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情如同今天突降的气温,降到了冰点。心情如鲠在喉。身为一个医学博士,身为一个医学世家的后代,我一直把善良、忠厚和正义作为我的为人之本。我也深知世界之大,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的力量如同米粒之珠。每次的伤医事件之后,很多同行都是采取旁观,默然,甚至纵容的态度。直到杨文事件出来,很多压抑许久的同行们集体爆发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是积累了无数的失望和难过。历史上促成社会进步的变革,都是建立在无数的牺牲之上的,还有很多勇敢的歌者,真正的歌者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这今天持续在朋友圈发声数天,今天开始逐渐冷静,带着沉重的心情写了一天的科研任务书后,开始用一点时间思考医疗现状,只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更有助于我们的前行。今天无意中翻出了上学时的卫生经济学考题,当时考了94分,现分享其中两题给大家。
一、请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会医院专家号”的问题?请你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答:原因:票贩子倒卖专家号是专家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决定的,是医患供需矛盾。市场经济中供求力量是决定性的,不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而由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价格票贩子的出现就是必然的。如果没有政府价格管制,市场的均衡价格会调节专家的供给和需求,如果专家供给不变,则专家的收费会逐步上升,最终使得对专家的需求与专家的供给相一致。但政府进行价格管制,人为的降低了专家的服务价格,导致对专家的需求大增、超过专家的供给,因此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票贩子卖的价格实际上是专家服务的市场价格,高于政府的管制价格。
有效的治理措施:1,一方面要保证普通市民对医疗的需求,因此价格管制是需要的。2,但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放开价格。医疗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但专家门诊作为一种“奢侈品”仍然是有弹性的,因为一般医生的治疗是专家门诊的替代品。在价格低时,无论什么病都愿意找专家,但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人用一般医生替代专家,这就抑制了需求。由于专家人数有限,短期内也不可能大批培养出来,所以价格上升供给增加有限。但价格上升,专家收入增加,他们会适当增加看病的时间。专家门诊费上升,专家收入大增加,这就鼓励更多的人成为专家,并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放开价格,短期内主要抑制了需求,长期内主要增加了供给。这就有助于缓解直至消除医患供求矛盾。医院没有票贩子,只要患者肯出钱,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正是放开价格后的长期结果。特别是高收入群体对高水平专家的需求普遍较高,这时就需要进行市场定价而非政府管制。
因此,要使这两方面同时满足,对市场进行分层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很大发达国家,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服务一般采取政府管制,普遍低收费或不收费,但对高端服务(如高水平专家)则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由定价,医院的专家,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水平进行分层,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仍然是政府价格管制,对于高水平的专家,完全可以采取市场自由定价。
3,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包括3部分:国家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目的,使每个公民都享有基本医疗权;二是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让商业保险公司为不同收入的人提供不同水平的医疗;三是设立社会慈善基金,资助那些低收入患者。
二、在中国“看病贵”是否完全缘于“市场化”?为什么?请利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原因
答:看病贵从其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其形成并非完全源于市场化
首先,目前医疗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化,真正的市场化有两大原则:一是竞争,二是病人有自由选择权利。现在的市场化并不具备这两大条件。对于前者来讲,医院垄断,不允许竞争,结果是价高质低。对于后者,医院看病才能报销,没有其它选择。并且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应为政府的职能缺位或不到位。因此种市场化只能被认为是畸形的市场化。
再者,看病贵的原因是:1,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年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部分国家医疗支出金额来源统计表明,中国政府的公共投入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私有化程度高的国家。2,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享受各种形式医疗保障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药品和医疗器材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我国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企业数量多,环节多,监管不力,无序竞争。4,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医院主要靠医院运行和发展的状况,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不仅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也提供了很多不必要的服务。5,政府对医疗市场监管不力。目前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缺少有力的监督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设备、仪器和新技术的准入都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办法;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部职责不明,管理不到位。6,医学的发展引入了很多新技术的使用。7,就诊流向不合理,社区卫生资源的薄弱不能吸引高质量的医生,以至收医院就医。
因此,支付能力与医疗费用是看病贵形成的原因,有人认为医疗费用不合理源于市场化,但是即使控制了不合理费用的发生,“看病贵”的问题是否就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和保障问题,即使医疗费用控制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和消费剩余,看病依然是相对贵的。
“看病贵”问题,要从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供给方面,首先是增加服务可及性,其次是降低服务的费用;需求方面,则是要提高患者的负担能力。供给与需求是同时在发挥作用的。政府作为职能部门要知道百姓需要的是可承受且合理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应加大对医疗公共卫生的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覆盖率,对医院和医生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与市场明确分工、协同努力,而不是把“看病贵”问题完全归咎于市场化。
yingxianliangforev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s/1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