触的都是大厦地上部分(包含地下室),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感谢大厦地上部分带给我们的空间、体验等,并以此感谢建筑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和思想贡献。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方式是正确的,但是并不完全。因为,一方面对高楼大厦而言,基础和地上功能部分同等重要,我们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