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韩国的未来发展,财阀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层面,根据亚洲经济报道,年韩国十大财团资产占GDP比重为48.4%,在12年财阀经济的巅峰时刻这一比重为85%!
政治层面,财阀与政府关系一直纠缠不清,无论是敌对还是拉拢,历届韩国总统执政生涯中总是少不了与财阀相爱相杀的戏码。
财阀之间通过相互联姻等方式建成同进共退的利益同盟,通过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控制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运行,持续得发挥着对这个国家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个世界百年变局来临之际,我们不禁思考,韩国,一个被财阀绑架的国家还能看到光明吗?
韩国财阀崛起的背后:朴正熙与威权政府的强力支撑
朴正熙是韩国威权政府的代表,没有朴正熙的支持就没有韩国财阀。且不论朴正熙不甚光彩的个人背景和高压专制,他确实为韩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韩国的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奉献终身,当然也为韩国留下了尾大不掉的超级势力——财阀。
韩国的财阀崛起是基于彼时国情发展经济的无奈选择。年朴正熙开启军政府统治时,韩国的人均GDP为每年美元,而韩国自然资源又十分匮乏,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仅有50多种,而且储量很少。
彼时韩国只有万人口,受制于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其劳动力资源在全球产业竞争上并不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受制人口数量,国内市场又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匮乏、科技实力落后、市场规模狭小的基本国情之下,只能把有限的资源全都砸向选定的几个民间企业。选址、交通、资金、技术、税收等等,要什么给什么,以集中的资源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进而形成出口导向经济上的产业竞争优势。
而彼时被选中的那几个民间企业,就是初步崛起的韩国财阀,所以,财阀的崛起是基于彼时国情发展经济的无奈选择。朴正熙与威权政府对财阀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其一,打压劳工,降低财阀生产成本。他强行将工人工资限定在最低标准,甚至在年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全泰壹事件。
其二,不干涉企业具体经营,通过政策扶植实现财阀的强者恒强。政府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来确定对其奖励,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等。其三,成立专业部门扶持财阀,对重点行业的甚至会帮助企业购买原料推销产品。
这些政策对财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至的十二年间,财阀企业的生产额增长了79.5倍,而同期的中小企业仅为16.2倍,财阀企业在制造业的比重由三成升至七成。在朴正熙和威权政府的强力支撑下,韩国财阀的体量越来越大,正式崛起!
韩国财阀的功与过:国家经济的绑架者
财阀企业的急速扩张带来韩国的高速发展,甚至创造了汉江奇迹这样的经济神话。当然,也埋下了阶层固化、创新乏力、效率低下等各种各样的祸患。然而财阀已然尾大不掉,在其绑架之下,韩国经济的前景堪忧,光明何在?
不同于俄罗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寡头寄生虫,韩国财阀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确实通过自身努力助推了韩国的经济发展。
汉江奇迹
其一,增强了韩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各种资源倾力支持之下,财阀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全球竞争中颇占优势,比如三星在年成为世界最大家电企业,年半导体储存器世界占有率跃居榜首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企业,18年位列世界强排行榜第12位。
其二,提高了韩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企业的实力、品牌的价值、产品的优势关乎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和分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直观体现。
财阀企业具备以上优势,更容易得到全球金融资本的青睐和全球各类人才的加盟,类似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可以汲取更多的资源来服务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这个良性循环使韩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其三,使韩国的产业政策落实落地更加成功。由于财阀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且两者在初期的目标一致而分工不同,所以在两者蜜月期,韩国的产业政策得到了有力的执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政府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kb/2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