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一直没时间。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人,因为没有看清楚这个事情,而活得不开心。
所以我今天希望能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大家看清事情的真相。
从心理学的角度
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趋利避害。
好多人都很想找对象,结婚。
因为他们潜意识里以为,自己可以从对方身上占便宜。
找一个贤惠的好女孩,照顾自己的生活,操持家里,生养孩子,实现社会眼里的成功,妻贤子孝。
找一个有能力的好男孩,保护自己,宠爱自己,让自己不用活的这么累。
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这种美好的期待走入一段亲密关系,走入婚姻的。
但是,一段亲密关系里,人们所能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宠爱,一份舒适,更多的是忍耐,牺牲和付出。
人自然是很渴望得到宠爱和舒适的,但是人是抗拒忍耐和牺牲的。
如果认清了亲密关系的本质,大部分渴望占便宜的人都会对亲密关系避之不及。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我不会是那个那么倒霉的人”。
“我年轻貌美,我的婚姻肯定是美满幸福的,我的老公肯定是无条件宠爱我到天荒地老的。”
“我在这段婚姻里面肯定是能占到更多便宜的那一方,而不是牺牲奉献更多的那一方。”
关于以上,有两点悖论:
第一,人无完人。
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包括所有男男女女,每个人都有脾气,每个人都有缺点,只要对方有缺点,就需要你的容忍和牺牲。
要找到一个不需要你做任何牺牲就能维持的幸福婚姻,那是不可能的。
你回想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也是有一些要让别人忍耐的地方?
假设你不觉得你处在人群中最差的,那么剩下的可能性是,你觉得你在人群中是中等或者高等水平。
根据一个简单的统计学和概率论:
如果你觉得你处在人群中的中等水平,按照概率,大部分人跟你一样,那说明你找的这个伴侣也有一些缺点需要你去容忍牺牲的。
如果你觉得你处在人群中的高等水平,金字塔的顶端,那按照概率,你找到的人可能甚至比你缺点更多,那说明你要容忍他的地方更多。
第二,吸引力法则。
这个法则其实很简单:两个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
如果两人抱着结婚的目的谈对象,一拍即合,希望迅速结婚生子。
那说明这两个人就是抱着我上面说到的占便宜的心态去谈对象的。
因为只有人以为这件事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时,才能这么积极迅速地行动。
简单粗暴一点总结:两个人互相想占对方便宜,且没有做好让对方占自己便宜的准备。
这样的两个人抱着错误的期望跟对方结了婚。
那这两个人的期望和诉求是互相矛盾的。
图片源自德国找对象真人秀《单身汉》derBachelor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
想占便宜的人可能会这样想:我从对方身上占不到便宜,问题肯定是出在了对方身上。
因为我找的人错了。
我换一个品德高尚无私奉献,或者能力更高能赚更多钱的人就可以了。
嗯,这样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实施者需要有其他方面的突出特质(譬如没有良心和羞耻心、脸皮极其厚、一直能保持极其美艳(或者极其有钱)、做事极其放得开,不折手段,无论年龄增长一直都精力充沛),才能通过不停地换人来达到这种可以一直占到便宜而且自己也能感到幸福满足的状态。
就算对方无私奉献,如果你是抱着不好的初衷跟对方交往,就会有两种情况:
他感觉到了你的品德有问题,他提出分手。
他一直感觉不到你的品德有问题,继续像傻子一样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中。那说明这个人自己能力不高,也就是说他其他方面肯定不会很成功(譬如赚不到钱)。终有一天你不满足,你提出分手。如果你有时间能力玩弄别人,还不如省下这个时间找其他方法赚钱更快呢。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我们不是以上说到的那种特质者,就不要轻易去尝试这种方法了。
那普通人适用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
假设你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活得好。
以前你以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靠伴侣,所以你通过讨好伴侣,宠爱伴侣,提高伴侣(以让伴侣能赚更多的人给你花),以求他/她这一辈子对你的回报。
跳出来想想,你为什么这么傻,要曲线救国?把这些投资在别人身上,把主动权给别人?让别人决定,接受你的无限投资之后,要不要回报你?
你应该做的是,讨好自己,宠爱自己,提高自己,以求让自己能让自己活得更好。
别人或者会背叛你,或者会先你而去,可是你自己永远不会背叛你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你自己,生活邋遢,每天消沉,不给自己做好吃的,不让自己好好睡觉,不坚持运动塑造自己的身体,那就是你自己的错。
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一个伴侣把你从火坑里拉出来。
而是因为你自己把你自己扔进火坑里面,并且不让自己出来。
没有对象不是你活得不好的原因,你自己才是你活得不好的原因。
那么,我们还为什么要找对象呢?
如何正确地通过找对象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答案是:通过真正的爱对方,对方也真正地爱你。
爱是一个很罕有的行为和情感,大部分人其实不懂,也没有真正做到过。
上面提到的种种走进亲密关系的动机,都不是基于真正的爱。
如果他们声称自己是基于爱,那只是个笑话,他们侮辱了真正的爱。
爱这个话题很高深很虚无也很稀罕,我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谈论,就算要说也得另开一篇了。
这里我只想说说被扭曲千年的社会鄙视链。
千年以来,人们在社会中所实施的鄙视链是这样的:
人本无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之分,就算要按照谁比谁更幸福来分高低的话,那么正确的社会鄙视链应该是:
很讽刺的是,那些在目前社会鄙视链顶端待着的,自以为自己能够站在最优越的位置上对其他人评头论足的人,其实大部分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呢,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最不幸福的人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
这里说说西方国家。
由于人的寿命有限,一个组织的经济要发展,(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村口翠花的小士多店),需要不停地有年轻人的加入才能发展。
得到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生产人,就像当年纳粹时代的德国,招募了大批年轻女性,生产婴儿。(详情搜索“生命之泉”计划,德语Lebensborn)
另一种是从别人那里抢现成的,就像当今世界上的著名移民国家,如英美加澳新。
顺便跑一下题:
看似希特勒没有从别人那里抢人,但是其实希特勒跟今天的英美加澳新的思路是一样的:要获得优秀的年轻人。
只不过希特勒认为的优秀的人是纯正血统的金发蓝眼的雅利安人,所以他只能自己生产。
而现代的英美加澳新比希特勒聪明了那么一点点,知道优秀的年轻人是不分人种,不分国界的。
要自己生产,还要先养到18岁这个人才能开始工作,太坑爹了,太亏了。
讲讲情怀,宣传下美国梦,就可以从别人那里抢现成的、花费十几年义务教育和无数个家庭的心血培养好的优秀人才,让这些优秀人才自己来倒贴,只有你倒贴足够了,才给你发绿卡。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人带着智力,体力和钱来了,倒贴给我发展经济,我的经济发展的更好,于是来了的人也不愿意走了(而且通过自动筛选,不适合的人就自己回去了),而且更多的人愿意来。
用经济学的词语来说,英美加澳新这个模式其实很理性。
就像磨墨的毛驴的脖子上吊着胡萝卜,毛驴追着自己的胡萝卜磨墨。
毛驴带资(胡萝卜),带劳力(吭哧磨墨)进组。
这真是空手套白狼、稳赚不赔的好生意。比希特勒的方式高级多了。
虽说听着有点残忍,但是其实这样的设计也能让最有能力的人获得最大的回报。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比较好的平衡模式。
(这里补充一句,在我以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2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