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幼小衔接那一年1个经济学原理ldquo


一.什么叫“”赫克曼曲线”?

赫克曼曲线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提出的:0-3岁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18;3~4岁下降为1:7;小学又下降一倍,为1:3;大学直接跌落至1:1。年龄越大,教育投资回报率越低。

从他的理论和图示,可以看出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0-6岁是一个人成长阶段的关键期。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阶段。

二、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差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年提出,用以概括科学界名声累加的反馈现象。

它反映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等领域,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术语。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相信)的力量

(外文名:Pygmalion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或“期待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这是一篇旧文,也简洁的解释了我为什们去教培机构转了一圈,放弃被培育的更有钱景的K12学科辅导市场的原因。普高升学率陡降,哪怕有政策开始监管校外培训超前超纲补习,关停了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但是大大小小的教培机构依生源不断,谁都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上不了高中,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比自己还普通。

但是最终能决定孩子在学科成绩上是否能脱颖而出或者是至少成为那50%以上的孩子的核心是什么了?除了抢跑、培优我们还能做点什么了?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思考,至少作为一个即将进入小学段的家长我是有思考和觉察的,至于我的专业领域?还是回到学前教育段吧,早教花1万,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冲刺中考花10万。正视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初心和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吧?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用幼小衔接段这关键的一年,陪孩子终身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吧!

臻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kb/223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