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我复试时候与别人交流,很多都是奔着上财的题型而来,在我们看来,同样的复习投入,上财的分数会比其他学校的专业课要高,就算考不上,调剂也有优势。上财的题型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学习想压分的空间极小,而且后期没有背诵压力。所以前期复习好的,后期有充足时间留给数学拔高和政治背诵。一般经济类专业课,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是主体,再配合少量计算题,这种考察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好押题,只能考重要的、成体系的知识点,很少考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就算考也只会在名词解释。因为,主观题答题量多耗时间,题量不多,一题6-15分,小知识压根没法出题。上财就不同了,1分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总共60道,小考点是逃不了的。别以为小考点少,就几分而已,首先你在考场上遇到没见过的考点,你的心理素质够硬么?还有,上财考过教材附录里的模型,而且还是在历年真题里排得上名的压轴题!!所以,复习只抓重点,苏联式粗犷复习,幸运的话就是几道选择判断不会,倒霉的话就是15分大题没了。复习必须全面且踏实!
上财的复习我概括为:两个体系和三个阶段
两个体系:理论学习、做题训练
理论学习
现在教育部禁止公布参考书,早年是范里安、曼昆、巴罗三本。曼昆+巴罗共占50%分值,其中巴罗以选择判断为主,仅3年出过计算分析题,共5道,但实质上是3题,因为有两题是原题再现,3题中的2题其实是一个考点,只不过一个价格上升,一个价格下降,因此历年真题中的15分大题仅考过两个考点。而考察难度很低,基本停留在教材原文再现的水平,并没有太多的实际运用。而没有考察15分大题的年份里,也不会超过7~8分。最重要的是,、、连续三年没有考巴罗。因此,巴罗的重要性大家心中应该有数了,下面不再提了。(我可没说不用看不会考!!!)范里安是一本经典的中微教材,但它对初学者并不友善。其一是因为本身教材难度,不像本科学习经济学,很多原理是用“大白话”或者“图形”说明即可,在中微需要用数学推导证明的,而这些数学内容恰恰也是考试要求你能实际运用的。其二是因为它涵盖的知识点多,有些章节是高鸿业、平狄克教材上没有的,而且其中一些章节写的比较简略。比如我给学员讲“要素市场”时,做了大量补充内容。其三是微观内容多且杂,尤其在曼昆的对比下,作者并没有太突出微观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投入时间研究,并且能够把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此处问报班学员一个问题:在理论分析上,买方垄断市场是要素市场上独有的?回答是的,请自觉回看录课视频,麻溜滴)微观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学,因为微观除了判断题,其他题型基本都是考察计算,并且题型较多,完全是在考数学的经济应用题,并且压轴题经常出现在微观部分,毫不夸张的讲,得微观者得。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一本思路清晰、体系清晰的经典经济学教材。曼昆的内容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知识难度上,都比范里安低,压力不大。但宏观的问题在于,微观是一家之言,理论前后有联系只是你没发现,但宏观是几家之言,所以很多人学完之后,觉得宏观很散!甚至前后矛盾,这点请大家心里有数。题目考察的更多是对理论的直接考察,即使有计算,除了索洛模型会有些许难度,其他大都是套路性的计算,就像大家在学习概论最后的极大似然估计一样,都是在跟着固定步骤在做。在15分大题中,可能会出现一两道“文字类”题目,注意!很多学长学姐说这是主观题,然后考生自然就当成写小论文在做了。反正鄙人年两道文字类题目,我一概点到为止不罗嗦,4个小问加起来没有字,分。人家写成小论文也+,我点到为止也+,阅卷人是根据得分点给分,不是字数,所以请不要恐慌!!!小结的考察是大家对理论的应用能力,大白话说就是计算。因此,理论学习你把书背下来是没有用的,如果考主观题,你背一背,而且背多了自然会有一些感觉,考试能拿到分,我一战就是如此,三个月背完了一本参考书,考试也考了,这还是在有道10分计算题,考了差分方程我不会做的情况下。并且我还成功押题了,因为把历年真题汇总一下就统计出来了。上财你试试?所以理论学习,必须清爽!扎实!清爽,首先就是知识体系清爽,心中得有一个树状图一样的知识体系,而这恰恰又是范里安这本书的劣势,曼昆已经帮大家归纳好了。然后就是化繁为简,这个指的就是数学,要会用数学语言解释经济学理论,抓住各个理论背后共同的经济学本质,而且这也是考试要考你的!所以我给学员讲课,能用数学不写字,总结内容用数学表达。扎实,是会把一本教材的附录里的内容,拿出来变形考成压轴题的;会把教材最后一个知识点,大家习惯性轻视的点,考成15分大题。因此,必须滴水不漏,扎扎实实的。具体“补漏”的方法下面会介绍。
做题训练:钟根元、曼昆书后习题、真题
理论学完,下面就是实际运用。很多人会抱怨钟根元做错,调整好心态,做错,错得离谱很正常,这就是上财的难度所在。但是不用担心,因为你错的离谱,原因是第一次接触,也就是还没有掌握到,并且钟根元的套路是重复出现的。因此,如果你做错了,好好订正,只要你解决一题,拿下一种套路,你就等于解决了多道题目,所以请给自己一点时间。并且,如果你解决了钟根元,真题的微观部分应该就没啥大问题了。宏观,曼昆的书后习题是必做的,而且难度也不大,但真题考过曼昆书后习题,而且不止一次。真题是最好的习题集,以下是我个人真题使用方法,仅供大家参考:15年真题,分为10+5,前10年作为习题集,后5年作为模拟卷,总共做3遍以上。前五年第一遍估计会做的很惨,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从钟根元整页的错,到前五年60分客观题错一小半,最后,战略上要自信!
