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考研上岸经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jk100f.com/

一、个人学科基础和基本情况

24届经济学本科生,应届考研,初试分数不占优势,一志愿上岸中国社科院大学经济学院。

备考前学科基础:数学基础很一般(大学期间找不到合适方法,不得要领,没怎么学懂数学;线代期末擦线过),英语基础一般(大学英语六级多次考试也未能上,多次参与大学生英语竞赛均未获任何奖项),专业课基础一般(学了系统框架但考完期末就全还给老师了,处于好像能回答出些东西但进一步问下去就支支吾吾的混沌状态),政治基础一般(高中是理科生本就没仔细学过政治,大学在偏文科类院校学习经济学,也很少系统学习政治)

二、个人感慨

1、选择大于努力,身边不乏考生冲高分目标院校并斩获+、+佳绩,但竞争激烈只能调剂。像我这样初试分数并不占优的考生,很大概率上是过不了大部分A区好院校的调剂分数线的;若我一志愿是报考的其他院校,很可能是会没学上的。考研的时候,社科大经济学院推免没有招满,没有招到的名额都给统考,经济学院实际统考招生35人,只有24人考研过了国家线进复试,调剂招收11人,经济学院过去2年一志愿上线人数一直不够,虽然老师秉承的观念是“宁缺毋滥”但没有硬性淘汰指标,最终进复试的同学全都录取了。

2、整个备考过程中有很多匆忙仓促的地方,本可以做得更好,但自己的进度远比预计的要慢很多,因而不得不经常地调整复习计划,准备尚未完全充分就奔赴考场。

3、整个备考复习过程中,我认为心态是最重要的。出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出现焦虑情绪就去分析为什么焦虑,去行动,把心态稳住,别崩。能坚持完成全程就已经胜利一大半了。

三、初试备考

我的初试备考思路是化整为零,分头出击。整体上是顺畅的,两门公共课得分均70+,在北京考区不算拉垮甚至算得上是略占优势,但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从某些程度上来讲应该被当做反面教材,用来引以为戒。

1、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考核经济学原理。

复习时参考书目及资料: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②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宏观分册;③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社科大经济学原理历年真题详解、定向习题册、预测卷;④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这本是研招网上院校给出的参考书目,我个人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仔细过一遍,但是我觉得这本既然是给出的参考书目,还是很建议去仔细学习的)

专业课复习我开始的有点晚。8月份开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的书,但效率不高。9和10月复习高鸿业的教材。初试只考写大段文字的题,因此可以稍微略过高鸿业教材中的计算题。11月开始背诵博雅出的真题解析和习题册。到了11月中下旬,很好,突然意识到专业课真题跟数学真题一样没有任何进展,一起作用下小崩了一会儿。于是开始疯狂背真题,反复背一直背,和政治一样背到考前。

2、英语复习

社科大经济学学硕考英语一。与英语二相比,英语一出题更刁钻和拐弯抹角。以阅读题为例,如果选项中出原文,英语二的答案80%以上就是它,但放在英语一,答案70%的可能性以上都不是它。英语一更喜欢出现原文的各种同义词替换。

复习时参考书目及资料:近20年的英语一真题套卷(日常刷);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田静老师长难句(复习语法和长难句每日一练);黄皮书(复习大小作文用)

英语各题型中,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建议最迟8月起就开始每天两篇英语阅读,每隔两天一篇完形;新题型的题建议10月多11月再刷(因为新题型的题本来就不多,要是写完太早,后期就会没有真题可写了);作文最迟11月也要开始看了,不要干背模板,建议分题型和主题总结出个人模板。

英语的基础是词汇。复习词汇有两种思路:一是按部就班背诵红宝书词汇、每天利用背单词软件完成打卡;二是在日常刷题保持做题手感中背诵不认识的词汇。个人建议两种思路同步进行,人的记忆有周期,而且一些高频率出现生词、熟词僻意更是需要反复记忆和背诵来加强印象。

另外根据自己做题的情况,按需选择网课,学习做题技巧。

按两天或三天的周期从更早的年份开始刷套卷时,最好一刷的时候就认真刷。因为我在想二刷的时候,发现自己还记得答案,无法进行二刷。刷套卷时也不要因为正确率的忽高忽低,而出现心态的剧烈波动。因为接下来会发现英语一的题目在年前比较简单,在一几年难度出现了一次飞跃提升,在二零年之后的年份中题目风格再次出现变化。正确率的变化是可接受的,只要在稳步的提升就够了。

3、政治复习

复习时参考书目及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和题;肖四肖八;徐涛强化班网课(只看马原理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270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