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层次越高的人,越不会在这件事上偷懒有书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
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知识半衰期不断缩短,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明天会怎样,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正如哈佛前任校长鲁登斯坦所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持续不断、随时随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这是很多人的共鸣。但就像彼得·德鲁克所言:“大转变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认那些不变的基础与原则。”或许明白这些不变的基础和原则,我们就能优雅而坚定地立足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那么,让我们开始这次探索之旅吧!01熵▌熵增这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然演化过程必然是趋于无序。熵增也可以被描述为,混乱程度不断增加。无论是宏大的宇宙,还是微小的个体,都是如此。宇宙的演化是从奇点开始,通过大爆炸演变至今,并且还在不断膨胀。从紧密的奇点开始,宇宙不断膨胀,正是从一个高度有序走向混乱的演变过程。生物的演变也是同样过程,从单个细胞开始、不断分化分裂、形成胚胎、长大成熟、再到不断衰老、死亡、被细胞细菌分解,最后归于尘土。各类商业组织和非商业组织,也都无法逃离熵增的诅咒,不断壮大发展,最后陷于混乱、无序和低效,大企业病和官僚主义就是这么来的。年,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Schrdinger)曾有过一个《生命是什么》的演讲,他说:“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熵增作用不仅限于此,宇宙和生物都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系统,而熵增的规律甚至可以适用于无形的系统。▌反熵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年在致股东信里出现了“反熵”一词。反抗熵增,这正是支撑亚马逊成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贝佐斯的思路是,把公司内部的业务塑造成一个商业化的对外服务,它要面对市场竞争,并不断打磨自己的服务,最终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这正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和外界交换能量的过程。不断反熵增的过程。想要反熵增,对于“熵”,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熵增是发生在封闭系统之内的。所以,避免熵增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流动的开放系统。任正非在华为强调开放、妥协和灰度,他指出,华为公司长期推行的管理结构就是一个耗散结构。要使熵减,我们须处于非平衡态且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要消除无序态,就需要引入信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通过信息的收集掌握来增加有序状态,使得熵减。02复利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查理·芒格则说:“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很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而巴菲特则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复利原则简单至极又精深微妙。对大众来说,复利最直接的感知就是银行存款利息,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即通过所谓利滚利带来财富的不断累加。正因为此,很多人把复利理解为数字的倍增游戏,或是可以一劳永逸获取暴利的方式。这种对于复利的肤浅理解,遮盖了复利的本质,远离了复利原则的精髓。复利的本质在于构成了一个增强的反馈回路,使存量不断增大,并持续不断的循环发展下去。不仅仅是投资、工作、学校和生活中的任何事,只要符合这个规律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复利效应就需要慎重选择,这正是很多智者做选择采用的一个准则。▌复利非常奇妙。最初的增长总是缓慢到难以察觉,以至于你很难察觉到变化;在快速增长的拐点来临之前,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但一旦突破拐点,增长非常迅速,变化会巨大到让你震惊。抖音仿佛一夜之间就火爆了,心理测试的图片瞬间就刷爆了朋友圈,我们以为的突然,大多都是必然。其实他们在爆发之前通过复利效应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势能,跨过了拐点就来到了你的面前。▌成长复利。复利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样有重大的启发。查理·芒格说:“要争取每天睡觉前,都比醒来时聪明一点点。”知识像海洋一样浩瀚,那我们该如何高效学习呢?个人成长和学习如何才能产生复利效应呢?我们是否学的越多越好呢?人类的存量知识无边无际,每天还在产生大量的新知识,要想全部学完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产生复利。正如李笑来总结的,冷知识和冷笑话类的知识,积累再多也很难形成复利效应。而类似思维方式这样的元知识,学习起来可能不易,一旦掌握,则可以迁移到不同领域不断运用,也就有了很强的复利效应。我们深入研习这类可以产生复利的元知识,才能够很好地获取成长复利。03几个问题深刻理解熵增和复利两个原理,我们可以弄明白大部分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进而会少很多纠结,选择更明智,行动更坚决,也就成为了更有智慧的人。让我们来尝试用这两个原理解答几个很难的问题——Q1:我们为什么要奋力学习?依据熵增原理,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得出结论,奋力学习只为摆脱平庸。按照熵增原理,没有外力做功的封闭的系统是会不断走向无序混乱。对于个人,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增加与外界的关联度。每天吸收外界能量并在自己体内进行交换重组,而持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就会产生时间复利效应,我们也就能和时间做朋友,获得指数一样的能力提升。Q2:为何要重视机会成本?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对机会成本给了一个简单清晰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尤其对个人而言,我们花时间做A,就不能用来做B,这就是我们做A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否值得付出这样的机会成本,则在于花在B上面是否有更大的时间复利效应或者边际效应,如果不是则不应该做这样的选择。时间复利观念的建立,可以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做选择时,建立经济学家一样理性的决策模型。Q3:为何要做到要事第一?如果被确定为要事,那这个事情一定具有更好的时间复利效应。作为个人,时间是有限的,与其把有限的时间分散到多件事情上,还不如把时间聚焦到最重要的这件事情上,把它做到极致。04有书的规模化实证年12月12日,有书发起“有书共读行动计划”,约定每周共读一本书,每周一篇读书笔记,一年汲取52本书的营养,用一年时间成为期待的自己。冥冥中我们做对了一件事,建立了一个互相带动、互相激励、分享交流的反熵系统。大家在这里组队对抗惰性,越来越多的书友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了个人自律,因此生活状态也不断获得了提升。一位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会如此成功?”科比反问:“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我见过每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这是一个激励了无数人的经典对话。在有书每天有数以十万计的有书书友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和科比一样,拥有着超人的自律,每天坚持早起、跑步、读书、写作、生活也不断发生着积极的改变。“5点前起床,5点20左右出门跑步,每天坚持8-10公里,6点30前回来,休息一会,阅读30分钟,8点出门上班。早起让我比大多数人拥有更多的时间或者更长的寿命了。”——方宇(沈阳)“六点起床,参加工作之后就坚持早起、跑步、看书,现在看书量也不断增加,跑步也准备跑马拉松了,这些都是之前不曾想的。同时也想影响身边的人,做一个不寻常的人。”——罗卜(深圳)“五点半起床,从加入有书那时候开始坚持早起,已坚持多天。起来看书,写点文字,顺便敷个面膜。我的阅读习惯很早就有,但是有一段时间沉沦了,当我遇到有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之后,内心那份读书与写作的热爱重新燃起。”——布衣(苏州)05有书为什么?一直记得3年前发起“有书共读”时的心情。“如果你希望用时光抚平过往的遗憾,希望点燃心中的期盼,希望总结这一年的得失,那么请加入有书共读计划。”3年,一个纯朴的愿望竟然带动了超过万书友开始读书,带领超过万书友读完了超过5本书,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有书共读会。3年,我们建立了自媒体矩阵+共读社群+自有App及微课系统的立体服务体系。研发了5分钟短视频有书快看,15分钟图书解读,精品书单,研发了职场、心理、财经、生活及英语等品类的精品课程。3年,我们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共读社群,有书能聚集这样一群自信、勇敢、友善并且乐于分享的书友。有书有你,三生有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270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