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住自己的房子,虚拟个租金,算入居民收入中


近期,南生给网友们分享了瑞士、卢森堡、德国、法国、希腊、斯洛伐克等国年的居民收入数据,发现:很多网友在居民收入理解方面产生了两个错觉。首先是将收入,等同于工资。

工资,只是居民收入中的一部分,还包括奖金、补贴、投资和理财收益等。特别是那些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经济体,工资以外的收入占据很大比例。与之相比,低收入国家、地区的居民却较为依赖劳务报酬。

其次是将居民收入,等同于货币收入,忽视了非货币型收入——这里面的典型代表就是“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含义是:我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虽然没有缴纳租金,但也得虚拟个租金出来,算作收入。

请注意,南生用的是“我们”,不仅是外国,我国也纳入统计了

自有住房,虚拟个租金出来算入居民收入中,这不是西方国家的特例,我国居民收入调查统计中也包含了这个模块。只是,我国采用成本法,其他国家通常按市场价格计算,他们存在着高估。

以广东省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文章为例,里面提到:惠州市居民平均收入比广东省平均水平低了元(如上图);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甚至比惠州市居民高了元。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惠州市居民收入结构相对单一,较为依赖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而财产性收入中又较为依赖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

与之相比,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比较高;财产性收入中,利息、红利、知识产权等其他收入占比也较高,而惠州市居民这方面的收入占比却很低。

如果您认为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文章,还不具有普遍性的话,那南生再给您看一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收入调查样表”,在财产性收入板块中,第七个就是“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如下图)。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自有租房的虚拟租金,算入居民收入中呢?

剩余52%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269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