前十年的判断、选择题:在钟根元和曼昆书后习题做完之后开始,一周2-3年的进度。
目的在于“精准扶贫”补漏,因为上财题量大,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全面,而大家前期学习是广撒网,不知道重点、不知道考点分布、不知道复习方向、没有整体性训练,所以我们现在要找方向。
每做完一年,针对每一道错题,把对应考点重学一遍,可以用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遗漏知识点。并且练套卷,可以让大家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部分知识点,而非专练某一个而忘了前面学的。
能够解决十年的客观题考点,大家知识点方面就应该没大问题了。
前十年的全部题目,不要计较说判断选择做过一遍了,如果记忆力真那么好,也请在脑子里把做题思路走一遍,想象自己在给别人讲这道题目。计算分析题开始接触,是为了训练大家对考点的综合运用。一周4-5年的速度,套卷做题时间限制在2.5小时以内。
前十年的全部题目,进一步巩固思路。但得多做一件事,这时候大家对考点多少是有感觉的,按照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计算分析题分类归纳好。
后五年,按照套卷,全真模拟,同样要“补漏”,归纳计算分析题题型。也可以把前十年的题目再拿出来,和后五年真题交叉使用。
tip:建议大家做套卷的时候,给自己的分数强行减10分,按照这个标准争取做到+,给自己在考场上留弹性空间,也是最简单的“俯视”考研方法。
至于胡永刚,我是最后2个月才买来做的,感受是,题量太多而且重复命题过多,错题错答案太多,而且有些章节对于考研而言不值得做,所以建议考生自己选做。
三阶段
阶段一:理论学习和习题训练
学习范里安、曼昆,并且把钟根元、曼昆书后习题做完。这个阶段教材可以学的糙一点,不用学的太细,但题目必须踏实解决掉。我是4、5月,加上6月一点零头,看完了范里安和钟根元,我是这个时期是典型的苏联式复习,因为我认为第一轮复习,质量可以让步,但时间不能让步!不然我的心理支撑不到最后。6月看完了曼昆,曼昆习题和真题一起在7月开始的。我每天分配给的时间是4~5小时,自己看书,没有买辅导。细说下我的苏联式复习,重点学主体知识点,比如范里安消费者理论的最优选择计算,一定要学会,但像“不确定性”这章看不懂,不看了,战略性放弃,因为我要保证按时间计划“翻”完这本书,而不是“吃透”这本书。而且我先把主体重点学会了,就是解决了主要矛盾,非重点和细节性知识点可以留到后期补。就像发生战争,前方阵地可以丢,但不能把指挥部、王牌部队、军事要塞丢了。注意,我是在说阶段一!阶段一丢下的,后期要记得补哦!!!!大家根据自己把握适度原则啊,你别跳的太过分,连主体知识点都跳啊!!!!
阶段二:理论查漏补缺,真题前十年
理论上的查漏补缺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前文所说的,每做一套真题都要把错题的知识点重新整理一遍;其二就是重新看教材,建议做完前五套真题再开始,因为前五年真题的“精准扶贫“,你肯定把书翻一遍了,学完主体知识点,又知识点筛选了一遍,你的工作量会进一步下降,书会看的很快,专挑没看过、做题经常错、犄角旮旯的附录注解的内容看。我不是高中班主任啊,大家根据自己把握适度原则啊,你别跳的太过分,连主体知识点都跳啊!!!!真题前十年做三遍。如果你阶段一,跳过的知识点太多了,请你先补理论再开始真题!如果心理素质够硬,也可以真题补漏中把前面跳过的知识点顺带学了。我是在做真题的同时,做曼昆书后习题。7、8月前十年真题做完三遍、十年真题中写错的考点汇总完毕、大题题型分类汇总完毕。每天复习时间是4~5小时。
阶段三:做题方法总结,模拟冲刺
前文说,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计算分析题按照题型分类归纳。注意,上财的计算分析题是15分一题,综合性强,有心者可以比较下,其他学校的计算题,有些夸张的,只是上财的一道1分选择题而已。所以,经过阶段一的学习,阶段二的补漏,大家的对单个知识点的应用应该没问题,知识点的综合使用也有接触,那么最后阶段,就应该是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点整合成体系使用。虽然说的很玄乎,但方法很简单,做大题,按照分类专项训练即可。大家可以买一些名校真题集之类资料,多练练计算题。最后五年真题全真模拟,限定时间2.5小时以内,算得分时强行扣十分。因为这时候卷子已经很少了,一周模拟一次,10月开始,到11月初全部结束。最后时间研究最后五年真题,再刷两遍,总结计算分析题。我在这个时期认为的压力已经很小了,因为我前十年的卷子每道题目的,注意!是,我超熟,第三遍的刷题时候,1~2小时完整做完,在强行扣10分的基础上,得分+,那么我自己就心中有数,虽然这个分数有很多前提!!!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大家自己做过真题就会知道,专业课的真题高频考点很多。后五年模拟,在强行扣10分的前提下,目标得分~+,所以的时间减少,2~3小时,更多时间留给数学思路总结。
附1:范里安曼昆不用看的章节
范里安:1、11、13、17、31、36、38
曼昆:1、15(15年真题总共2分)、20
附2:我自己用的复习资料和评价
附3:广告
我自己的辅导,是在自己考研基础上,自学了平狄克、平新乔、多恩布什,进行汇总,并且借鉴上财高级经济学的内容。不喜欢什么基础强化冲刺班,理论就那么多,套路就那几个。理论我给你讲懂了,套路带你见过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训练,这才是提分的关键,听课只是引路而已。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划分基础强化冲刺的讲课内容,也不喜欢耽误大家自己训练的时间。而且,我自己就是没买辅导自己看书的,辅导只是花钱节约时间而已,如果课太多,耽误了训练时间,还不如不报班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nr/1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