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www.wxlianghong.com/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报酬递增的思想由来已久,早期已见诸古希腊哲学家和我国古代先贤以及中世纪伊斯兰学者的论述和著作中。色诺芬观察到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以及城市对分工的促进作用;柏拉图认为城市的形成和维续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城市规模取决于分工和专业化收益与随之而来的成本的权衡;管仲、孟子、荀子、司马迁认识到劳动分工是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专业化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图西把因劳动分工而成为可能的社会合作视为文明生活的基础,其中交易和交换起着重要的功能,并着手处理涉及法律、公共行政和货币的社会合作的治理问题(李井奎,;朱富强,)。
至17世纪和18世纪中叶,威廉.配第、厄内斯特.路德维希.卡尔、伯纳德.曼德维尔等对分工和专业化的详细分析成为斯密分工理论的直接先驱(陈军昌,:6;孙广振,[]:49)。配第认为,十七世纪荷兰的商业效率之所以更高,就是因为它们使用专用的船只适应特定业务的需要,并指出海洋运输和海外贸易对分工和专业化的促进作用;卡尔强调,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构成财富的最终来源;曼德维尔首先创造出劳动分工的术语,并从演化的视角说明专业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孙广振,[]:50-70)。
斯密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思想,建立起一套他自己的理论体系。《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问的诞生(杨小凯,张永生,:7)。斯密体系的核心就是劳动分工理论,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二是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斯密强调,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进步的源泉,分工与专业化的问题实际是经济组织的问题。斯密详细地讨论了分工与专业化能够带来的三种好处。第一,分工使劳动者专于一项工作,提高劳动熟练程度;第二,分工节约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第三,简化和节省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也起因于分工(AdamSmith,[]:8-10)。斯密认为分工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普遍倾向,继而论述到人与人之间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AdamSmith,[]:14-16)。由于交换的倾向引起分工,因此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范围又取决于运输条件(AdamSmith,[]:17-21)。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后来被总结为斯密定理,并由杨格()发展为斯密-杨格定理,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也就是分工取决于分工,递增报酬和经济进步的可能就蕴含于此。市场还承担着协调由分工和交易形成的复杂网络的功能,调节供需关系(AdamSmith,[]:58-64),引导资源配置(AdamSmith,[]:)。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思想,认为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经过市场力量作用,能达到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杨小凯,张永生,:8)。斯密([]:11)总结到:“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所需要的以外,还有大量产物可以出卖……别人所需要的物品,他能予以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予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利用和综合了无数先驱的工作(孙广振,李井奎,:83),以致熊彼特([]:)认为“《国富论》不含有真正的新思想”,但熊彼特([]:)接着说到“无论是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
斯密之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也做了细致的研究。李嘉图采用外生比较优势视角,发展了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朱富强,);巴比奇指出分工和专业化能简化操作,使机器的应用和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并且分工还能节省重复学习的成本(孙广振,[]:-);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生产关系,分工的不同形式是多样的社会组织的基础,马克思还区分了社会内部分工和工场内部分工,以及协调分工的两种机制,即企业主的权威和自由市场。
尽管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具体观点可能存在分歧,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