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古典宏观经济学中二分法的含义与内容


考虑了所有市场中交错的所有反馈效果的分析包含一般均衡解。一般均衡解的基础和灵感在微观经济学之中,但在综合宏观经济模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模型是一般均衡之一,涉及好几个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将这几个市场中的任意一个市场单独拿出来分析都属于局部分析。

然而,考察真实的经济体系时不一定必须要借助一般均衡分析。现在,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区别非常清楚了,读者只要回顾一下就能明白,实际解的处理涉及局部均衡的分析。

第一,在考察劳动力市场和建立均衡时没有考虑到任何其他市场的影响。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变量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反作用,这个均衡是可能的。既然模型中没有货币,当然就没有价格水平了(被隐含界定为单位元素),进而,也就没有会受商品市场中的事件影响的货币工资了。

这就是所谓的古典二分法的本质——劳动力市场独立存在,达到唯一的、价格水平毫无意义的均衡。忽视其他市场的反馈是将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彻底二分的结果。一旦引入了货币,就不再可能孤立地分析劳动力市场了。

然而,劳动力市场仍然是这个模型的基石。随着货币的引入,价格水平成了一个变量,并且实际工资不是简单的w,而是W/p,其中W是货币工资而p是价格水平(或者,更严格的,是单一商品的价格)。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均衡不是由实际工资的变化而消除,而是要通过W或p或者两者的调整来消除。

随着货币的引入,实际工资不再独立于两个名义变量W和p而存在。正如后来清楚表明的那样,价格水平是由并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确定的。因此,包含了货币的综合模型要求一个明晰的一般均衡解,其中所有变量的值是同时确定的,而不是像前一章所描述那样是相继确定的。虽然劳动力市场保留了一般均衡解的基本决定因素,但是,一旦处理名义变量,再孤立地考虑它就不再是正确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第三节较详细地考察一般均衡分析。然而,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厘清新古典模型中因均衡调整和时间的概念分析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潜在混乱。

逻辑和时序的混乱

区分“短期”和“长期”是新古典经济学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没有特意对两者进行界定,这个问题就可能引起无尽的混乱。这些专业名词的确切含义,且不存在严重模糊性的唯一含义来自微观经济学。短期是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资本存量是既定的。从这个确切含义讲,前一章的宏观经济模型可以被界定为一个短期模型,因为在那个真实体系中假设了k=k*。

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没有被视为一段时间,而是从计划的视角来界定的。从长期的视角看,个体企业(通常将一个机构人格化)面对着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工厂规模,每个规模都是用相应的资本存量水平来界定的。长期分析涉及理论家规定选择生产规模的决策的决定因素。由于这个原因,每一产出量的最小单位成本形成的轨迹图通常被(准确地)称为“计划曲线”。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教科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表述:在短期内,劳动力是可变的,资本是固定的;而在长期,这两种(或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严格来说,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或至少是误导的,因为它意味着短期和长期这两个概念都是对时序的逻辑抽象,二者的区别只是在持续时间上。

事实并不是如此。“长期”这一术语指的根本就不是时间,而是指各种选择。短期则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本质上具有明显的时序。理论上的或假设的行为发生在短期内——企业做出产出决策,价格变化了,需求和供给曲线移动,等等。换句话说,短期是一个逻辑上的时间段,经济行为人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在长期,则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因为它只是替代短期境况的经济行为人的一个认知,他们可以置身行动于此境况中。

严格来说,以上所描述的情况在静态长期模型中是不会发生的。如果资本存量是既定的,就变成了短期分析。如果资本是可变的,就成了研究增长理论,在那里,短期和长期都没有任何意义。短期/长期的区分针对的是静态分析,而所有的静态均衡模型都是短期模型。那么,读者会从下面这种陈述中得出什么呢?

新古典充分(就业)均衡对宏观经济学更现实的描述的研究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基准点。我们应当期望在长期会收敛到新古典均衡。

这是一个对确切的专业词汇的随意使用而导致相当大的混乱的例子。沿着同样的思路,人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个判断:数量理论是一种长期关系。这样的陈述根本就没有理论地位,而且陷入了莱琼霍夫德所说的那种“胡说词汇”类型——含糊地使用确切的专业词汇以掩盖分析中的棘手的问题。

基于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短期和长期的确切含义,在长期没有什么能够收敛,因为根据定义,经济事件只发生在短期内。如果上面的陈述指的是实际时间——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经验性描述——那么它就过分简单化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

新古典充分就业均衡(以前面的引用为例)是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得出的,在这个分析中没有技术变化,不存在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不会变化,而且也没有突发事件。认为一个排除了这些因素的模型会就现实世界中一段给定时间内的实际经济波动过程得出如此确定的预测(充分就业稳定),这的确是过于简单了。

对短期和长期术语的这种用法还存在着第三种解释。在既非经验性的预测又非严格的理论陈述中,它可能会被用来说明在一个参数变化后一个连续的短期境况系列里所发生的事情,这个参数变化譬如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了对均衡的偏离。

换句话说,在“突发事情”之后,当所有的事情都“适应了变化”并稳定时,模型会再一次趋向均衡。这看起来确实是做如此陈述的人想表达的含义。然而,这个含义是无意义的,因为它意味着尝试建构一个伪造的现实。

短期静态模型要么在某一单一的瞬时的短期瞬间表现其均衡倾向,要么完全不表现。假设资本存量和其他参数是恒定的,那么提及长期倾向就是将抽象的理论过程和与模型的假设相矛盾的真实世界中的过程混淆了。这就导致了既没有理论内容又没有经验意义的自相矛盾的陈述。

由于这个原因,除了其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确切理解外,在以后关于综合模型的讨论中将不会提及“长期”了。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udeguo.com/jyjg/25913.html


当前时间: